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其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努力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起潜移默化作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领导者的素质大致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潜在的领导能力。领导者的素质虽然与其生理条件有关,但它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锻炼、实践而形成和提高的。对其素质要求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党和国家对各级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进一步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2.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提高民族素质、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存在着目标要求不明确,内容陈旧、贫乏,措施不力、形式单一等不足。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通过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来培育民族精神,同时要把民族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与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素质是一种群体素质,即民族整体素质。它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和道德素质。民族素质的提升将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加民族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素质,激发我国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本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又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通过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演进过程及内在规律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 ,更好地掌握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社会政治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规律 ,对正确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多年来 ,随着维吾尔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其风俗习惯也在发生着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一些风俗习惯的外在形式具有了某些新的特点、一些…  相似文献   

5.
<正> 提高人的素质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交汇点.无论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是社会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人的素质既包括个体方面的素质,也包括整体的民族的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仅意味着要全面提高个人的所有方面的素质,同时也意味着要全面地提高全体社会公民、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个人素质的提高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提高个人素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对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起促进作用.人的素质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全面地、充分地认识提高人的素质的意义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世纪之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即将进入新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将是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崛起和腾飞这一近现代历史主题的新世纪,是决定中国历史之命运的极为关键的又一百年。在这新世纪到来之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它就是民族的自我意识,是民族成员对…  相似文献   

7.
试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从全面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 高全民族素质出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理工科大学应从文、史、哲等方面入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摆脱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 神等崇高的文化精神结合起来,塑造和培育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民族综合素质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民族素质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我国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的现状。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曾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至今仍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挖掘《周易》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构筑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周易》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反映社会要求,维系民族生存,推动民族前进的内在精神。简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不再简单的局限于物质生活,也更多的关注精神生活.同时,对现代社会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类素质的提高,而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追其本源,是大众人格的日益现代化.在实施人才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健康的人格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促进其全面进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青少年而言,作为当下社会最受人关注的群体,其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生活追求方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所造成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中国儒道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的建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上 ,战争因其危害社会 ,摧残文化而为人类永世唾骂、痛恨。但战争客观上又有推动文化发展的一面 ,主要表现在推动人类制度文化发展 ;给被征服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机 ;落后民族为先进民族所同化 ;激发被征服民族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推动反战争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战争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是通过恶的形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一、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衡量各民族全面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它首先是指各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民族素质的提高,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观念、科学文化素养等;其次是指各民族人口、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的发展;第三是指各民族自身所具有的优点与特点的充分发扬。除此之外,各民族共同繁荣要求先进的民族支援、帮助后进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提高民族素质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中国实现现代化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高民族素质是自觉的爱国行动。民族素质是一个大系统,内涵极为丰富,要抓住科学文化、伦理道德、思想政治等主要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足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国非遗项目来说,民间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且深深存在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最深层次,体现了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或者地区人民精神生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在道德素养教育和价值文化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根本就是将其中工匠精神价值进行发扬,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背景,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积极创新,因此,如何推动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发展是目前文化传承的重点任务。本文主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时代中的人的科学和人文素质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素质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结构。一般说来 ,人的素质是综合性的 ,可分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科学素质体现人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把握、运用和崇尚追求等基本素养方面 ,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则表现为人对人类生活意义的理解、伦理崇尚和终极价值关怀等方面 ,其核心内容是人文精神。高技术时代 ,人们之所以大声疾呼要整合人的科学和人文素质 ,其现实状况是人的两种素质发生分裂或失衡 ,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完整发展。根据 1 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 ,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语言记载着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的历史 ,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在语言的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 ,才能揭示语言的变化发展及其社会文化的根源。谚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精华所在 ,是一定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本文探讨西方谚语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这把钥匙 ,了解西方精神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诸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何键 《兰州学刊》2000,(6):46-47,60
一、素质教育科学定位的重要性首先,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清楚人是社会历史的范畴以及人的素质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生理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现实所在;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素质、对价值追求的素质等都是社会属性的现实所在;审美素质和标志个性完善的素质又是精神属性的现实所在,而体现三种属性的素质所构成的整体素质又是人性的综合现实所在,其结构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序地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这一理论上的认识使我们明确素质教育中素质的动态性、潜在性,深刻理解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老龄价值观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心理与生理相协调、个体与社会相融合的积极老龄价值观。加快构建现代老龄价值观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有效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家园蕴含着民族最深层次的道德准则、价值追求,是民族对于世界及自我的认知。民族精神家园是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历艰克难的力量源泉、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印记。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一部分。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虽然物质财富迅猛增长,但精神上却比较匮乏。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道德和信仰缺失严重。新形势下,铸造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积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使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历史重任。高校教师只有从教育观念、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等几方面不断加强修养、全面提升 ,才能满足 2 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