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学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中的一门传统学科。其基本研究对象是大量的藏文书面文献资料。蒙古人初次认识西藏文化始于13世纪,是时佛教首次传入蒙古,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是两位著名的藏族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们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7—1251年)及其侄八思巴喇嘛罗追坚赞(1235—1280年)。后者创造了方体字,依照忽必烈皇帝的旨令,方体字通行于全蒙古国。  相似文献   

2.
前  言元朝忽必烈即皇帝位的同时任命西藏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帝国宗教界首席国师( 1 2 6 0年 ) ,随后又将他任命为帝师 ( 1 2 70年 ) ,1 2 6 4年设立的佛教最高官署总制院 ( 1 2 88年改称宣政院 ) ,也由八思巴来管理。此后历代帝师均由萨迦派高僧来担任 ,从此佛教(尤其是西藏佛教 )便成为蒙古皇室尊崇的对象。有元一代先后建立了大量寺院 ,并对寺院以及佛事、法事采取了役税优惠政策。元朝在尊崇佛教的过程中 ,对西藏佛教以及全部佛教是怎样加以特殊保护的呢 ?并且在官制、法制、税制等方面又是怎样表现这一特殊政策的呢 ?本文主要以…  相似文献   

3.
凉州是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一个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一度曾是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播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进入13世纪中叶,随着“凉州会谈”的成功举行,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也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此时,以凉州为中心,藏传佛教有规模的向蒙古等民族、向中原内地传播和辐射开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西藏高僧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八思巴等曾在这里建寺聚徒,弘传佛法。从凉州走出的清代国师章嘉·若贝多吉等,为藏传佛教的传播、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公元1247年,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师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驻守西凉的汗王阔端汗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谈,双方商定了吐蕃全境归属蒙古统治的具体条件,发表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蒙古汗国在吐蕃派官设治,奠定了西藏归于蒙元帝国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三世纪西藏著名学者萨迦班第达·贡嘎坚赞所著《萨迦格言》在西藏和蒙古是非常流行的作品之一。十三世纪末或十四世纪初,《萨迦格言》被译成蒙古语,并用八思巴字刊印,可惜这个版本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些片断了。到目前为止,这些片断是用蒙古文八思巴字印书的唯一证据,同时也是世俗内容的蒙古文出版物的第一部著名文献。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对萨迦班智达的研究停留在单一的历史记载、著作翻译和注疏(释)层面,很少涉及其文化思想、历史功绩和后世影响;近30年以来的研究,从全新的角度考察萨迦班智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研究领域,但对其人文思想的研究不能提供更多的借鉴.若能对萨迦班智达的人文思想进行专题研究,可为藏族人文思想和人文思想史的研究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对再现蒙藏、汉藏文化交流的原貌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综合研究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藏族古典文学中,有一种称之为“”的体裁,因为它有严谨的结构,完整的意思,有的还形成动人的情节,所以人们一般称它为“格言诗”。它以寓意深刻,生动感人,音韵铿锵,语言洗炼流畅等特色而著称,在藏族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藏族的格言著作比较多,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萨迦班智达·贡嘎江村的《萨迦格言》、索南扎巴的《格丹格言》、丹白专美的《木喻水喻格言》等。这些著作中,最早的(《萨迦格言》)写于十三世纪初,最迟的(《木喻水喻格言》)写于十八世纪末,《格丹格言》则成书于十五世纪中期。萨迦班智达·贡嘎江村(1182——  相似文献   

8.
马永会 《21世纪》2010,(6):39-39
在西藏博物馆"元明清玉器精品展"展厅内,展示的第一件文物就是这件"统领释教大元国师青玉印"。该印为八思巴文,青玉质地,玉质温润,印背精雕细刻有一对卧龙,配红色丝绶带(有磨损)。1271年忽必烈始定国号大元,此印印文有"大元国师"四字,当在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之后封绶。释教,即佛教。在元代,具有统领全国佛教权利的大元国师大多来自萨迦派宗教首领。  相似文献   

9.
元朝时期萨迦派领袖八思巴积极入世,推动了西藏纳入中央管理的历史进程,萨迦派获得长足发展,八思巴本人也受封帝师,备享尊荣.批评八思巴入世观的迥丹热智代表了噶当派出世修行、不慕世荣的取向.这两派的宗教观念对教派的发展影响很大:噶当派逐渐衰落,萨迦派一度鼎盛后也因腐化而失势,出人意表.承续噶当派法脉崛起的格鲁派不仅在宗教上影响深远,,而且长期主导了西藏的政治活动.因此,西藏出现"政教舍一"的现象有其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而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制度也属必然.对藏传佛教而言,如何借鉴历史经验教训,进行自我调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0.
珍珠寺,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县城东面两公里今河东乡所在地。藏语称该寺为“觉觉拉康”(),关于此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安多政教史》说“觉觉”系汉语“珍珠”的变音,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应蒙古太宗窝阔台的儿子阔端召请赴凉州会见,路经青海时曾到贵德朝拜乜纳佛塔,以阔端所赠珍珠一斗为资金兴建了一座寺院,因此称为珍珠寺;一说觉觉拉康是“觉卧拉康”的变音,因寺内的释迦牟尼像是仿照拉萨大昭寺的觉卧像造成,因佛像为觉卧像,故称觉卧拉康。相传元明时代该地的贡巴部落和麻巴部落各有一座萨迦派小寺,明弘治年间贡巴部落的贡格噶居巴从西藏学经归来,将二寺合并为一,扩建为贡巴寺,  相似文献   

