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十三世纪前傣族社会的发展傣族社会历史有确切史料可据者,只能上溯至唐代。当时,在开南(今云南景东及其以南地区)、永昌(今云南保山及其西南地带)及红河流域,分布着一些被称为“黑齿”、“金齿”、“银齿”、“绣脚”、“雕题”、“茫蛮”、“生僚”等的部落。这些主要就是傣族的先民。据《蛮书》及其他有关的记载,当时他们都从事农业生产,已知役使畜力,能纺织及制作金属装饰品,并有纹身饰齿等共同的民族习俗。不过这时阶级分化尚不明显,还没有形成较大的部落政权。十一世纪前后,这些部落已经冲破了血缘  相似文献   

2.
永昌惨案 杜大元帅是近代以回族为主体的云南各族人民联合反清起义的杰出领袖。 大元帅姓杜,名文秀,字云焕,号百香。回族。清云南省永昌府保山县金鸡村人。生于道光三年(1823年)十一月初八日,幼聪颖负大志,应童子试,名列前茅。16岁补廪生,中秀才。 清朝政府自嘉庆、道光以来吏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又对回回民族实行空前的高压政策,民族矛盾日益严重。这时云南地方回汉民族经常以日常琐事发生冲突。永昌地处西南边陲,这种冲突尤为突出。地方官吏或敷衍塞责,不能认真办理,或挟私徇情,任意抑扬。于是是非混淆,舆论失实。回族人民衔冤难告,嫌怨日深,从而酿成了大规模的回汉械斗和屠回巨案。  相似文献   

3.
据我国史书记载 ,公元 1— 2世纪时 ,曾有一个叫做“掸国”的国家先后几次遣使向东汉王朝朝贡。由于首先提到“掸国”贡使的史籍中记载他们是从“永昌徼外”来的 ,而今天云南西部境外又恰好是缅甸掸族的聚居区掸邦 ,故许多学者都认为 ,这个“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缅甸的东北部地区 ,“掸国”是由掸族的先民建立的一个古国。因此 ,在谈及缅甸古代历史、缅甸民族史和早期中缅关系时 ,人们总会提到这个“掸国”。又由于缅甸的掸族与我国的傣族本为同源民族 ,他们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经济等方面至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属于“跨境民族…  相似文献   

4.
傣乡昆虫宴     
第二轮第二届滇西笔会在滇西重镇保山召开时,东道主保山地区文联为与会者安排了一次傣乡茫宽采风活动。那是怒江以西的富饶美丽的傣家村庄,我不仅在此享受到了当年“美丽富饶怒江坝”歌中的美景,还享受到一次独特的昆虫宴。今生难以忘怀那宴席的奇异芳香。食馆不大,就...  相似文献   

5.
云南保山,一块广袤的热土。历史上,为保卫这片神圣的土地,保山人曾作出巨大的牺牲,产生了无数的英雄阻击者。在和平年代,有没有“英雄阻击者”? 桑文龙,保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34岁。人说他是条彝家硬汉。他办公室的墙上贴着3张数据分析表、统计表,反映了保山市节育情况、人口自然变动、计划生育任务指标完成情况。3张表列出924个数据,最大数为739556,是保山市去年的总人口数。最小的数是—813人,即少生人口数。就这个成绩,完全在先进单位之列。桑文龙指着表对我说:“少生813人,相当于少增加一个行政村。”他说这  相似文献   

6.
多姿多彩的怒江大峡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怒江大峡谷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东连迪庆、丽江、大理3个地区(自治州),南接保山地区,西与缅甸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5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20多公里,面积为14703平方公里。怒江大峡谷被誉为除美国克罗拉多大峡谷、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峡谷,号称“东方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000米,谷底至山峰垂直最高差达3000余米,两岸丘部仅宽一、二十米,呈陡峭的“V型”,从而引出“拔棵萝卜一脱手,人就会掉到江里!”的说法,以及“壁耕”,“千脚落地房”的景观和令人魂飞魄散的“溜索”………  相似文献   

7.
华锐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段南北麓的大通河、庄浪河流域,西与张掖相连,南达湟水河与觉仓(乐都、民和南山),东与永登毗邻,北靠古浪、武威、永昌等县(市),历史上是一个藏族的重要聚居区,其中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华锐藏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华锐藏区就是一个多民族活动交往的地区,历史上很多民族先后在此交错集居,共同组成了民族大家庭.所以,华锐是中华西部文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文化方面亦表现出鲜明的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云南西部滇缅公路沿线的保山、板桥、芒市、畹町,是四个重要商业集镇.它们在发展和繁荣云南民族地区经济中,起了很大作用.这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集镇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决定它是城乡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名目繁多的农副产品,必须通过集镇收购、整理、加工、集运,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保山坝子有八个坝区公社和十五个山区公社,都有公路通向保山镇和板桥镇,并且和11个较大集市贸易市场和33个初级贸易市场紧密相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保山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目前,全区各类学校共有民族教师1036人,占全区教师总数的6.1%,在校民族生2708人,占全区在校生总数的8.3%。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在93%以上,普及率、及格率均达省颁标准。寄宿制、半寄宿制民族小学、初中班也办得很有起色,培养出了一批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毕业生。保山地区师范学校、民族干  相似文献   

