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彼得一世改革与北方战争为俄国近代初期同时并行的重要历史事件。国内外学术界通常认为“改革保证了北方战争的胜利”。此观点不免有失偏颇。彼得一世改革的动因及内容表明 ,北方战争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突破口 ,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拉动和推动了改革 ,两者的关系为互动的。这种关系奠定和展示了俄国现代化轨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19世纪50年代在欧亚大陆爆发了两场战争──主要战场在俄国克里木半岛的“克里木战争”和战事在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果:前者,俄国被英法两国打败,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从此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后者,中国被英法联军打败,1860年10月,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比较这两次战争,俄、中这两个欧亚大国在战争中先后被英法联军所击败,其原因有共同性: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是两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浩繁的历史文献探索中,主要考论三个问题:1、老子学派的形成地点是在沛(今江苏沛县)。应称为“沛老子学派”;形成时间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该世纪末;到公元前4-3世纪发展到齐国;在秦汉之际相当活跃。2、考索了老子学派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学者及其重要学术成果。3、探讨了老子学派学术要旨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1)“小国寡民”不是他们的理想,而仅是他们所记录的人类社会曾经有过的一个历史阶段;老子学派不主张分裂,而主张统一;不主张倒退,而主张前进;(2)老子学派不反对法治,恰恰相反,他们是坚决主张以法治国的;(3)老子学派的学术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前进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该时期的特色。沛老子学派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有极大智慧的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之后,变革成为时代的主题,于是发生新;日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和斗争。新的因素在萌发、滋长,要求得到生存和发展;旧的因素在衰赖、顽抗,冀求维护现状不变。反映在文化意识领域里,也是思潮迭起,色彩斑斓。在文化意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在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与交汇时,对两者应持何种看法,又怎样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有所作为的中国人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薛福成(1838-1894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前期,是清王朝一位中级官吏,洋务运动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又有出使欧洲的外交经历,长期的政治生涯孕育了他有自己个性…  相似文献   

5.
一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叶,世界上出现了蜚声全球的三大君主:即中国清王朝的康熙皇帝,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和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创造了“康熙之治”,引发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发展高峰,康熙素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界。世界上凡是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和国家,一直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评论着中国的康熙。康熙健在的时候,西方人已经为康熙的聪明睿智和卓越的政绩所惊异。一六九七年,法  相似文献   

6.
中俄国有企业改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国有企业的改造是两国经济转轨成功的关键。由于两国改革历程和途径不同,进入90年代,两国分别采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私有化的方式来改造国有企业,并都尝试以宏观经济的调整来促进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碰到了各种难题。事实证明,改造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提高效益,适应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7.
尼合迈德·蒙加尼与哈萨克族历史研究贾合甫·米尔扎汗著(哈萨克族)佟中明译尼合迈德·蒙加尼(1922-1993年)是我国哈萨克族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哈萨克历史、民族、世系、宗教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尤其是《哈萨克族简史》这一学术著作在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公元960-1127年)160余年,外患频繁,烽烟不熄;人民流离,民生凋蔽;党同伐异,内优不已。但是,这个国力衰微、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却成为中国历史上哲学发展的光辉时代。其标志是理学的发生、发展和形成。一宋明理学的形成理学发生于北宋,当时出现了五位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他们对理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世称之为“北宋五子”。周敦颐讲学濂溪,成立了“濂学”学派;程颢、程颐讲学于洛阳,成立了“洛学”学派;张载讲学于关中,成立了“关学”学派;邵雍专治周易,发展了象数…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法律思想初探刘冀民,李金河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今在我国妇孺皆知,世界一些国家也闻其名。他能留芳于世,自然与他治国安民的杰出才能分不开。诸葛亮是军事家,但他首先...  相似文献   

10.
“时代”在这里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历史阶段”,二是指“社会形态”。把“现时代”理解为一个时代概念,就意味着“现时代”只属于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阶段(或是必经的,或是必然到来的)的性质,正如人的一生有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不同阶段一样;当然还可以把这...  相似文献   

11.
从中俄《尼布楚条约》到《恰克图条约》,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两国基本上保持和平相处的状态。在双方频繁的交往中,俄国方面显得积极主动,清政府则表现得消极、迟滞。康熙帝采取谨慎、保守的睦邻政策,既有军事斗争,借以打击沙俄的骚扰和扩张,也有不亢不卑的外交活动。与之同时,俄国彼得一世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扩张。但由于它忙于西略,无暇东顾,不敢贸然出兵南下。  相似文献   

