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扬传统道德而贬抑道德传统认知误区的消除亟待道德传统研究的推进。道德传统亦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它是以道德生态为存在境遇,由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念等构成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多元综合性、开放变迁性、生态合理性的变体链。以理性存在者所处当下为界点,分别前溯后展,可把流变中的同一个道德传统分成两段,即"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和"建构的道德传统"。"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具有既定、先在性,是活着的历史的产物;而"建构的道德传统"是"被建构的道德传统"的自然延续,具有开放性;二者经由道德承续实现彼此沟通。 相似文献
2.
李庆明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26-32
全球化时代儿童的道德境遇处于空前的危急之中,我们应在理解道德本性的基础上,将儿章道德文化建设必须达成的伦理道德目标依次第分为公德伦理、美德伦理和圣德伦理三个领域。这些伦理价值,儿童虽都小是现成地加以接受的,但其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迹可寻的。由于儿章天生的脆弱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决定了他们的道德是需要并且是可以教育的。教育的使命就是根据儿童的生命本性为儿童营造优化的文化情境这种文化情境熔铸了人类道德文化的神圣律令,富于深刻的人性精神和人文意蕴,儿童通过活动与之相互作用并达到心灵契合.从而全面确证道德学习和成长是儿童个体的道德潜能实现的过程,是伸展儿童自我道德生命力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太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中国传统道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基本特征:与政治紧密结合,关注和回答时代课题;以群体为本位,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突出主体地位,强调主体内在的道德自觉性。认真研究与探讨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有助于认识其当代价值,从而更好地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重视公德和私德的统一、重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重视群体主义和个人事业的统一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当前社会治理德治是基础 ,法治是根本 ,要做到德治和法治的结合。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 ,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 ,重建当代社会道德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成立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4)
"经济人"是一种关于人的普遍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的人性假设.它在经济活动具有道德属性,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而同时它也有一定道德限度,制度伦理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道德的"经济人"的最终实现还必须经过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环境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智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4)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利用厚生 ,质朴勤俭”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爱物惜物 ,取以时度”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规范 ;“真善美统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教育和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钱广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2):24-26,43
本文阐明了古代中国用礼、规、训、经之类的制度形式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使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生活处在一种制度调控之中。制度化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最突出特点,也是传统道德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它对当前现实的道德建设有着切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红增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48-51
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伦观、个体内外和谐的修养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礼圣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39-43,57
德性伦理和规则伦理是西方道德传统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和实践模式。二者的分歧成为西方伦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德性与规则、古代伦理与现代道德以及正当与善的不同理解上。如何整合对这三组范畴的不同理解已经成为当代伦理学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9
伦理学界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争论也使得道德教育界对于应该如何进行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途径出现了各执一端的局面。从康德道德理论的重新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将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进行统一的努力方向,而这种理路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即:道德人格的培养应该可以是外在规范与内在德性并重的过程,规范主义中包含着德性精神,而德性也可以是包含规范的德性。这种机制对于更加全面与综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与效用。 相似文献
11.
夏伟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5
围绕“以德治国”思想的研讨 ,除了考察古今中外“德”的历史内涵之外 ,更重要的是考察中国现当代历史时期中形成的革命传统道德及其规范体系。本文从九个方面对中国革命传统道德规范的基本框架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2.
对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文联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3):56-58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而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这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3,4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商业伦理建设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商业伦理是在道德意义上指导企业经营者进行适当决策和行为的原则,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和行为不仅要符合个人和组织的利益,而且也要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只有建立规范的商业伦理,进行符合伦理要求的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周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5):632-636
法治的道德基础包含制度伦理和个人道德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制度层面上,法治的人道主义内涵体现了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维护。对个人来说,自觉守法对法治的维系至关重要。制度的正义性配置有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和法律信仰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倪愫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15-18
制度伦理有着与个人伦理、伦理制度研究不尽相同的领域。制度伦理是对制度主体的伦理要求 ,是对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合伦理性思考 ,也是对制度安排、发展与创新的道德评价和伦理评判 相似文献
16.
宋永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4):50-55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不仅有着与这个民族相适应的独特的内容,而且也有着这个民族特有的思考方式和理论特征第一,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与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融为一体;第二,理论的立论基础是封建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第三,理论的主要倾向表现出强烈的中庸色彩;第四,理论的核心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观;第五,不求理论上的建树,但求实践上的功效.研究、批判、继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不能不注意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17.
行政制度伦理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制度伦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职能。行政制度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加强行政制度伦理建设,必须确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加强行政人员的道德教育,完善行政监督体系,确保行政制度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8.
张博颖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37-40
中国革命道德在时间上产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其间经历了政治制度革命和经济制度革命的过程。中国革命道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政治和经济制度革命成功后上升为国家伦理。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伦理也将与时俱进,但中国革命道德仍是当代国家伦理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迟成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1-7
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儒家伦理包括传统文化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定的存在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地位具有根源性、民族性、母体性、前提性和不可回避性等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着其他文化体系无法代替、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及大同思想等儒家伦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