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29—2009年长篇小说《倪焕之》的接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视野:扛鼎之作、教育—革命小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现代人状态。由于接受的标尺不一,"扛鼎之作"仅成为文本时代性的一个表称尴尬地存在于《倪焕之》的接受视域中,是否具有这一特性至今悬而未决;"教育小说"则多着眼于文本所展示的教育内涵,不免偏离文学的审美轨道";革命小说"又将文本的审美意涵维系在革命的意义上且过于理念与主观;"教育—革命小说"时过境迁视野不再。顾彬的"现代人状态"视野将小说放入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语境中,从现代性的视域审视中国人在现代观念的冲击下产生的现代人状态,使《倪焕之》获得了全新的解读,为《倪焕之》的接受打开了新疆域。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关于民国教育的文学想象与文学书写中,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无法绕开的一部重要作品。叶圣陶正是通过《倪焕之》对民国政治、民国教育以及在此历史大潮裹挟下的个人命运进行的文学想象与文学书写,展现了历史蜕变的艰难历程。在《倪焕之》这部小说中,叶圣陶在民国教育视阈下对女性困惑和代际冲突的文学想象与文学书写,不仅使其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文学魅力,而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一个基本范式。无意于成为作家的叶圣陶,却开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先河,成为中国文学史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存在,其内在的缘由值得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倪焕之》,是叶圣陶的重要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历程和精神面貌。作品描述了富有革命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倪焕之,怎样受时代壮潮的激荡,又怎样从希望——奋起——失望——再希望——再奋起,直至幻灭的过程;这就明确地告诉人们:“倪焕之”式的革命道路是走不通的。而长期以来,不少评论者认为倪焕之到上海后,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是“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茅盾《读(倪焕之)》),是“由最初的改良主义性质的教育救国,到后来转向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現代教育史的角度看《倪焕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倪焕之》是一部现实而生动的中国现代教育史资料“我的小说,如果还有人要看的话,我希望读者预先存这么样一种想法:这是中国社会二三十年来一鳞一爪的写照,是浮面的写照,同时攙什些作者的粗浅的主观见解,把它当文艺作品看,还不如把它当资料看适当些”。这是叶聖陶在其《叶聖陶选集》的“自序”中一段谦虚而朴素的自白。如果说这段自序对于他的短篇小说来说是有道理的,那么对于他这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就具有更实在的意义。当然。《倪焕之》和作者的许多短篇小说,首先还是应当作为文艺作品看待;其次,也可以当作有价值的现代史料看待,尤其是作为现代教育史料看待。《倪焕之》的内容,是通过小说中主人公倪焕之一生的生活历程和思想变化,反映了从“五  相似文献   

5.
斯坦贝克的<菊>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对束缚与自由、物质与精神、希望与失望三组二元对立的分析,挖掘出小说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揭示了一个功利主义至上的男权社会中,女性精神追求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美国梦萦绕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许多人为这个梦想努力过、奋斗过 ,同时也失望过、伤心过 ,这些是 2 0世纪初美国作家们追逐的一个主题。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大人物盖茨比》中运用象征的手法 ,对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追求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不但赋予作品以丰富的历史内容 ,也使得小说峰回路转 ,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是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始终情系教育、献身教育的著名小说家,他写于 20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倪焕之》不仅成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功的重要信号,而且也是他的教育情结和历史感受的艺术释放。本文探索了叶圣陶的教育情结与主人公倪焕之的心灵变迁的关系,着力透视了主人公的精神典型意义,并揭示了小说在艺术上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忧郁和中国的彷徨: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现代性的角度 ,解读叶圣陶小说《倪焕之》。这个解读不仅指出小说主人公倪焕之 ,在面对中国社会向现代性转换中所承受的不能解脱的彷徨 ,而且揭示出现代性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作为一个诗歌古国的内在基础——民族文化的整体感。在此基础上 ,文章探讨了 2 0世纪中国小说取代诗歌、成为主导文学形式的社会文化根源。文章把它的研究放在中国和德国对比的层次上 ,指出面对现代性转换 ,两者历史情况不同 ,但又具有同样的基本困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尼克·亚当斯故事集》中的第一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其成长的主题研究进行参考性的补充,并希望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分析了主人公尼克从天真走向成熟,从依附走向独立,实现内心成长的过程,并从失去天真—精神顿悟—内心成熟这三个阶段进一步解读其内心成长。得出了《印第安人营地》是一篇典型的成长小说,尼克正是经过失去天真—精神顿悟—内心成熟三个阶段,实现了内心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的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讲述了女主人公奥狄帕执行一大批遗产的故事。真实是后现代文学的显著特征,由于后现代文学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以致对真实的寻找越来越难以掌控。通过解读主人公、读者和作者三个不同身份对真实的寻找,认为只有不断地追求真实、追求人自身的价值,人们才能从中得到打破封闭系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靖安典 《南都学坛》2010,30(1):57-6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是一被削平了的形象:满嘴脏话,行为"反常"。他既对生活充满厌倦也满怀希望,因之而进行了三日之旅,最后无望而归。他的出走、流亡与回归,他的希望与失望,预示了我们大多数现代人的存在状态:存在即为荒谬。  相似文献   

