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词“只”在句法中的作用.似乎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说“表示限于某个范围①.《现代汉语八百词》说“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②.表述不同而已.这二种著作.其一是普及性的.规范性的词典.另一种是学术专著.都是权威的.应当有代表性。在这个意义上.“只”的作用(语义)和“仅仅”相当。如:(1)我去晚了.只看了最后的两幕。(2)屋子里只老王一个人。(3)他只会讲汉语.不会讲英语。(4)他只到过广州。(5)我只喜欢听语文课。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副词“只”在句法中的作用不止于斯.它还可以表示程度深,相当…  相似文献   

2.
词语都有“含混性”。当事物落入含混区时,在原则上我们难于确定它是“甲”还是“非甲”。这并非事物本身具有矛盾,而是我们内心有点“不确定”,有点“矛盾”!在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个问题。1.酋长是我的亲戚!非洲酋长六十大寿,大排筵席。他宣布,凡是他亲戚都可参加,不派访柬了。张是住在香港的中国人,认是“亲戚”,准备赴宴。李是张的世交,当然清楚他的身世,笑问:“怎么会呢?”张论证:“甲是我叔叔,乙是甲姑丈,丙是乙表妹,丁娶了丙……循此下去,你和香港每一个人都是我亲戚。”李:“有道理,亲戚的亲戚也是亲戚,但…  相似文献   

3.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并行不悖吗?─—辩证法的“鹰”、“鸽”两派(香港)黄展骥辩证法的“辩证矛盾”(对立统一)可有两种不同的解释而形成两大派:(一)鹰:它的“辩证矛盾”定义就是,由水刚要结成冰的中介、质变、过渡的“亦此亦彼”状态。这时它既是甲(水...  相似文献   

4.
两位谜语爱好者相聚在一起。甲出一个字谜让乙猜:“家里宰猪贺得子”,猜一个字。 乙略加思索说你的谜底是一个“字”字。家中有豕就是猪,宰去后得个子,就成了个“字”。我也出个谜语让你猜:“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属短品,却是妙文。”猜一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5.
甲:近日阅读报刊,见有“道德滑坡”与“道德爬坡”的议论,对这两种说法,你如何看? 乙:我以为,从直观上看(暂不看其立论根据和具体论说),这两种说法都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道德生活领域的客观现实,可以说是对我国新时期道德生活新情况、新问题从一个方面的真实写照。 甲:何以见得?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久不通音讯的两个老相识在公共汽车上不期而遇,甲问乙现在哪个部门工作,乙回答说:“五官科”。甲莫名其妙:“你又不是学医的,怎么改行到了五官科?”乙解释道:“不是医院的五官科,是我所在的科室,一共六个人,设一个正科长,四个副科长,五个人领导我一个兵,所以群众戏称之为‘五官科’。”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反映的却是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因为在我们身边,类拟“五官科”这种机构越简越繁、人员越减越多的现象并不是绝无权有的。据《人民日报》披露,某机关有这样一个处,在精简中千方百计“翻牌子”、“变戏法”,最后变成了八个处,被群众称之为“八大处”。还有某省一个部的一个处,共有十九个人,除了一个正处长外,居然又任命了十八个副处长。这十九个正副处长,到底怎么进行工作呢?真叫人不可理解。  相似文献   

7.
“了”,在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边作语助词,表示行为过程已经完成,有时是时态助词,有时是语气词。如:“天亮了”,“他走了”,“他到了好久了”。有时它只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如:“天快下雨了”,“他马上就来了。”有时它表示祈使的语气,如:“你可以走了”,“你就别操心了”。有时它又表示感叹的语气:如:“糟了!”“太棒了!”“好极了!” “了”字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作语助词的。现代汉语的语助词“了”,也是从古代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壮语中向来被忽略了的特别而重要的量词:表示“十里”的phou5(铺)和表示“百里”的a:m6(站),同时论述相关的汉语平话方言、粤方言南宁话的特殊量词“铺”和“塘”,考证这些量词与中国古代邮递制度有关。文章结尾指出认识上述特殊量词在语言调查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是对文学属性的一个基本认定。“语言”这个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各民族有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汉语”也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代汉语虽然明确规定了它的普通话,但普通话并不就和现代汉语对等,现代汉语还包括种种方言。周振鹤、游汝杰将其间的关系表示为①:这就是说,在众多的方言中,其中的某一种(如方言乙)可能被认定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但是,方言甲、方言丙、方言丁等仍是民族共同语中的成员,民族共同语并不排斥各成员对它的影响。提出这个问题是由于曾经有过对汉语规范化的误解,似乎强调规范就要排斥方…  相似文献   

10.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得”共出现687例,其中动态助词“得”共出现49例,占“得”出现总量的7.1%。其作为动态助词出现的句法格式有“动+得+名词(包括时间名词)”、“动+得”(在分句末)、“动+得+数量短语(包括时量、动量、名量)”、“动+得+动词(包括动词性短语)”、“形+得+名词”,动态助词“得”在这之中全部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而不表动作状态的持续。动态助词“得”的功能在宋元明时期开始逐渐趋向单一。  相似文献   

11.
甲:1987年6月在安庆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哲学与改革讨论会上,听到你关于“一分为三”的发言,引起了我的兴趣,但也有许多想不通的问题,因此,我想请教一番,你说行吗? 乙:完全可以,但不是请教,而是共同研究,也可以互相争论。甲:你是在什么时候提出“一分为三”的? 乙:确切些说,1982年3月正式形成“一分为三”观  相似文献   