12.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材秦用”是当时一个突出的历史文化现象。据马非百在《秦始皇帝传》中所附《秦丞相年表》,从秦武王初置丞相到秦始是时代,秦国共有左右丞相21人,而任秦相的楚人竟然占有三分之一。可以说,没有楚人事案的贡献,就没有秦国吞灭六国的迅速胜利,也没有秦王朝一统天下的文化面貌。入秦为相而史籍中传记甚详的楚人,有甘茂、魏冉和李斯。一泰国正式设置丞相之官,是在秦武王二年(前309)。其时武王任命的左右两丞相,一位是秦惠文工的异母弟、秦武王的叔父樗里疾,另一位就是楚人甘茂。甘茂,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布…  相似文献   

13.
沙皇俄国的历史是一部侵略扩张的历史。从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前后三百七十年,几乎以每天五十平方英里的速度向外侵略扩张,至1914年它的领土达到了八百六十六万平方英里,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的俄罗斯帝国。争夺世界霸权是沙皇俄国一贯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俄罗斯世界帝国的迷梦,沙皇政府一开始就把夺取拥有丰富资源、具有重要政治和战略意义的伊朗,作为其南下争霸印度洋和侵略南亚次大陆的一个重大步骤。早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沙皂俄国就开始向伊朗侵略扩张。从十九世纪初叶起,通过两次俄伊战争和长期的武力征服,夺取了伊朗的大片领土,攫取了许多政治经济特权。到二十世纪初它又同英国狼狈为奸,在伊朗划分势力范围,并进一步控制了伊朗,使伊朗沦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4.
高句骊族是我国汉至唐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句骊人在其建立的高句骊国(自南北朝起亦简称高丽,本文下称之高氏高丽)于公元668年灭亡后的去向,拙文《高句骊族族源与高句骊人流向》有详细论证,简言之,迁居中原各地的约占其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或近四分之一;投奔或归人新罗共约10万人,不到迁居中原的一半或只占三分之一;投归(渤海)的在10万人以上;散人突厥的约在万人以上①。公元918年王建在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创建高丽国(本文称之王氏高丽)。五代以降我国史学家在为王氏高丽作传时,将高句骊历史述于传前部分,有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东北近代史上,俄国人在外籍人口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十月革命后,白俄在东北有了特殊的定义,即泛指那些有国归不得的来自俄国的人,大多为无国籍者,主要居住在哈尔滨和中东铁路(即北满铁路)沿线,在长春和南满的奉天也有落脚的,而沙俄军队的老巢大连和旅顺,更是他们的理想福地,落户者不少。他们在政治上绝大多数是不赞同苏联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反苏的。而其中又有沙俄时期的贵族和军官,他们一旦失去了在俄国所拥有的地位,身无长技,治生乏术,逐渐在东北、特别是在北满的经济生活中陷入了悲惨的境地。至于依附于他…  相似文献   

16.
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徐善伟在中西方古代史学发展史上,首次撰专文分别对文学进行总结批评的则是两位文艺理论家:中国南朝人刘勰(约465年-502年左右)和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人琉善(Loucianos,约125年-192年左右)。此纯粹为一巧合之...  相似文献   

17.
彼得和康熙对外政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全称为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罗曼诺夫,是罗曼诺夫王朝有远见有作为的沙皇,因而被俄国人尊称为“大帝”。彼得生于1672年5月30日,1682年即位。新主年幼,由其异母姐索菲亚摄政。1689年,索菲亚策动射击军叛乱,企图杀害幼主,篡夺皇位。但阴谋未能得逞,叛乱被彼得镇压,索菲亚也随之下台,被关进修道院。从此彼得在母后和舅父的辅佐下开始掌政,亲自处理国事,制定政策。彼得在位43年(1682—1725年),亲自统治  相似文献   

18.
评施琅在维护祖国统一中的历史作用杨亲华施琅(1620-1969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入伍,先为其族父武毅伯施福部下,后由军功升游击将军。南明弘光时,迁副总兵;隆武时又擢为佥都督兼左冲锋;永历时转隶郑成功部,被倚为左...  相似文献   

19.
从1851年至1911年,英俄两国在新疆的角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51—1869年):俄国的咄咄逼人与英国的精明无为;第二阶段(1869—1905年):英国强硬应对以抑制俄国;第三阶段(1905—1911年):英俄互谅,角逐放缓。此间,清政府对新疆的安全环境认识较为深刻,为维护新疆的权益和稳定,从构筑民族国家的高度出发,在内外两个方面及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骖.应对之:它一方面对外引英国为奥援,另一方面对内勘修政制,两相呼应。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民族,曾共同生活在古基辅罗斯国家,13世纪蒙古大军的西征使俄罗斯和乌克兰走上了不同发展道路.1654年,俄鸟签署《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自乌克兰归顺俄国之日起,沙皇政府一直试图取消乌克兰自治制度.经过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乌克兰自治制度基本消亡,《佩列亚斯拉夫协议》成为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