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RM谨防“鲶鱼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挪威一家远洋捕捞公司发现存放在水槽中的沙丁鱼不喜欢游动,而半死不活的鱼和冷冻的鱼一样丧失了鲜味。直到几年后,他们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办法其实很简单:在每个水槽中放进一条鲶鱼,原本懒洋洋的沙丁鱼一看见鲶鱼,立刻感到威胁,为避免被鲶鱼吃掉而迅速游动起来,于是整个鱼槽都被“搞活”了。企业在用人方面也是一样,只要善于引进能干的人才,其他的员工就会感到紧张和压力,以至于要拼搏进取。由此一来,整个团队就生气勃勃,充满了生机。用人重视“鲶鱼效应”,就是希望企业要不断地引进人才,更进一步地激活人才,为企业创造有序…  相似文献   

2.
面对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高绩效经营团队。而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坚持“以德为先、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大力开展公司管理理念的创新,不断汲取中西方管理哲学中先进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用人首先要求用人者先要使用好自己,创人先创己,用人先自用。用人活动的成败,取决于用人者的素质,取决于用人者谋略和决策;用人者也有一个被用的问题,这是因为领导者一般都有两重属性,对于下级是领导者,而对于上级则是被领导者。用人者也具有两重属性,即被用和用人的属性。所以用人者在其用人活动中首先要考虑自用的问题。自用,就是在用人活动中自己使用自己。它包括三个方面:一、用人者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素质、现代的观念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这些素质,…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只有将语文与生活"链接",我们的语文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如何让语文与生活"链接"呢?以下是我们的实践与思考,希望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人的管理使用,越来越成为管理成政的关键因素。笔者把用人分解为识才、聚才、用才、信才、励才、育才七个有机联系的环节并就这七个用人环节的原则、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量材(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即根据才能大小来授予合适的官职,根据品德高下来确定适当的地位.“量才授官”一直是古人公认的一条用人原则.“量才授官”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人事相宜”.所谓“人事相宜”,就是用人和治事相适应、相协调,职得其人,人称其职,人尽其才,事竟其功.围绕“量才授官”“人事相宜”的用人原则和用人目标,古人亦有不少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社会上提出了所谓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有的学者还特把它写进了其专著之中。用人究竟是应该坚持“任人唯贤”、“唯贤是举”,还是应该“唯才是用”、“唯才是举”呢?世俗莫能辨,不少人模模糊糊地以为二者意同,也有人明确认为唯才是用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用人原  相似文献   

8.
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大中专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事业心,期望发挥专长,在工作中做出成绩;他们有自尊心,希望自己的知识和劳动成果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有上进心希望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迅速成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困惑地看到这样一些事实;有些满腹经纶、能力颇强的人,机遇却与他们失之交臂,留下了许多遗憾。那么,怎样才能“怀才有遇”呢? ——忌拈轻怕重,要有吃苦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都是阳光和鲜花,或因待遇不理想,或因分工不合意,有的毕业生时常抱怨单位领导不识才,不用才,因  相似文献   

9.
领导班子配备的人才结构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嘉瑞 《人才开发》2008,(10):32-33
选人用人、配备领导班子是干部工作的经常性业务。在选拔任用干部和配备领导班子的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发现,选拔优秀人才与配备好领导班子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一个由个体都很优秀的人才组成的班子群体却很不理想,整体功能并不像我们预先设计和希望的那样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如何选人用人。特别是如何根据班子整体结构优化的需要选择最优个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经过50年的奋斗历程。5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从人才管理的角度看,建国50年来我们所做的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树立了一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丰碑。这座丰碑的根基就是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底座就是党管于部的用人原则,而我们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则构成了这座丰碑的碑体。概而言之,建国50年来我们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主要取得了15项巨大成就:(一)贯彻干部“四化”建设方针,提高管理人才素质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  相似文献   

11.
人事代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自诞生以来,就受到用人单位、各类人才乃至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并在实践中,对搞活用人制度,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个人择业自主权,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这项制度,推动人事代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我们将人事代理工作的有关情况和政策以问答形式作些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 1、什么是人事代理? 答:人事代理是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指在国家人事法规政…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人事编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来之不易。2002年工作安排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关键。人才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广开渠道,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忧化用人环境。搞好人才队伍和人才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努力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进一步完善省级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县乡机构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兵简政。要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改革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希望人事编制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再接再厉,为我省经…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下属,只有赢得上司的器重,才能较快地获得职务晋升。那么,怎样才能赢得上司的器重呢? 一、踏实工作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有踏实的作风。踏实;是对每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上司有了踏实的下属,组织的目标.自己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基础和希望,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而下属浮躁,会形成浮漂不实的作风,会使上司的决策和计划落空,最终影响工作大局,因而,最为上司所忌。 二、善于学习 善于学习的下属,必然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其综合素质必然会得到不断提高,有助于正确理解上…  相似文献   

14.
考察干部缺点,对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量才使用,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度极为重要,是干部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际考察工作中,考察人员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对于干部缺点的考察,往往是一笔带过,使用“缺点不明显”、“性格急躁点”、“工作不够大胆”、“作风不够深入”等简单化、抽象化和模式化的语言。这样的考察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不但导致上级领导和用人单位无法决策,不敢使用,同时也造成提拔不准,用人失误。因此,必须重视考察干部缺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在考察干部缺点工作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凋:“要切实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按照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和使用人才,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于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胡锦涛同志在这里一语道出了在知识、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掌握用人的艺术,广泛发掘和培养人才,选准才、用好才,做好知人善任,为人才的脱  相似文献   

16.
袁春红 《人才瞭望》2012,(12):23-2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突出了德在干部选用和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以德为先既是一种用人标准.又是一种育人标杆.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古今中外选人用人都倡导德才并重。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党政机关,在选贤任能时无不青睐德才兼备者。外企用人:重才重德●投资银行选人,要才更要德。裁员需要筛选,那么企业增员招聘更是慎之又慎。美国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担任高级主管的黎先生,他所在的可转化债务部由于增加了企业兼并套利交易业务,眼下正在物色招聘对象。但他的想法与人力资源部的想法还有很大出入。人事部门招来的人,业务部门未必满意。他在招聘员工时遵循的标准,用中国话来说:“首先要德才兼备。”德被摆在第一位,首先是要…  相似文献   

18.
用人絮语     
只想让下属适应自己的领导,难免推动助手;善于使自己顺应民意的领导,才会赢得群众。器重某个人,切勿看轻其他人;看准更多的人,才可能用好众多的人。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要想“发财”,得先“发才”。重“财”轻“才”的思想要不得,只认“财”不认“才”的偏向当杜绝。用人絮语@萧德安  相似文献   

19.
郑凌 《人才开发》2006,(9):33-34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江苏中大建设集团是在昆山成长起来的“新昆山民企”,在用人方面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就是惟才是举,量才录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决不因“疑”而将人才拒之门外;“用人要疑”,就是在放手用人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机制,及时提醒,严格纠偏,决不因“不疑”而放任人才自我膨胀导致失误。  相似文献   

20.
方秋国 《人才瞭望》2006,(10):81-81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和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称职的表现。现代领导要想做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