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从西方引入的再现说,在中国当代文论里,是举足轻重、事关全局的核心概念范畴:从哲学层面看,它是反映论在文学理论领域的直接应用,负有本体论的使命,表现论也在其范围之中;从文学层面看,它指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方法,与作为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的表现论对举.在中国当代文论发展过程中,再现说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容:从文学传统看,扩容包括了反映论、真实论、典型论与典型环境论;从哲学传统看,扩容包括从认识论转向历史哲学、以社会进化的理想模式为标准来要求典型环境.从美学角度解释再现说,包含但不受制于认识论,可不再追求将感情提炼为思想,从有限的活生生现象,达到无限的高度抽象概念,而是追求将思想转化为感情,以有限的活生生现象,展现无限的具体生动的人与世界.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建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皮亚杰的外化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基本一致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互补 ,而皮亚杰的内化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思维形式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观点是相悖的。不过从总体上看 ,皮亚杰的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许多方面是可以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反映论与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兴起有关。文学反映论从整体上把文学视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一种认识活动,20世纪在苏联、东欧、中国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模式,也经历了曲折的演变历程。文学反映论既有局限性,也包含一些合理因素。在反思反映论的同时需要对反映论的历史功过以及列宁的反映论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文学反映论的前景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存在的反映论文艺学,在前苏联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和东欧战后的正统文艺学基本上都是对它的移植。它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因而把文学当作社会科学来研究。而社会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与人文学科的研究是两码事,所以反映论文学史现、文学研究方法论在相当程度上离背了人文精神。文学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形式所作的感情呈现,只能做个案研究。反映论文艺学由于对所研究对象在学科归类上的偏差,外加排斥列宁唯物反映论哲学中的人文价值,所以几十年来它一直僵化不前而出现危机,并因西方现代文艺学的冲击,这种危机趋势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主体论的论争中,对创作的主体意识的确认和尊重,似已无歧见。毋庸讳言,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实践中的主体性失落的反拨。其意义不可低估。 但是,在寻根溯源时,一些论者把主体论和反映论对立起来,把作家主体意识的失落现象归咎于反映论,说:“反映论只解决人的认识,不能解决人的价值和感情意志的动向”;或者干脆说:“长期以来人们以‘文艺反映生活’的貌似雄辩实则肤浅的片面  相似文献   

6.
原始儒家文学教化说与汉武帝以后儒家教化说不同,今人对于儒家文学教化说的误解表现在没有领会原始儒家文学教化说的真正内涵.具体而论,一是将"温柔敦厚"与"思无邪"等同;二是没有认识到原始儒家文学教化说背后的天下观支撑在汉武帝以后的式微.  相似文献   

7.
"镜子说"从古希腊"摹仿说"衍生出来,经马克思恩格斯赞赏,被列宁所接受.列宁借用"镜子"概念,从辩证唯物主义维度,改造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反映论"文论.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吸取了精神分析文论资源,对以机械反映论为哲学基础和庸俗社会学为内容核心的传统反映论文学观进行了批判和改造,提出了主体论文艺观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等新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小品是一种提供一定信息量、有一定品位和文学鉴赏的形式,将多模态小品应用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文学为亚里士多德建构逻辑学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维素材及朴素逻辑思想 ,因此 ,古希腊文学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产生的土壤。古希腊文学的繁荣铸就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辉煌 ,而古希腊文学的缺陷也引发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1.
言意关系问题,特别是“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魏晋以后,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古代文论注重“言外之意”的文学传统,并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在哲学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夫之《说文广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广义》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研究《说文》、解说汉字字义的著作,历来研究者甚少。该书在论述汉字形体演变、汉字本义和引伸义、假借义、汉字虚字的来源和意义、同义词辨析等方面,见解独特,深入浅出,通俗简明,是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应该确立它在“说文学”和汉语史研究中应有地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化境”说的理论意义:“化境”说从辩证的高度继承、升华了传统的“信、达、雅”理论,指出了翻译艺术的最完美表现形式在于它自身的一无所有,从而道出了它的特珠性,“化境”说强调了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性,具有目前流行的翻译科学论所不能取代的价值;“形似”、“神似”的辩证统一是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化境”说两者兼容,可救扰其一端的偏颇。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的典型论属于传统的理性主义范畴,高尔基的典型论是他全部文艺思想的核心,它建立在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并能够使人从中认识社会、认识现实这样一个反映论—认识论的文学观念基础上。对于20-30年代正在建设中的现代中国文论而言,典型论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周、胡之争的焦点即是典型的共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界定。讨论着文学的阶级性、党性、革命文学与国防文学,伴随着救亡的马克思主义而进入中国的典型说,不可避免地成为武器,被理解、被阐释为阶级性的代表,从而迅速在现代中国文论中定格了。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时候,从文学与社会生活和作家世界观的关系,亦即从文艺理论的角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造成文学各种流派和各种现象的许多因素,归根结蒂,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单有客观的、外部的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文学主观的、内部进行研究。文艺理论和文艺心理学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我们美学、文艺理论、心理学的基础。但我们以往的一些传统理论在实际上把美学整个地局限于反映论,并且是一种与辩证法相脱离的反映论。这样就忽视了艺术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情感活动,它不仅只是具  相似文献   

16.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和文坛领袖 ,其文学活动包括诗歌创作、提励文学新人、参与文学集团与倡导以“三易说”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思想四个方面。他所提倡的“四声” ,引起了声律说的广泛流行 ;求真向俗的文学思想更在当时起到了革除晋宋诗歌生涩僵硬的弊端的作用 ;而这种文学思想却又导致了后代诗人对沈约的批评与冷落。  相似文献   

17.
表演是一种审美艺术行动,在各种艺术类型中广泛存在,对表演的关注实际上就是对艺术行动的关注。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较而言,文学的表演性是人们较少论及的一个问题。文学艺术起源的观念为人们理解文学的表演性提供了基础,并为表演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行动进行了各种规定:摹仿说认为文学艺术的行动是属于语言这一媒介之下的摹仿行动,行动不仅是摹仿方式,同时也是摹仿的对象;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的行动具有象征性、角色分工、形式化的特点;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行动属于审美活动,是虚拟的,处于游戏者与欣赏者组成的整体之中,具有封闭性,审美假象是文学艺术行动的动因与目的。由上述规定出发,表演就是虚拟的、以创造审美假象为目的的象征性艺术行动。之所以探讨文学艺术起源中的艺术行动问题,一方面这一问题是理解文学表演性的出发点,为探讨各种文学体裁的表演性提供了基础,更为人们深入理解文学本身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不同艺术种类中的表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话论     
文章不局限于认识论和反映论对文学本质的阐释,把文学本质界定为人类广义的对话和交流,从而把对话也提到了整合文化和美学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列宁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选择论和建构论的统一,选择论和建构论是反映论的补充和发展,它们都不能完全代替反映论。  相似文献   

20.
性灵说的提出,既与袁枚率性诞情、追求个性的思想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是文学本身的心然要求和清代诗坛现实的追切需要。此外,性灵说的提出,还受到了晚明以来的进步哲学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