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中对妇女施暴侵害了妇女的人身权利,威胁了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复杂的矛盾出现,婚姻家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家庭暴力已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爆发口之一,或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聚焦了本省一个个具体的“家庭暴力”案件时,心情十分沉重,似乎看到的是“家庭暴力”亲人之间的相互残忍杀戳的场面,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村社会法治化的主导力量,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村法治化进程重要的精神因素。在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深受传统的法律文化的影响和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现状的冲击,城乡分割的二元治理体制形成了现实的枷锁,使农民的法律意识产生了认同观念上的错位。为此,本文通过对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如何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两方面进行阐述。培养农民法治观念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建立法治社会的核心,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是完善公民生活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公民和政府产生了深远影响。公民社会依托一定的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的发挥离不开公民,公民在组织中提高了自己也客观上弥补了政府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法律意识是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重要表现。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普法工作的持续开展,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在地区和民族之间却有所差异。调查显示,相对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公民的法律意识较高,汉族的法律意识相对少数民族的较高。分析上述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对策是值得广大法律工作者深思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提高的同时,也存在些许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并探索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产生于近代西方,是近代西方消解全责组织社会,发展功能组织社会的产物,意指与近代国家有着对立又依存关系的、由自由、平等的、理性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它在西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即1800年前后的bürger;第二个阶段是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形成的资产阶级,包括财富市民和文化市民;第三个阶段就是从作为蓝图到正在进行中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育对公民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公民社会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高素质、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投身到公民社会建设中,本文从我国公民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发展出发,结合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对大学教育在公民社会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快,全民守法、学法已经成为当下法治社会的主要内容。但就现阶段来说,高中生法律意识的不健全,以成为目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主要就法律意识进行介绍,并就如何提高我们高中生法律意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事件的频发,让我们不禁开始深入反思,究竟是何种原因,让本该处于干净美好的校园世界中的青少年们,变成了犯下不可容忍罪行的不良少年少女。另外,作为较弱势群体,青少年受其它不良群体的侵扰事件更是频发,法律意识的提升不仅能减少青少年犯罪,更是对针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给出一记重拳。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学子,我认为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淡薄,才是这一桩桩悲剧发生的最根本原因。为此,本文将就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曹晓丽 《现代妇女》2014,(9):173-173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并树立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将他们塑造成合格的公民是高效思政课教学和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在社会救助体系构建中的参与度分析,总结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公民社会视角下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萌芽促使公民自主意识的觉醒,同时也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变化,实践中要从多个方面调整。文中针对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公民社会的含义及其价值理念,随后,又提出了警务模式转变、推进警务社会化、坚持警务法治化和落实警务公开四个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的矛盾较多,在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矛盾的影响下,阻碍了社区的建设进程,不利于公民社会的构建。本文介绍了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以及公民社会的内涵,探究分析了革新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与构建公民社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理论是当今政治学、社会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之一。公民社会将在今后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由公民社会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公民社会在社会救助体系构建中的角色分析,以期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因为志愿者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现,有人说。今年是中国的“志愿者元年”;有人说,这是志愿者首次集中亮相;还有人说。这是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起到关键作用。要增强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根据法制建设规律和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特点,从法律心理、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切合实际地进行启迪、引导和教育。使青年学生树立法律公孕正义的理念,使他们在掌握法律、坚定法治观念的基础上勇于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指数(Civil Society Index,CSI)是由国际公民社会组织CIVICUS设计的,它是一项旨在砰估世界各国公民社会状况的参与性行动研究。公民社会指数的概念于2000年~2002年在14个国家首次测评;2003年以来,这一项目在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内的50多个国家/地区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观念认为。做志愿服务只是单方面的奉献,其实,任何形式的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本人来说都是有收获的,比如:增强社会适应力,提升专业技能,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等。志愿服务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事业,真正是“成全了别人,陶冶了自己”。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社会初具雏形,同时新媒体以强势的姿态进入人们生活中。一方面,公众借助新媒体进行个人表达、参与公共生活,提升了自身的政治功效感和社区认同感,从而促进了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提高使公众参与网络表达的积极性提高,对新媒体的需求也随之增强。文章试图探究新媒体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潘程 《现代交际》2014,(7):91-92
本文基于对互联网和高校的调查问卷,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网民浏览新闻的习惯,对公民新闻的认知、态度以及相关行为趋势,研究表明大多数网民上网浏览最近头条新闻,其对公民新闻的定义认知尚不明确。另一方面,网民对参与式新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支持公民新闻事业。公民新闻的社会认同程度有发展的空间,公民新闻的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