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一个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特殊群体--农民工.虽然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一阶层的很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致使他们成为弱势群体、"边缘人".现阶段农民工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形成了巨大的"民工潮",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产生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农民工后代的出路、生存的问题,而且还是影响到我国城市化进程及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现象十分普遍。然而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关农民工子弟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一问题因其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教育问题不能很好的改变,那他们离“毁掉的一代”就不远了。怎样使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与中等以上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在数学入学准备上的差距缩小,乃至同一起点,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正待解决的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迅猛发展。在建设中国大中型城市的过程中,农民工成为建设的主力军,然而作为推动古老中国不断发展的最大群体——农民,以及现在的农民工却仍然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其遇到的各种生活问题逐渐演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民工住房难问题已经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本社会调查通过对南京市主城区——玄武、鼓楼、白下区等320位外来农民工住房状况的实地问卷调查,获取了南京市农民工群体状况、住房现状、住房意愿等的第一手数据,运用EXCEL统计功能、案例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揭示了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群体的住房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判断提供依据,并为深层次理论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发迭地区将企业中的农民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在衣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机制的缺失。本文认为应从立法上解决这一问题,构建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现实存在的一个非常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往返迁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随之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农民工群体在城乡间的流动与迁移,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同时农民工也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当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农民工对国家经济建设的突出贡献以及农民工长期以来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颖 《经营管理者》2009,(21):183-183
农民工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季节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季节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及季节性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农民工事业成长的作用,并提出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须把握的几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农民工已成为一个新的劳动力源泉。大量农民工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来进城务工,能够增加收入还能够为自身创造出学习新技术、适应新环境的机会。因此,农民工就业已经逐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复杂并凸显。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已然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社会建设重在民生,社会管理重在服务,民生、服务是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农民工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着直接影响,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不仅是当今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90后"第二代农民工,目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他们对农业不熟悉,同时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和社会。他们遭遇着方方面面的瓶颈:户籍、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中国2007—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社会信任能显著提升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并降低预测分歧度;社会信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改善作用主要存在于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和市场竞争程度更低的行业。进一步检验发现,社会信任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并增强了企业盈余稳定性,且两者均具有重要的中介效应,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社会信任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具体作用路径。本文从社会信任的视角为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有关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研究,对于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加强培育优良的社会信任环境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考察了人际信任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发现,如果户主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其家庭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的概率比那些户主认为"和人相处要越小心越好"的家庭高2.3个百分点,这超过了家庭平均创业概率的1/5,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为了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利用家庭所在地的宗教场所数量和姓氏离散度作为信任的工具变量,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信任对创业的可能影响机制,包括加强风险分担、信息传递、形成社会网络等,尤其是强调了对陌生人的信任所反映的"弱联系"在促进创业方面的效果。本文研究表明,通过社会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手段提升社会的信任程度,可以与正规制度的完善互为补充,有助于推动创业。  相似文献   

15.
正有效的信任机制有利于降低人际交往成本,是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润滑油"。"信任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合作、社会团结等功能。"(邹宇春、敖丹、李建栋:《中国城市居民的信任格局及社会资本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131页)但是信任又非一成不变的,信任机制也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历史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问题是新的社会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与挑战,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对现行的社会关系与法律体制提出新的调整要求。劳资关系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关系,对于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权益问题与我国雇佣关系发展现状,尝试着从雇佣关系发展变化的角度来探求农民工问题的适当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中小企业在此次危机中倒闭,依存于这些企业发展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就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透过金融危机分析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遇到的深层次的难题,就农民工失业对经济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分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文章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安置返乡农民工,通过有利政策扶持返乡农民工通过小资金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民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并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积极保障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需求下降,导致我国出口迅速回落,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造成大量务工人员失去工作。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凸现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身新农村建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及逐渐递增的农村富余劳动者的发展问题。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广开渠道帮助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积极改善和优化农民工创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农民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在各行各业用辛勤的劳动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农民工却没有被城市真正认可和接纳,其劳动权利屡遭侵害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根源,也有法律的原因,还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因此,分析农民工劳动权利的受损原因及其保障问题无疑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领导科学》2007,(4):40-41
农民工有序流动事关劳动关系和谐。建立农民工有序流动的机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任务。解决农民工有序流动的途径很多,对此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并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笔者结合农民工流动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各地的成功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化是实现农民工有序流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