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充分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牢牢把握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放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一、经济总量增长3.6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13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89年的843.7亿元猛增到2001年的67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1年比1989年增长了3.6倍,年均增长13.6%,比同期全国平…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统计》2002,(5):2-2,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埋头苦干,使我区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十个显著性跨越。 一、经济总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3年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292.6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545.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递增9.6%,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同期0.3个百分点,GDP总量居全国第24位。人均GDP由1377元增加到6463元,增长1.7倍,年均递增8.5%,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同期0.3个百分点,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8位上升到第16位。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49 年的2.53 亿元增长到2018 年的2303.82 亿元,增长了909.6 倍,年均增长10.4%,经济规模居全省第二位。2017 年突破2000 亿元,达到2074.75 亿元,成为全省首个突破2000 亿元大关的地级市。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势头。2000—2003年各年实现的全市生产总值为109.28亿元、119.57亿元、133.46亿元、156.6亿元,是我市历史上生产总值增量最大、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包头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 达248亿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1.1%,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 中西部12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 27位(1999年数据,见经济强市研究成果),属较强城市。其中,反映经济实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以户籍人口计算)均位居较强城市前列。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所有制状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至1998年底,已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当前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据测算,1998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987亿元,其中公有制实现GDpp87gf乙元,非公有制2108亿元,分别占全省GDP的58%和42%。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GDPI197亿元,集体经济1682{乙元,分别占全省的24%和35%。与1997年相比,公有制经济和国…  相似文献   

7.
(一)十三年浙江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一概括和判断也完全符合浙江的实际.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是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实现生活水平由温饱向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跃的时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844亿元增至2001年的67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倍,年均增长13.6%,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9元增至14655元,年均增长12.9%,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8.
吴航 《浙江统计》2002,(7):34-36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8.15亿元,位于全国第四位,比2000年增长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55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2000年增长8.8%。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浙江省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取  相似文献   

9.
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标志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表明社会生产方式的进化和现代文明的发展程度。西宁工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调整已逐步摆脱困境,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2003年,西宁地区规模以上(下同)工业完成总产值114.90亿元(现价),实现增加值35.74亿元,同比增长21.4%,为西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受市场强劲需求和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市能源生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1950至1983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达8,970亿元,由基本建设而新增的固定资产达6,440亿元,相当于解放初期全国国营企业原有固定资产总值的27倍。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三千八百多个,小型项目数十万个。竣工各种房屋建筑面积22.9亿平方米。经过35年的建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为实现四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不断壮大,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近两年来,温江区以举办“花博会”为契机,主动融入大都市,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1.25亿元,比2002年增长37.5%,年均增长17.2%。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提升1位,跃居成都市属19个区(市)县第16位;生产总值增幅连续两年居成都市属区(市)县首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区坚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004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0:56.9:33.1。全区农业总产值11.41亿元,…  相似文献   

12.
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0年以来,在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升经济质量,广安经济步入了一个快速健康发展时期。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76.3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4.3%、58.7%和27.0%。截止2004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固原市认真贯彻落实两次固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建设全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做大做强草畜、马铃薯、劳务、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逐步增强,全市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据测算,2006年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亿元、10.7亿元、27.2亿元,分别增长5.7%、19.4%、12.4%。经济增长呈现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09,(8):43-43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国初期的雅安,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到1978年雅安国内生产总值仅3.3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尤其是撤地设市以来,雅安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2008年,全市GDP达到213.22亿元,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6.
1988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中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交流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初步计算,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国民收入1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需求过旺,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剧,物价上涨过猛,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进入第四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方针中,做了不少工作,初步获得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及2001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 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增长加快,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展望2001年,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回升,稳定性有所增强。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  相似文献   

18.
一、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变。从农村牧区居民看,198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仅为195元,1989年为523元,2001年达到2558元。扣除物价因素,1989—2001年年均增长6.2%;城市居民家庭现金收入为1989年的1171元,增长到2000年的5458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8.4%。到2001年,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4.86亿元,比1989年增加了13.4倍。然而,统计上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上海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势头,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不断增强,总体经济形势明显好于2001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达到了自1998年以来五年中的最高增长水平,并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2年上海经济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得以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得GDP从1988年的1492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95933亿元(见表1);进出口贸易额同期从1356亿美元上升到5098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期也由4497亿元上升至3721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