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文章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已有研究成果,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重心四个方面总结其进展,分析研究不足和为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在新环境适应、完成学业双重压力下,相对于普通学生更容易出现学校适应问题。尤其是学生学校适应不良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学业成绩下降、人际交往障碍、焦虑、抑郁等。以往研究多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期望水平、亲子关系、教师行为、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因素探讨对学校适应的影响,鲜有研究结合两个以上角度对学校适应进行分析,本研究拟从家校合作视角探寻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学校适应的适用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进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也逐渐融入了生态文明的观念和意识,并将这种逐渐发展进步与提升的人类生态文明观念与意识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实现,以促进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发展以及与环境艺术之间的相和谐关系.本文将结合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含义,从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溯源以及生态文明观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作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生态文明观下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分析与论述,促进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高校正在全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要求针对法学教育特点重新调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及观念。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抛弃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树立示范者、传道者、服务者的新观念。对于学生,教师应将其作为主体的人、发展的人和独特的人,为全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3—6岁,幼儿生理进一步成熟,开始进入集体生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频发,呈现高峰的特点,本文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一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深入了解和观察,通过家园合作,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相应的教育策略降低了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长期以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无论被专家学者还是家长教师视为消极行为,以禁止、消除为目的,本研究认为,该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需要家长、幼儿园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合理引导以帮助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儿童期家庭教育从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兴趣和思想意念的开发入手,儿童的创造性人格更来自于家庭环境的熏染和高度的教育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呼唤高素质的人才,渴望成才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的追求,更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企盼。什么是人才,如何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日前,通过对国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五所高校学生成才观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于如何成才以及成才的目标等还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采取积极的对策,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成才观。 (一)存在的问题 1.对成才的理解存在偏差 当今社会普遍认为“上大学一成才”,父母只要将孩子送进大学就认为…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采用因材施教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因材施教,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提出了充分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完善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永生 《人才开发》2009,(10):25-27
影响人才工作的因素很多,但可以从特定的角度划分为人才观念、人才资源观等方面。人才工作创新应该是从某个影响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10.
“望子成龙”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家教文化传统,不仅对我们的父辈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许多正在成才中的现代年轻父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超时代作用,使得相当部分的现代父母的家教观念与施教方略依然未能走出家教的误区。 每个对子女成长承负着职责的父母因其本身所处职业、地位、环境和个性的不同,对子女的养育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家庭社会学者所作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父母在养育子女问题上存在着如下几种较为典型的养育观: 一、养儿防老型。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种种原因,使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当代中国仍占有相当的比重。持有养儿防老观念的父母,常常以传统的孝道来教育子女,对子女的期盼目标一般不高,但对孩子的要求都比较严格。 二、传宗接代型。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封建宗教意识极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他们的头脑远远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这样的家庭中,一旦生了女孩,常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动荡时期,《管子》作为德法关系处理得当的重要典籍,孕育着丰富的法治思想。笔者在充分了解《管子》一书的基础上,研究探讨《管子》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以法治国"的法律观、"法天合德"的立法观、"人人平等"的执法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现在高结构以及高品质的特点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非常的明显,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个体性差异很少去关注,与此同时,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的质量比较低。  相似文献   

13.
劳动观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反映人们对劳动价值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意愿.城中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中村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城中村小学生的劳动观教育现状和建议进行探析,期望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中村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的改造和振兴,“三城两地”建设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都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白山市的振兴过程,必然也是一个“人才强市”的建设过程。什么是人才强市?概言之就是:实施人才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市场机制,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由Stalnaker提出的共同观理论(Common Ground Theory)是如今最为流行的预设观,对于语用预设,该理论具有一定的阐释力。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针对预设触发语的几种句法结构,共识观仍然无法全面而信服地阐释各种预设现象。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触发语中确指描述语对共同观提出的挑战,以期更好地借用共同观进行语用预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学生党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状,本研究以273名大学生党员为被试,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女子、家庭生活模式、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党员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来自不同地区和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党员社交回避与苦恼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国家观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将学生国家观教育融入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等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制度认同、核心价值认同以及国家安全观和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定义是“把一种语文译成另一种语文”,这一定义或许揭示出翻译的一个本质,但只是冰山一角。随着翻译研究不断深入,对于何为翻译的诠释不再是单一维度而是多维度的发展。本文旨在翻译观视角嬗变的角度再讨论“何为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应具有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首先,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观念,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你是不是也看过第一次做父母的人对子女的期待?孩子一上学就期待他当班长、参与社团就期待他做社长,反正不管这些家里的老大做什么,父母都期望他们表现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