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劳动生产力与价值、生产资料与价值创造等理论问题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和简化,主要原因是对马克思的分析方法缺乏理解,在注重其阶级性时损害了其科学性。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重新解读马克思经济学文本,超越各种误解。沿着马克思的思路,在实践中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坚持劳动价值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得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及对它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价值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价值目标,发展生产力只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手段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主张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时主张根据现实生活的发展实事求是地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此,本文论述了以下问题: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遇到的挑战;二是坚持原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否定资产收益权所带来的矛盾;驳斥了所谓“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指出必须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三是提出商业劳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将价值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但它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种种矛盾之处。具体包括: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严格对立的内在逻辑与现实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生产劳动被严格界定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劳动包含范围广义化的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将人与物的效用关系置于次要地位的倾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的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暗含的对单一按劳分配体制正义性、合理性论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当年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就是与时俱进的.以智力劳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不仅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反而为劳动价值论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问题在于如何从市场化、知识化、全球化的大趋势出发进行理论创新,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和剥削做出科学界定,使劳动价值论不仅成为揭露资本主义的武器,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利器.如果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劳动价值论将被现代经济学淘汰,走进经济学说史.  相似文献   

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劳动、生产劳动是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生产劳动发生了新的变化,搞清这一新的变化,不仅涉及到坚持和发展科学劳动价值论,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加社会国民财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劳动的性质,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以及对价值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劳动价值论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科学。指出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应澄清两种误解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即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中排除了科技工作者的劳动 ;第二、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混同。阐明科技工作同样属于生产商品和价值的生产劳动 ;论证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既有统一又有区别。特别指出要结合新的现实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主要从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释: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重视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加强科技的创新能力,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重视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是马克思致力于建设的美好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存状态,也是马克思有关人类解放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揭示了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它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并且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化的基础之上;在当代价值重塑的今天,无论是从精神角度,还是从物质方面来讲,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当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开化以及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恰恰又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有些看法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要正确理解以下范畴: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价值与价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相统一的思想,用充满现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先进生产力代替物质生产力、表征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理清了社会主义与人的关系,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从新的历史视角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三个代表"的对象互为因果的关系充实了唯物史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重点研究马克思《资本论》有关劳动创造价值的论述,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实质,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劳动不仅是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和昂扬人的自身价值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劳动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是通过物(劳动产品)来体现人的价值的理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劳动价值论是在历史中发展的理论,其发展轨迹表明,在已经或正在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发展。发展是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继续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深化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要在弄清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使用价值财富与价值财富、劳动物化过程与物化劳动、高科技劳动与劳动生产力等四个关系的基础上来认识。先进的高新科技本身并不会 ,也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能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人的活劳动 ;只有能使新产品价值量大幅度降低的科学技术 ,才是真正的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命题,而社会分配关系本质是社会生产资料私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正确地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涵义及主要贡献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我们当前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科学劳动的理论可以回答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价值创造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突破和发展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揭示劳动的智能本质和劳动时空特性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可将劳动价值论区分为宏观劳动价值论和微观劳动价值论。这一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宏观上正确的劳动价值论回到微观的物质生产企业时,就必须承认物化脑力劳动也创造价值,这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突破和发展。进而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物化脑力劳动创造价值进行了论证。还从劳动模型的数量分析中得出了创新性劳动才是劳动创造价值真正源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价值决定的基本命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有关概念和前提的基础上 ,从数理分析的角度讨论了马克思价值决定的基本原理 ,论证了部门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力无关、单个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单个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等基本命题。在此基础上 ,得出了多种要素共同参与决定单个商品价值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0.
劳动创造价值 ,科技作为一种生产力 ,是马克思主义历来所坚持的观点。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作为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明显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