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悦悦 《老人世界》2010,(6):31-31
“能用便宜的绝不用贵的”。这是被社区居民称为“小处方医生”师卫东的“处方经”。近日,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刘汶蓉  张亮 《社会学》2005,(2):35-41
“社区”作为与“社会”相对的一个概念,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同质的社区文化,即具有内聚力的社区精神(卢汉龙,2000;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课题组,2001)。楼组建设是现代社会的邻里关系建设,是在法定社区中培育自然社区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这直指社区文化的本质,在促进社区居民达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是社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群老人正在草坪上玩着传球的游戏。虽然其中几位因腿脚不便坐在轮椅上,但大家运动的姿态、开心的笑声感染着参观者,也传递给一旁几个年幼的孩子。 这是一家设在某社区的养老机构,住着社区里的gO多位老人。他们有的是需要长期照顾的“常住户”,有的是因子女短期外出暂住于此的“短期居民”,还有的是每天按时往返的“日托”老人。而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的,还有几位是同一社区住在家里的老人。  相似文献   

4.
“讲故事、听故事”,这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那些或曲折,或惊险,或感人的故事在“故事大王”的口中娓娓道来,比起电视画面来多了一份遐想,比起宣传报告会多了一份亲切。如今,在蜀山区井岗镇十里庙社区,就有一位“故事大王”,他名叫王祥周,8年来,他坚持为社区居民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精彩的讲述,深受居民喜爱。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断地问自己”社区是谁的”、“社区的老人们是谁的”、“社区服务中心是谁的”,想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自己不能永远站在社区居民的前面,领着居民走,而应站在社区居民的后面去推动。每年的金秋10月各地都要积极举办以“敬老助老从我做起”的“敬老月”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跷腿,一打电话,一敲电脑,好像社区里的基本信息都知道,可却不知道居民心里想什么。”说起当下的社工工作状态,已有18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王凤玲多少有些无奈。在王凤玲看来,做社区工作就应该和居民面对面,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和真实需求才是社工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7.
2月28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恩派公益组组发展中心举办的“汇丰中国社区建设计划”在京启动。该项目倡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依靠居民的集体智慧解决社区面临的共同问题,以期探索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合作和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新格局,切实创新我国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赵杰昌 《职业》2013,(16):60-60
最近,家住重庆市沙坪坝区土湾模范村社区居民张先生家的液晶电视“罢工”了,好在小区楼下有一家家电维修店。张先生一个电话,不到10分钟,维修师傅就上门帮他解决了问题。“由于过了保修期,我只好找家电维修师傅帮忙。检查、修理共花了80元,花点钱没关系,关键是有师傅上门维修很方便。”张先生说。  相似文献   

9.
从湖南省卫生厅传来消息,今年起将在全省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鼓励开办社区医院,鼓励大医院进驻社区为居民服务,并且规定在社区医院就诊也可享受医保待遇。据悉,在湖南,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衡阳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将于今年内在市政府所在地基本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其他市(州)也要办试点区。在省会长沙,与发达国家“家庭私人医生”的服务方式颇为类似的社区卫生服务正在悄然兴起,市内五区已设有望月湖、五里牌、韭菜园、书院路等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们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不再是梦了。小区有了“家庭医生…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海盐武原街道的枣园社区有一位热心老人,别看他已78岁了,但他“身兼多职”,他是消费监督义工、社区义务巡逻队队长、网吧市场义务监督员、社区96345联络员、武原街道廉情信息员、社区消防志愿者和市民环保检查团团员……他叫郑永桢,被居民称为“闲不住的热心”。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社区居民自治集合了基层事务管理的许多特点。 一是转变,居委会变“刚性”服务为“柔性”服务,二是依托,依托区民政局、街道、社工组织“三方合力”,一起构建服务体系;三是运用,运用“四种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四是培育,培育社区领袖、社区组织、社区义工,还有社区帮扶和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坝陵北街社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王素娟忙碌的身影。居民们都很敬重她,亲切地称她为“社区里的当家人”、大事小事都操心的“小巷总理”。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荔湾区“六普”资料为根据,就人口高密度分布与社区建设的关系进行梳理与探讨。荔湾区“六普”数据显示,城区人口密度过高,成为影响社区生活的主要因素,给居民生命安全、公共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便利性带来负面效应。科学化与人性化人口密度干预是治理高密度人口问题的理性策略,如“跳出”社区视野,在城市“一盘棋”中均衡人口布局,在社区建设中,通过社区更新改造,增强人口承载能力,通过建构便利舒适人居环境,提升社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广州市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萝岗区建立首家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和一家”,面向社区家庭和居民群众个人提供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前,广州已有街道(镇埭庭综合服务中心150家左右。广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城市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也是广州市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基层社会服务的“整合”,就其要求而言,就是家庭自我服务、社区居民互助、社团(含经济性团体)服务在社区服务上的共同参与,在充分发挥家庭功能、社区居民互助功能搞好家庭自我服务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之间、社区之间及政府部门与社团之间,围绕搞好社区服务这一目标,统一协调,互相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经济发展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社区服务的“整合”是建亚社会饱眼务体系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工作节奏加快,迫切要求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根…  相似文献   

16.
祖国大陆和香港社区照顾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70年代开始,“社区照顾”作为一种服务设计和提供的形式逐渐在西方福利国家流行。在华人社会,邻里互助自古就有重要的位置。香港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社会,一向重视街坊组织和志愿福利机构为区内居民服务。祖国大陆解放后,农村和城市社区亦承担了不少的福利工作。特别在1987年,民政部大力提倡“社区服务”,为此项工作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试就祖国大陆和香港的社区照顾经验作一比较。概会及政茉上的演变社区照顾本身的意思十分模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首先,何谓“社区”,就没有公认的定义,而且,与社区照顾有关的还有很多概…  相似文献   

17.
小棋和小刚同时在一家医院出生,是一样的聪明可爱,可是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0,(31):56-57
确立及肯定居民的主体性,是运用社区工作模式的一个前提 社工A问:做社区活动时,如何促使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策划活动,而不仅仅是参加由社工事先策划好的活动呢? 答:你能问这个问题,可以说你已经掌握了“社区活动”的一个要点,那就是把举办活动的主体重归居民,而不是让居民被动地只参加社工策划的活动。确立及肯定居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是全国“三八”红旗手、社区工作者楷模谭竹青工作了一生的地方,也是全国闻名的先进社区,被广大居民誉为“温馨家园”。如今,虽然昔日无私奉献的老主任已经离去,但在她的精神的感召下,社区的妇女姐妹们.正在朝着把这里打造成为最具幸福感的温暖社区大踏步的前进。  相似文献   

20.
70岁,不意味衰老,不意味放弃工作,社区“居民说事点”的信息员们就都是这些大爷大妈,他们精神抖擞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社区发现问题的“侦察哨”、消除居民怨气的“泄气阀”、化解矛盾的“拦洪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