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张会恩 《老年人》2003,(7):48-49
诗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诗味隽永,历久而弥新,其本身就作出了回答:这就是诗。但从理论上来概括诗的本质特征,却因探讨的角度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形成了古往今来的种种诗学观点。诗就是诗,诗就是美,这是属于审美诗学派的观点,得到了诗学界大多数人的认同———诗,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一种审美感受所作出的一种审美表达。请看艾青的诗《相互被发现》:“不知道有多少亿年/被深深地埋在地里/存在等于不存在/连希望都被窒息/一个姑娘深翻土地/忽然看见它跳出来/姑娘的眼睛和钻石/同时闪出了光辉/像扭开一个开关/在一刹那的时间里/两种光互相…  相似文献   

2.
郑孝胥是我国清末民初的政治家、书法家,同样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诗人。由于郑孝胥晚年失节,做了伪满洲国的总理,他的行为为人不齿,20世纪之前对于郑氏的研究历历可数,对于他诗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近20年来,对他的研究、尤其是在诗学方面的研究才初见成果。学界对郑孝胥研究所关注的领域主要在书法、郑孝胥日记、海藏楼诗等方面。这里我们将对郑孝胥的研究现状进行爬梳。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艺术模仿论,并著书《诗学》来阐述"诗"的艺术。绘画作为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诗"有相同之处,它们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给人以美感,同时也因其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将诗学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分析它们的异同,发现二者的共性,以便于相互借鉴,形成对艺术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主要强调了儒家诗学的政治功利主义思想,推崇"美刺"和"风雅比兴",提出"讽喻诗"的诗歌概念,同时也涉及到道家主张的审美性诗学思想。本文将从儒道互补的诗学思想浅析白居易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5.
一字千金     
张坤 《当代老年》2007,(11):43-43
传说,唐朝文学家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相似文献   

6.
和陶诗,是指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于扬州、惠州、儋州等地时,以相同的韵律追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和陶诗"代表苏轼晚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的转变,苏轼的诗学思想也是在乌台诗案之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相比于早期的豪放旷达,在政治上受挫以后的苏轼思想变得不再激烈而是平和,和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这种平淡的风格正是苏轼晚年诗歌所体现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萨苏 《金色年华》2009,(10):36-36
抗战刚刚结束,新一军在沈阳的时候,一天,孙立人的老部下潘德辉(军统出身,本来负责监视孙立人,后来却在台湾和他一起坐牢)急匆匆跑来找将军,不等将军开口,潘德辉道:“你别问,跟我走。”  相似文献   

8.
伴随城邦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哲学家和悲剧诗人,他们之间激起了关于"诗哲"争锋的火花。悲剧中所包含的部分内涵与情节,在某种程度上有违于柏拉图所提倡的道德与理性约束的哲学观点,反而更加崇尚脱离理性主导的激情与欲望,并将其置于诗学中的重要位置,这是柏拉图坚定驳斥诗学合理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毛诗大序》是先秦以来诗教传统的延续,奠定了中国诗歌的"诗言志"传统,高度概括了诗歌创作内容、方法、意义与社会功能,对后世的诗学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是承接文学史新旧两个时代的中流砥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和精神财富。龚自珍的诗歌喻指一个时代,是封建王朝没落时期社会和人生的真实写照,引人注目。龚自珍在丰富的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特的诗学理论。龚氏诗学的中心是对传统诗教观的反叛,唯情独尊。然而,龚自珍的特殊历史地位又决定着他不能对其完全摒弃。  相似文献   

