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十年代以来,海外一些学者倡导一种旨在超越“五四”的新自由主义哲学。他们既以继承“五四”传统自命,又力图打破“五四”全盘性反传统的偏执,以期通过对自由、民主的重新解释,通过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在中国实现民主自由,进行中国文化的重建。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影响上,新自由主义都不抵马克思主义,甚至不如现代新儒家。但由于在中国现代化和中国文化重建问题上,它也代表着一种选择,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且具有一定创造性、启示性的理论,因而有必要将之纳入我们研究的视野,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于五四“反传统”的合法性以及是否造成“文化断裂”的问题,学界始终众说纷纭,理解五四的深层精神,需回到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考察,新时期对五四“新传统”的传承影响等分析,重审五四“新传统”与五四“反传统”问题。作为传统文化史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五四都不应该被看轻,或者回避,正确认识五四新传统,有利于重构当代民族文化传统的重任,且推动着五四研究往更深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五四前期陈独秀为主“废弃宗教”,“以科学代宗教”和五四后期力倡引进基督教的观点,认为这个转变是由陈独秀文化观中的“科学”与“信仰”的冲突所致,并指出这也是陈独秀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媒介。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如何正确地评价陈独秀的一生,不是本文的任务。本文仅从“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出发,揭示陈独秀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正面论述了五四“反传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 ,然后强调指出 :所谓“全盘反传统主义”并不是五四的基本指导思想 ,而是五四以后从俄国传入的一种极左思潮。这种极左思潮曾经产生过一定的消极作用 ,但是五四“反传统”思想在中国的主要影响是积极的 ,健康的。它并没有使中国文化“经历一场灾难性的语言破坏”,而是开辟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航程  相似文献   

6.
评“五四”前期的反传统主义王庆安一五四前期反传统思想的根源五四前期反传统思想的根源应该从思想上和政治上去寻找。我认为,五四前期反传统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思想革命运动,有思想和政治的深刻原因。中国人民受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统治由来已久。封建统治者以...  相似文献   

7.
泛神论是泰戈尔思想的核心,赋予其观照自然的独特方式,故而诗作具有人与自然融溶合一的浪漫情怀。它在中国的传播,激活了中国诗学传统,促使在反传统以后处于近乎失语状态的“五四”人与传统诗学精神遇和,影响了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五四”人还对泰戈尔泛神论思想主动选择和改造,使之带上反传统、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8.
陆耀东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撰文《“五四”时期的鲁迅与传统文化》指出,“五四”时期的鲁迅,在家庭中,作为长子、长兄,在教育部,作为分管文化工作的官员,其言行大多未逾传统文化规范。作为大学教师,他在教学和学术活动中的“反传统”,主要表现为:敢于赞许文学中的创新和在研究中敢于发表创见。作为作家、思想家的鲁迅,则激烈地“反传统”,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文化急剧转型的必需,是创建新文化的必需。他的“反传统”内涵,在社会制度、封建等级观念、政教观念方面,主要是“破除”;在文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的激进派思想是主潮思想,而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对激进派思想形成反拨与补充.吴宓是"学衡"派及其同人的代表,而陈独秀则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本文从吴宓、陈独秀的婚恋经历入手,细察各自婚恋观及伦理观之同异,从一个侧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种思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是由“五四”精英最早启动的,其中李大钊是先驱者,陈独秀影响力最大,李达是集大成者。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革命的实践,“五四”精英在传播唯物观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用唯物史观分析和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五四”精英传播和发展唯物史观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包括必须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传播与发展统一起来以及结合中国实际来传播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五四”运动到今天已经六十年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和建党时期有过重大影响和功绩,以后又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过去对他已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这本来也是正常的现象。可是,在林彪、“四人帮”大搞封建专制和现代迷信的年代,却成了一个“禁区”。一九七○年出版的《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以下简称《斗争史》),以伪造历史,挥舞大棒的卑劣手法,把胡乔木同志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关于在“五四”和建党时期的陈独秀的评价,诋毁攻击成为陈独秀“树碑立传”。到底对“五四”与建党时期的陈独秀应该怎样评价?这不只是对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如何正确总结我党初期历史经验和坚持历史唯物丰义原则的重大问题。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等人掀起的反孔思潮, 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于清理传统因袭中的负面因素和接纳、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中精华部分是有极大裨益的, 但他们对儒学有着一些较明显的误读倾向。这首先表现为泛化、剥离孔子伦理学说的某些特定内涵, 其次表现为简化、回避儒家伦理学说的复杂性。究其原因, 与“五四”反孔思潮的历史前提、知识分子焦虑愤激的心态有关, 此外, 进化论的哲学观念也是引起误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五四”时期陈独秀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五四”前,陈独秀把教育与社会经济并列起来,认为同是社会进化的根本。①这种认识显然不科学。“五四”后,陈独秀用马克思主义考察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主张和意见。本文仅就陈独秀在这方面的认识、主张等,作一点探讨。一陈独秀认为,教育属于心的现象,即精神现象。教育是“经济的基础上面之建筑物,”是经济这个物的表现。②教育与经济基础互相依存。他指出教育这个精神现象对经济基础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一定的教育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制约,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所决定。因此,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陈独秀是一个著名的复杂人物。对他的评价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值得注意的是,评论的变化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评论的基本的趋势是愈评愈“左”,宁“左”勿右。评价的主要分岐是如何正确估价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历史地位。林彪、“四人帮”把评价陈独秀当成其实现罪恶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他们别有用心,“左”上加“左”,以“最最革命”的词句,全盘否定陈独秀,不承认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做过任何有益的事情。如果谁要如实地肯定陈独秀前期的历史作用,谁  相似文献   