11.
八思巴文为元代藏族著名学者、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洛追坚赞奉忽必烈的敕命所创。1260年秉旨研究,1269年完成,并逐步推广使用,至元亡被废弃。 八思巴文为竖写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共有41个字母(另外还有42个、56个字母等说法)。八思巴文先创“正体”,后创“篆体”(名曰“篆体”字,实为方块字),逐步趋于完美。八思巴文初创时,叫“蒙古藏字”,后改称“蒙古“字”。元史称八思巴文为“元国字”、“元国书”、“蒙古国字”、“蒙古国  相似文献   

12.
元朝帝师八思巴家世考述王启龙藏族圣僧八思巴(1235—1280),本名罗追坚赞,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为13世纪西藏在政治上正式投入祖国怀抱,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统一作出过卓越贡献。八思巴的家世与吐蕃其他某些王族一样,家族自身的人都把自己...  相似文献   

13.
隆钦饶绛巴是宁玛派教法的集大成者,大圆满传承历史上最重要的祖师.他和萨迦班智达、宗喀巴大师代表着藏传佛教文化的三个高峰.尊者对深广、繁杂、隐密的宁玛派教义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归类和简化,深入浅出,使宁玛派口诀宁提部的解脱教诲类传承进一步系统和圆满,在藏传佛教史上空前绝后.  相似文献   

14.
贾曹杰·达玛仁钦,于藏历第六绕迥的木龙年(公元一三六四年)生于后藏娘堆地方。 他从小随乃宁巴·仁钦坚赞出家为僧,依噶希巴·让多、萨迦·会达哇等为师,聆习各种显密经典,博通诸理。随后,在萨迦、桑朴、泽当等地寺院中学习十部大论,与绒敦·释迦坚赞、克钦·优巴等萨迦派诸大贤者辩经获胜,声名为之大振,并获“噶具巴”之称。此后不久便成了宗喀巴的上首弟子。在他五十六岁藏历土猪年(公元一四一九年)时,宗喀巴圆寂。此后,他便接替宗喀巴继任甘丹寺第二任法台,贾曹之名号即由此而来。他在任甘丹住持的十三年间,“大师一切弟子皆奉之与大师无异也”(《西藏民族政教史》)。致力于佛法的讲授、辩论和著述,嗣后让位于克珠杰·格勒巴桑。  相似文献   

15.
萨迦派在历史上曾是地位显赫的藏传佛教派别之一,势力不仅波及卫藏、康区、安多等广大地区,而且对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班及八思巴时期,萨迦派在安多地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凉州、临洮为中转站,以卓尼为传播中心,不断向周边扩展的宗教圈,直到15世纪格鲁派不断强盛时才渐渐淡出安多地区,退居四川阿坝,形成了以求吉寺为中心的萨迦宗教圈。现今,萨迦派在安多地区的寺院主要集中在四川阿坝地区。  相似文献   

16.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的历史作用在于为经过四百年战争混乱、分裂割据的西藏重新统一于元朝中央统治之下奠定了基础。元朝在西藏归顺后即设官建制、清查户口、额定赋役、缴纳贡赋 ,确立领主庄园制和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 ,给西藏带来了相当长时期的政治稳定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一.西藏和蒙古地区所兴起的佛教称喇嘛教命名不合道理据说二十七代藏王拉脱脱日年赞(汉史称瘕悉董摩)时,居住在雅垅地区雍布拉岗宫或称雍布拉卡宫内,获得经藏、宝箧经和邦贡百拜及嘛呢六字明等经卷,因此名彼王时代是为西藏有佛经之始。尔后到藏王松赞干布时,派大臣图美桑布扎于拉萨帕蚌卡玛儒宫,创造藏文,并译观音二十一部经续,由此才有创立佛教之名,是为西藏佛教之始。藏王赤松德赞在位  相似文献   

18.
与八思巴有关的几份藏文文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思巴是元代藏族历史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八思巴对元代藏族、蒙古族、汉族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可以说他是元代藏族在多民族统一国家中所起的作用的代表人物。正因为如此,对八思巴的历史活动,历代各族学者都给予高度重视,汉、藏、蒙古等文字的史料中都有与八思巴有关的大量文献和记载。《西藏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发表了汉文史料中的《八思巴行状》、《帝师殿碑》、《八思巴传略》(为《元史·释老传》中有关八思巴的记载)等三篇文献。这三篇文献勾勒出八思巴一生的轮廓,对研究八思巴当然有重要价值,但  相似文献   

19.
十四世纪前半叶,西藏萨迦政教合一地方政权日趋没落。以绛求坚赞为首的帕竹朗氏势力在山南崛起,先后击败各个对手,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取代了萨迦。 对元明更替之际西藏纷纭复杂的历史,藏汉文史籍记载均十分简略。绛求坚赞(1302—1364)于1361年撰写的《朗氏家族史》弥补了这一不足,为研究十四世纪前后藏族社会的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绛求总结自己四十年政治生涯的经验和教训,为后辈侄孙们提出一整套巩固朗氏家族长远统治的权术和家规家教。他反复强凋说:一个人景遇的好坏不是神佛和前世业力安排的,而是取决于是否坚韧不拔奋斗和策略措施是否得当。基于这种认识,他在  相似文献   

20.
青木文教(1886—1956),日本著名藏学家,早年入京都府立中学,后退学入佛教大学学习。此间,被京都西本愿寺选派进入中国西藏留学,成为筑就他一生事业的契机,其著《西藏游记》不仅在日本的藏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我国研究近代西藏史、西藏文化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