11.
黄宗羲的诗学思想散见于平生所作的诗序、传记、碑表、墓志铭中,学术界对他的社会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也有选取黄宗羲的文学思想进行探讨的,而对其诗歌进行系统而又全面论述的所占比例很小,对他诗歌艺术的评论则更少,这就无法全面准确体现他在清初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鉴于此,本文试图对黄宗羲的诗学主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批评绝非是寻找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冒险与挑战.然而,当下的文艺批评却忽略了批评的现实性与批判性.萨义德以他独特的批评理念开创了“世俗批评”,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下批评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徐琰 《职业时空》2008,4(9):136-136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优秀的一位诗人。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立特行的风格登上历史舞台,在他短暂的18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长诗十四首,诗一千三百余首,此外还有许多诗剧、电影剧本、论文、演讲稿等等。他所创作的诗作犹如一簇绚丽的花朵在诗林中绽放,给人以眩目的审美感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评论文章很多,然而学术界对诗人早期诗歌语言和形式创新性的研究还明显缺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诗人作品研究的不同切八点来探寻诗人早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分析论证用形式主义诗学观来解读诗人早期诗歌创作特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从先秦《尚书·尧典》、《论语》到汉代《诗大序》、《诗谱序》。它们对于诗的起源、本质、社会作用等方面都进行深入探讨。不同时代对于"诗"的发展变化,既有创新,也有深化与补充。先秦两汉时期的批评家对于诗经的解读既有相同观点与前后继承的部分,同时也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无论是诗乐关系、还是诗歌本质、还是社会功能的探讨,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的诗论观。尤其是儒家的正统文学观念,对后世批评产生巨大影响。秦汉视野下的文学规律认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方法论的总结,不仅是当时的诗论的极大补充,同时也为后世者提出很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比较诗学最终追寻的目标是一般诗学。“一般诗学”并不意味着将要取代、消灭各文明文化的传统诗学。实际上,“超越”了各文明文化的“一般诗学”,只是新生的共同诗学,产生于各文明文化诗学的整合之中。走向一般诗学是比较诗学的理想,也是比较文学发展的逻辑结果。这是全球化潮流的要求。也是比较文学学科内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声情并茂于今人,只是在描述阅读效果时用到的一个词语.而于古人,却是创作时必然追求的一种境界. 声情并茂,顾名思义,是指声音和情感的配合达到一定的境界,从而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诗歌一开始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乐、舞的紧密融合,成为上古歌谣的时代特点,关于这一点在史籍中有大量记载,如《尚书》中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意志的,歌则是用来咏唱那些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辞,五声旋律紧紧地依附着歌唱,而律吕则是用来调偕五声.《诗经》时代的诗与舞虽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但诗乐仍旧融合为一,诗为乐之词,乐为诗之声.《墨子·公孟篇》中就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诗经》是可以唱的.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合乐的.  相似文献   

17.
周平  王静 《现代交际》2011,(3):105-106
在以源语为导向的传统翻译评论中,林纾的翻译因其"不忠"而常常成为批评的目标。本文将从操控论的角度,将林纾的作品纳入历史的文化的宏观视野中去进行考察,指出其特殊翻译现象是意识形态、诗学因素操控下而产生的文化变译现象,力图证明变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的文化都是诗意的.诗歌是以最精练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人的情感和社会化生活的文学样式.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的说法,毛长苌在<诗大序>中写道"诗,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孔子也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经怨".在诗歌中,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需求、动机、兴趣、理想等心理因素通过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诗歌自古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19.
刘丹 《现代交际》2014,(11):53-54
T·S艾略特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既是新批评派的奠基人,又被西方评论界视为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大师。T·S艾略特的现代辩证诗学理论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展现他的诗学特色,为东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从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入手,对"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意象的手法"等诗学理论和他的新批评理论展开系统分析,进一步阐明了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在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文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突如其来性,它从一开始就以崭新的、完美的、成熟的形式出现,特别是阿拉伯诗歌,其完美的韵律形式、表情达意的手法,决非后世同类文学形式所能企及.这一时期的阿拉伯诗歌从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目前除一些铭文和商业情况的记载以外,整个阿拉伯半岛还未能找到更确凿的文字资料.因此,公元6、7世纪大批诗人的突然出现,给人的感觉是犹如一夜春风后,千树万树梨花开.伊斯兰前的阿拉伯吟唱诗自从古希腊时代起,西方就有多种诗歌形式,评论家们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叙事诗、教谕诗、吟唱诗、戏剧诗.叙事诗是一种绵延数千行的长诗,它实际上是一种诗化了的故事.古往今来,各民族都有类似的叙事诗,古罗马有荷马的《伊里亚特》,古波斯有费尔道西的《列王记》,法国有《罗兰之歌》.教谕诗主要用于思想教育,传播知识,如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