15.
五四后陈独秀的国家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家的理解,对改造社会手段的认识,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计都根本不同于五四前。本文通过《谈政治》考察陈独秀思想上的这些细微变化,进而说明五四后的陈独秀是一位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爆发后几年,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五四作出了初步的解说。他们极力凸显其政治意义,赞扬五四政治运动中“直接行动”的精神,昭示了马克思主义者把五四视作一场“革命运动”的萌芽和共产党人五四激进革命话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文化气质较之文化意识,对作家自身的影响更深刻更本质。“五四”作家的文化意识集中表现为对传统的彻底否定,而其文化气质则更多地表现为与传统的紧密联系。“五四”作家及其创作反传统的全部深刻性和特色,正是上述矛盾相互制约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由江南文化书院黄山分院发起,会同安徽大学哲学系、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安徽教育学院政教系、安徽大学研究生会等单位,于“五四”前夕,假安徽大学联合召开了一次“陈独秀胡适文化学术思想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陈独秀故乡怀宁县和胡适故乡绩溪县的专家、学者,以及全省社会科学界的有关领导和有关学科的教授、科研人员、研究生等计50余人。黄山分院院长钱耕森副教授致开幕词,该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沈寂副教授和秘书长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前期我国学术思想界对“五四”的阐释,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形成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和“反传统”三种基本的诠释模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五四”的复杂面相。90年代的新一轮的“五四”反思,出现了“重申”、“重估”和“重释”等不同倾向,再次形成“五四”阐释的多元化格局,并带来研究内容的扩展,五四后期的整理国故重新得到肯定,一些守旧的学术人物进入研究的视野。随着学术文化思潮的变迁,“五四”阐释的主导话语,已从80年代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新世纪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20.
60年的五四文学革命研究,存在"彻底反传统文学"的认识误区.文章通过重新解读文学革命先驱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的原创文论,回到特定的历史范畴,发现他们对古代或近世文学的弊端作了批判,而对传统文学合乎新价值标准的方面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并没有"彻底反传统文学".现下已为恢复文学革命的真实面目提供了良好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