12.
<正>甲:已经是早秋天气.还这么热.咱们到院子里去聊好吗?乙:好,聊什么呢?你出个话题吧!甲:今年看到您写的三篇哲学文章——“社会存在”、“价值范畴”、“生产力标准”,都有新意,发前人之未发,看来老兄在离休之后仍然在想问题、作贡献.当前社会上议论纷纷的是“经济过热”和“腐败蔓延”两大问题,不知老兄有何高见?乙:高见谈不上.想法倒有一些.我对“过热”的尺度有自己的看法.一般认为,根据需要与可能的测算、每年增长某个百分点例如9%最合适,超过这一百分点就叫做过热.但凡事都得作具体分析:(1)过  相似文献   

13.
“以”字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据统计,《左传》一书中“以”字共出现了3140次,其中介词“以”有1506次,连词“以”有1611次,动词“以”有17次①。不仅如此,“以”还是一个组合能力极强的虚词,它可以组成“是以”、“以此”、“以是”、“何以”、“所以”、“以故”等固定格式,具有极强的造句功能。本文要讨论的“以为”结构是指句子中含有“……以……为……”(以下用[以……为]表示)和“……以为……”(以下用[以为]表示)的“以”字固定用法的两种重要形式。“以为”结构的语法作用及其意义,我国最早的语法专著《…  相似文献   

14.
1.近代三大“自由派”学说探讨自由问题,先要把握“自由”的词义(定义),才有效地陈述自由的事实;把握到一些重要事实,才可适当地对自由表态、评价。简单说,陈述事实预设对词义的了解,评价应建基于重要的事实。张佛泉认为“自由”的词义在过去一直都很混乱,引起许多大争辩。他说,近代对自由的看法之不同,大体可分为三大派:肤浅派、人权派、取消派;前者认“自由”为“能随意而为”;中者认它为“人权”;后者认它为“必然”。(在本文中,所有张的摘引均参看①)怎么分道理呢?我们认为,张笔下的三派如果把“定义、事实、态度…  相似文献   

15.
凯凯 《快乐青春》2011,(2):71-71
在有些汉字里,点、横、竖有特定的含义,如:鸟的点,表示眼睛;州的点,表示高出水平的陆地;蒸(zhēng)的点,表示火;压的点,表示重物;哭的点,表示流渭;刃(rèn)的点,表示刀锋。  相似文献   

16.
释“”     
释“”郑慧生甲骨卜辞中有字。《铁云藏龟》就曾揭载了它。孙治让率先对此字作出解释,他先论述了非字,然后说:甲文有云(左角微阙)于父乙。当作,即毕字。亦象,有两耳而无田。……此盖原始象形毕字其有耳者。毕星象毕,《史记·天官书》谓“毕有附耳”,是毕有耳之...  相似文献   

17.
侯晓菊 《阴山学刊》2002,15(2):54-56
古代汉语的“……之于……”式不仅可以用在主语后 ,也可以用在宾语后。“于”字介词结构是修饰、限制谓语动词的状语成分 ;“之”字并没有实际的语法意义 ,也没有起改变句子结构的作用 ,它仅仅是使“于”字介词结构在语义上的作用加强 ,也使谓语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8.
介词是汉语中一个封闭的词类,它的绝对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它在语法中起到的作用却很大,被动式等很多特殊的语法现象都无法绕开介词。而上古汉语体系中,词的兼类现象是很常见的,像“于”字这样的一个单音节词既可能是动词,又可能是介词或是是助词。因此在铭文释读的过程中对于介词的把握是正确释读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最具典型性的介词“于”字为研究对象,在《金文今译》中收录的423篇铭文材料范围内作穷尽性的研究,将金文“于”字的介词性语法功能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归纳,并对前人的研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趣味日用逻辑学──“或”一词的用法及其推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第一节是"高度浓缩"的课室实录;第二节是课后派发的《'或"的用法》,两节都是围绕着"或"来展开讨论。从轻松活泼的课室直通学术的殿堂。一、课室实录老师在黑板写个"或"字,问:你们懂得它吗?全班都投以疑惑的眼光。一学生自言自语:简单的小学生问题,却用来问大学生!师:你懂得它吗?生不置可否。师:人们都轻视它,但每天都用上它。虽然不少时候用对了,但不时仍会产生误解。我们稍作分析,以后一辈子可省却许多麻烦。设甲、乙两句,如果甲真、乙假,那么,"甲或乙"是真呢?还是假呢?生:我从没上过逻辑课或读过这类书!师:也应…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心目中,普遍将“无用”看成一个非常糟糕甚至非常可耻的事情。父母骂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老婆骂挣不来大钱的丈夫,常用的句型之一就是:“你这没用的东西!”推而广之,学者通常也最怕别人说他弄的学问是“无用”的。特别是那些弄没有“经济效益”的学问的学者,你甚至不能问他“你这成果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当心他和你急!他会怀疑你问这样的问题心怀恶意。我有不少朋友,在填表(申请课题、评职称、报奖之类)时遇到表中“经济效益:×××万元”这样的栏目时,就感到自己矮了一截,甚至好像受了某种侮辱。他们问我怎么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