10.
女子上刀杆     
女子上刀杆密英文上刀杆”是傈僳族、彝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是傈僳族、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的象征。关于它的来历,各地说法不一,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族说它是因为纪念明朝兵部尚书王骥带领傈僳族边民用长刀痛击来犯之敌而举行的;而怒江州沪水一带的傈僳族、彝族则认...  相似文献   

11.
我们佤族分布在中国与邻邦缅甸交界线一带,是一个跨境的民族,境内共有人口35万多.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少量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们通常把佤族比较集中的西盟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及邻近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称为阿佤山.佤族人民在秦汉时期不是生活在这一带地区,而是生活在云南中部一带.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明珠"的滇池曾是佤族最早活动的历史舞台之一.今天的阿佤山区是佤族人民经过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5,489,630人。壮族分在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区,为天下少有的奇景。壮族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百越”民族,族称来源于部分壮族的自称,这些自称如“布壮”、“布土”、“布侬”等。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1300多年前,壮族曾出现“土俗字”。著名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老先民的伟大创造。在广西北流出土的云雷纹大铜鼓,号称“鼓中之王”。壮族有著名的创世长诗《布洛陀》、英雄史诗《莫──大王》等。壮族的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共1000种以上。古代壮族先民曾把凿齿当成是成丁礼(成人礼),还曾有文身的习俗。至今壮民崇尚蓝黑色,并将之用于服装的镶边和居室栏杆上,实际上是文身的延续存在。今天的壮族,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提高,教育与文化也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近本地圈内人士传:主编为所谓古罗马人战俘在永昌观点的支持者云。本刊特转摘下文。“2000多年前,一支失败了的古罗马军团进入中国,随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们去了哪儿……”。一段时间以来,认为甘肃永昌境内的驷轩遗址是古罗马战俘安置地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这些报道以当地农民形似欧洲人作为该论点的依据,但史学专家对此提出质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共乐先生说:“大量的中外史料表明,西汉细轩城与罗马战俘无关,中国境内哪有罗马城!”他指出,西汉源轩城的设置的时间较早,即使有所谓的罗马战俘,按当时罗马人的…  相似文献   

14.
据初步研究,大約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有一种称为哀牢夷(或称濮)的人居住在現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临滄專区的广大地区。到后來,哀牢夷逐漸地形成为三个民族,就是布朗、佧佤和本文所要介紹的崩龙族。崩龙族現在有七千多人,居住很分散。他們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保山、盈江、騰冲、畹町,临滄專区的鎮康、耿馬,以及思茅專区的瀾滄等县,同汉族、傣族、景頗族、佧佤族、拉祜族等杂居在一起。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崩龙族,他們对自己的称呼和所操的語言往往有些不同。不同的自称达十六种之多,“崩龙”是其中一种比較普遍的称呼。在語言上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方言,就是“布雷語”“繞进語”“汝灵語”。大部分崩龙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語、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由模糊走向清晰 翻开中国地图,在大片褐黄色的西部腹地,有一片用蓝色表示的水域,它便是青海湖,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约2000 多万年以前,青藏高原地区是一片真正的汪洋,后来地壳运动,海底隆起成为陆地。而青海湖地区因断层陷落,形成一个巨大的外泻湖,湖水从东面出口泄入黄河。到了距今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造山运动中,湖东的日月山异峰突起,封闭了泄水口,于是便有了这个著名的内陆湖。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  相似文献   

16.
<正>“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著名的“悬崖村”(昭觉县原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脱贫奔小康的历程,就是我国民族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有一种普遍的观点的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搞经济建设,有一个共同的优势条件,即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只要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少数民族地区就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诚然,就全国范围而言,少数民族地区是比汉族地区“地大”物博”,但就少数民族内部而言,并不都具此优势,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一样,面临着一个“资源紧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五月底,淅淅沥沥的小雨冲刷着鄂西南的恩施城。蜿蜒如带的清江河敞开她的胸怀,迎接着八方宾客。 这是恩施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由国家民委经济司与湖北省民委、计委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联合举办的“西部大开发与恩施大发展”研讨会,在恩施州府──恩施市隆重召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嘉宾有来自中央部委、湖北省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新闻界人士。 恩施州是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民族地区,也是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和走向西部的桥头堡。恩施自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世界硒都”、“烟草王国”、“华中药库”、“鄂西林…  相似文献   

19.
六库谣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人要在怒江峡谷相地建屋,见半山腰潭水边有马鹿饮水的脚印,有猎人猎鹿的扣子,便为此地取名为鹿扣。后来有个师爷嫌此名不雅,数了数周围的高峰恰巧为六个,便把“六山环抱的宝库”缩写成“六库”。翻开《清史稿》列传三百一,就能见到六库的条目。六库,座落在云南泸水县境内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边。它东靠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保山行署,北接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等全州各县,西通我国与缅甸接壤的片马要地。  相似文献   

20.
小辞典     
西双版納 西双版納是云南省南部边境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1953年1月23日,在这地区建立了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区,1955年6月改为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納”是傣族話。“西双”的意思是十二,“版納”的意思是区域,“西双版納”就是十二个行政單位的意思,这是傣族对这个地区沿用已久的一个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