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专家对记者表示,升迁路上的"拟提拔期",往往也是某些问题官员的"危险期"。对问题官员而言,"拟提拔期"是升迁路上的"事故多发期",也成了他人眼中的"故事多发期"。官场生态在这一时期的投影,往往颇具戏剧性。"身边人"实名举报的威力"对线索不清的匿名信和匿名电话,公示期间不予受理。"这句话通常都会出现在各级干部的任前公示公告上。西部某市纪  相似文献   

2.
举措     
《领导文萃》2010,(13):10-10
黄石:干部任前公示进社区,黎川:“广场公示”新官所有财产,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任前监督。解决部分干部“病体上任”的问题。一是要严格审查把关,对选拔程序进行监督。二是要坚持干部任用原则,对干部任前的现实表现进行充分了解及有效监督。三是要实行联系会议制度,对任前执纪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对反映有问题的干部要暂缓任用,待问题查清后,再提出使用意见。四是要实行任前公示制。要通过新闻媒体或其它方式,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干部任前公示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它把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有效地防止了用人失察和干部选用上的不正之风。从目前社会公示的情况看,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我县首次对拟提拔的68名乡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通过公示,有7名公示对象因群众反映问题经查属实取消了任命,有1名干部因群众反映的问题尚未查清暂缓任命,移交司法机关进一步查实,其余60人由县委常委会决定任命.此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民意测验,全县群众对实行公示制的满意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前,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各单位让群众在公示期内对拟提拔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品头评足。一些干部因群众的“裁判”被调整,这些举措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干部任前公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性规定,源于基层的实践和创造,实行10年来,在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强化群众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泛欢迎。实行干部任前公示,把扩大民主从干部推荐、考察环节延伸到任用决策阶段,把民主参与的范围由部分干部扩展到广大群众,体现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有机结合,是对干部考察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使党组织在更大范围内听取各方面意见,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干部,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8.
正在基层采访时,有干部坦言:有时领导的要求、指示"踩红线""打擦边球",甚至明显违纪违法,作为下属明知是"坑",却不得不执行。"执行吧,违纪违法,哪天查出来了,肯定要问责;不执行吧,提要求的是领导,你还想不想在单位混?左右都是‘坑’,这种情况很普遍。"中部省份某乡镇干部说。"领导指示无论对错都执行"。中部某省会城市一纪检干部提到一件事,一名"80后"干部原本在某市直部门担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准备提拔他为单位副职。但在任前公示期间,他被人举报违规接待,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纪委介入调查发现,举  相似文献   

9.
袁亚平 《决策探索》2010,(23):64-65
嘉兴的这一做法在全国尚无先例。将后备干部家属的身份、职业等信息,纳入干部任前公示的范畴,堪称一个进步,既有利于推动任前公示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增加干部信息的透明度,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0.
李鸿贵 《领导科学》2012,(34):43-44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行干部实绩公示制度,把干部的工作实绩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实绩公示制度对于激励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实践来看,实绩公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实绩公示对象要突出重点。当前,不少地方实绩公示已经正常化、制度化,但是做法不一。从实绩公示实施的主体看,有的是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实施,有的是本地、本部门党委实施;从实绩公示运用的时段看,有的是在对本部门(单位)干部年度考核时运用,有的是在党委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时运用,有的是在干部任前公示时运用;从实绩公示适用的具体对象上看,有的是对领导班子进行实绩公示,有的是对部分或全体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1.
陆炳生 《领导文萃》2008,(23):47-47
南京“干部选拔”上电视,说直白点,电视秀官。这与其他电视选秀节目,有何不同?联想到近年来各地一系列的政务公开。多有做应景、秀逗文章的。比如,干部任前公示,规定7天;招聘人员公示,规定3天。往往公众刚获知消息,干部或招聘人员的决定已生效了。这分明是堵群众嘴式的公开嘛。  相似文献   

12.
<正>甲和乙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个县城工作。最近,县委对干部进行了调整,甲被提拔到乙所在的单位任局长。干部任前公示一贴出来,乙便飞快跑到甲家叙旧。乙:喂,老同学,祝贺您!我现在在您家后门,您出来开下门,咱们两个今天好好叙叙旧。  相似文献   

13.
干部任用质量是干部任用工作的生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确保干部任用质量的关键。实现民主集中制的程序化是落实民主集中制的保证。自2002年以来,我们常德市鼎城区委在讨论决定干部任用时,坚持书记末位发言制,从程序上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干部任用质量明显提高。一、具体的做法近些年,结合实际,我们鼎城区在干部任用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先后出台并严格执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任用票决制和干部考察预告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干部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但对照《干部任用条例》,我们觉得还存在一些差距,尤其在区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任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干部考察反馈制度作为干部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在各地推行,这使得考察变原来的"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有利于考察对象认识并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改进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往往把考察反馈谈话与干部任前谈话结合起来一并进行,对干部赴任提希望和要求较多,而对考察结果反馈较少,考察结果的应用效果不明显.这样做的结果是,考察对象不了解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评价情况,特别是对自身存在的不足看不清楚,一些干部在被提任若干年后原有缺点仍未改正,这不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干部任前公示制,正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学习和推广.它的推行对进一步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选配好跨世纪的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这项工作刚刚起步,我们要从理论上超前思考,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失误.  相似文献   

16.
徐浩程 《决策》2011,(4):38-40
在《决策》杂志开展的本次问卷调查中,163份有效问卷中有69.6%的受访对象认为"有必要在这些常规的任前公示内容之外,增加公示内容",另有21.7%的受访对象认为"没有必要增加"。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对于干部任免有着积极意义,做好档案的任前审核工作,能够确保档案的合理性,也可以有效防范干部带病提拔的情况。本文结合当前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就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这就要求从源头上纯洁干部队伍,锻造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面对干部工作新常态,如何从操作层面防止"带病提拔",姜堰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极破解"带病提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是盯紧选任关键环节,筑牢选用"防火墙"。对选拔任用关键环节"加牢加固",从程序上防止干部"带病上岗"。第一,严格源头防控机制。严格实施干部任前  相似文献   

19.
14名拟提拔任用的县管干部都被要求在任前申报个人及家庭房产、车辆、收入、投资四部分情况,并于9月20日到9月26日期间在"中国磐安网"上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县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大力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贯彻群众公认原则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