12.
几张苍桑的脸,笃定地出现在有时光停滞错觉的手工作坊里,展示着古老的工艺,无所谓希望与失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纸本式微的年代,蔡伦的传人们想不寂寞很难。  相似文献   

13.
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的悲剧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榆树下的欲望》表现了西方现代人在失去"上帝"这一精神信仰后的惶恐和不安。受物质主义文化影响,他们把追求财富作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在这种追求中,他们的人性与物质主义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导致他们人性的丧失,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本身的意义,同时也造成他人的悲剧。欲望本身成为他们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他们失去正常人精神和道德生活的标志。在物质主义造成的复杂矛盾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沦落为物质关系,无论他们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都必然是悲剧性的。奥尼尔通过表现他们在和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时所表现出的悲剧力量,从而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思想:人只要能在绝望的境地里继续抱有希望,他就获得了生命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期影视后现代性强化了世俗愿望的追求,拆解了英雄创业的神话,在放逐各种政治与道德权威话语的同时,破坏了具有历史主义特征的精神模式,使影视更加贴近百姓的感受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从不同时代的美学追求和主题,社会主义英雄与平凡的普通人,艺术表现的继承与创新三方面比较分析了《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这两部长篇巨著在时代、美学追求、典型塑造上的不同特点,揭示了路遥在艺术表现上对柳青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人之恶是客观存在的。人对自由的追求 ,实际上就是对恶行的承认。韩少功不辞“迂阔” ,史铁生不惜“以身饲虎” ,残雪则彻底暴露人性之恶 ,三位作家各自立足于一个独立的时间频点 ,对现实构成了全时空的对抗 ,为中国文学趟出了一条活路  相似文献   

17.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主人公形象给予分析,指出画家皮斯卡廖夫的悲剧性行动———试图通过“审美化”的爱情追求以实现其审美诉求和伦理诉求———源白其独特的“艺术-文本化”生存观念。主人公形象“艺术-文本化”生存的幻灭使得他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获得了价值确认。  相似文献   

18.
人类悲剧性命运无处不在,在其来临时是甘于沉沦,还是追求超越?许春樵的长篇小说《放下武器》和《男人立正》恰好从这两个方面具体诠释了小说主人公面对悲剧人生的不同选择,两相对照,形成对比。能否坚守人类的良知,是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几部中国当代农民题材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梳理,追踪严志和、梁三、许茂、冯么爸等本色农民所走过的那一段充满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的不寻常的心灵历程,让人们思索它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总是与清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无论如何霍桑还是无法超越所处的时代,彻底摆脱盛行的超验主义语境对其作品的潜在影响。霍桑小说《美的艺术家》中艺术家欧文对于超凡之美的追求充分体现了超验主义强调超灵、自我以及自然的主要思想,从中也折射出19世纪超验主义对霍桑的影响以及霍桑对超验主义的辩证思考,引发身陷现代性危机的当代读者对于美及精神追求的凝重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