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税权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权(力)利,是税收权力和税收权利的综合或统一体。在以国家为主导而形成的税收法律关系中,其内容即是因税收征纳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征税权是国家税收权力的核心内容,为保护其实现,法律允许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向第三人的扩张。  相似文献   

2.
征税权是国家政权和公共支出的经济基础,一国政府只有通过征税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才能保障政府各项职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宏观税负的不断上升,从法理上讲应是国家征税权无限性的一种体现,是税收对一国政权物质基础的保证。剔除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因素后发现,中国税收并未严重超经济增长,同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中国相应年度的宏观税负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值、略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家征税限度有限,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不能持续提高,政府应不断通过增加民生性支出,使名义宏观税负增加的同时,降低纳税人的实际税负。  相似文献   

3.
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税收立宪的法哲学基础和社会条件在于自然法思想和多元权力的相互抗衡,其法律价值旨在制约政府的征税权和控制立法权.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市民社会力量的薄弱等诸多原因导致的税收宪法缺失产生了"税收行政立法膨胀"等弊端.当务之急是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根据国情在宪法中写入税收条款,并建立税收宪法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以实现税收宪政.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政府作为征税主体的区别在于国家是征税权力的惟一主体,政府只能行使有限的、代表国家对人民征税的税收行政权力,而没有对人民财产的最终分配权和自由使用权。为维护税收法治和人民主权,应当防止征税权力向政府转移。现代国家征税权力已不具有国家主权的特性,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因而不得凌驾于人民权利之上。  相似文献   

5.
征税权是将私有财产变为国家财产的一种公权力。无论对公民还是对国家来说,征税权均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权力,因而必须从宪法的高度来约束。我国的宪政转型及法治建设有赖于征税权的立宪。  相似文献   

6.
实践中,税务机关在要求协助义务人提供税收协助上裁量权过大,权力约束机制的不足容易导致其滥用权力,此一来不仅会侵害税收协助义务人基本权利,降低税收遵从度,还会从整体上降低征管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对税收协助义务设定限度,对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加以限制。设置税收协助义务限度事实上是在税务机关征税权与税收协助义务人基本权利间进行博弈,并找到二者的黄金结合点。各税收协助义务人与税务案件的关系亲疏不同,所掌握资料的多寡有异,其税收协助义务应作不同限制;在税务检查的不同程序中,由于各税收协助义务人所扮演的具体角色不同,案件所涉法益有异,所以协助义务限度的制定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充分考虑各程序的特点,分别作出具体限定,给予税收协助义务人不同程度的拒绝权。  相似文献   

7.
分析税收对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探讨政府税收影响之下的宏观经济增长.引入以税收为主要来源的各类政府支出,从而可以修正征税带来的扭曲.应用简单的模型分析在政府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共同作用下的经济增长.提出一国税收政策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税收规则的制定与修改、税收利益的分配与让渡正日益成为国家间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主权视野下的税收主权理念也早已延伸至国际税收领域。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皆以税收规则为准绳的新时代,税收管辖权和税收竞争权成为了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权能。制税权脱胎于税收主权,以税收管辖权和税收竞争权为主要内核,是征税权在国际领域的延伸。我国应以税收管辖权和税收竞争权为依托,参与国际税收治理并跟进国内税制改革,以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宪政角度对霍布斯,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作出分析,提出政府目的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权力运用的目与手段的有限性,自然权理论与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权力的有限、有限的政府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等观点。  相似文献   

10.
论征税权宪法控制的内涵及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税权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权力,包括征税立法权和征税行政权.国家征税的过程,是将人民的私有财产转归国家所有的过程,其实质是对私有财产权的"侵犯".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征税权是最需要宪法控制的公权力.征税权宪法控制,是指宪法提供征税权控制的基本原则、确立征税权控制的基本方式、明确征税权控制的根本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征税权宪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税法是指调整或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 ,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征税权力 ,向其跨国所得征税基础上所产生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基于各国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征税而引起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没有各主权国家独立行使税收管辖权 ,就不存在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 ,国际税法也将不复存在。国际税法是一个法律规范总称 ,它包括各个国家在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征税时所确立的法律规范 ,及各国的涉外税收法规和国家间协调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征税的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或条约。各国的…  相似文献   

12.
一、 问题的提出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的无偿征收,是社会财富的单方面转移。因此税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任何国家征税都要以立法的形式予以保证。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的规定,要受到应有的经济、行政制裁,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大量事实表明,只有法律的约束并不能保证国家征税任务的顺利完成,征税的过程往往是与偷税、漏税、抗税、欠税等相并存的。《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指出:“最近一个时期,不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对建立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现行营业利润征税权分配原则的适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对数字经济环境下营业利润的贡献要素分析,对跨境数字化交易利润的征税权分配,不宜适用现行的常设机构原则,而应改行税收分享原则,由销售市场地国按税收协定规定的限制税率源泉扣缴预提所得税,以有效扼制数字经济诱发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国际避税现象的泛滥,进而实现跨境数字化交易利润国际税收权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我国税收立法对纳税人的权利重视不够,税收立法过分强调国家本位主义,漠视纳税人的权利.本文拟通过对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研究,强调在维护国家征税权的同时,也应关注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从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性质入手,对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关于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立法特点进行了总结,对我国税收退还请求权立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理论界及实务界大都只注重诚信纳税的研究与宣传,对诚信征税问题关注不够的现状,从我国征税诚信严重缺失的现状、税收征管制度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及现代信用政府的构建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诚信征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博弈论原理分析了政府征税的依据、税收筹划活动的实质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最优策略"和"税收筹划活动利国利民"等一系列结论,从而诠释了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基础,并为政府和纳税人提出了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涉外税收是我国政府开征的涉及外国人和来源于国外征税对象的税收,它是我国税收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贯彻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与对外开放战略相适应的涉外税制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现行涉外税收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健全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应当着重解决"涉外税收确立原则"、"内外两制"、"涉外税收优惠"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税收法定自其产生伊始便被赋予控权意涵,其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由立足于共同利益的“为民征税”向建基于社会契约论的“由民征税”之理念跃迁,但核心价值均是给征税行为提供正当性基础。当税收和税法承载的治理功能日益凸显,过于机械的税收法定显露出其不合时宜之处,其既不能满足税收调控对时效性、专业性的要求,也可能因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而无法真正收到控制行政权力的实效。因应现代社会的治理需求,不妨适当限缩税收法定的覆盖范围,置重心于以组织财政收入为目的的税收规范和税种;而对于主要承载管制诱导功能的税收规范和税种,则相对放宽法定要求。相应的,经由构建以支出为重心的替代性机制,使财政控权的目标依旧得以达致。  相似文献   

19.
北洋时期无锡的绅权得以扩张,地方精英们借助自治组织与商会等公法团体掌管了地方管理大权,成为社会权力群体.当时中国基层社会的管治模式巳由传统的政府为主、绅士为辅,变为绅商为主、政府为辅.绅权的扩张给了地方精英们更大的施政平台,但也给全国政权的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北洋时期始终未能解决政权、绅权与民权的平衡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双边预约定价安排是两国税务主管当局基于税权谦抑而进行的税收征管合作,旨在解决跨国公司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避税问题,有效避免双重征税.双边安排这种税收征管合作属于政府间特殊税收协定,是专门针对某一跨国公司关联交易中存在的转让定价避税问题,其以一般性国际税收协定为基础,属于为第三人利益而缔结的税收征管合作协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