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义"一直都是西方政治哲学重要的概念,柏拉图的《理想国》堪称是古代"正义论"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理想国》是一幅"正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柏拉图设计了实现"正义"城邦的两种主要手段:公共教育和财产公有。同时,柏拉图还以"正义"原则为准绳,对古希腊的各种城邦政体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总而言之,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古代希腊的一部正义论,"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最基本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与教育的关系的解读,阐释了正义作为理想国的核心和目的是德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目标;教育是理想国的重要手段,是理想国的决定作用,正义和教育,在本质上是统一一体关系。试图澄清对柏拉图哲学涉及伦理、政治和心理问题的模糊观,以揭示正义和教育所承载的永恒价值,以及对我国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建设的"中国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理想国"的构想是其伦理思想的最充分体现,它以实现全民获得幸福为目标的.时代发展至今,其"理想国"构想的德性体系中依然蕴涵着众多进步的因素,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如正义精神、法制精神、和谐精神等.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完美国家进行了构建,同时认为实现"理想国"的途径主要在于教育,并对教育进行了探讨。它包括教育的作用、教育平等、教育公有,教育内容及其选择标准、教育方法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把哲学家视为最有智慧的人和人的最高境界,认为哲学家是实现理想国的必然选择,而且需要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教育来培养哲学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古希腊社会政治、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供了一种关于现代理想国的原则框架.这个现代理想国继承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精神.但由于它与一种新的现实结合了起来,它便不再是一种"空虚的理想",而是一种理念得以在其中安家的现实.它实现了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统一.然而,这一新的理想国也隐含着使个性消失的危险,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封闭对新的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挽救日渐衰败的正义观念和城邦,柏拉图在形而上构建出了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理想国中的正义是以正义理念为蓝本的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其核心是等级统治下的和谐有序。在这种正义观指导下建立的城邦能很好地维护"集体利益,"但其中的阶级特权与哲学王的统治为施行极权主义政治统治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走过来的诗人作家张炜带着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精神,在他的小说世界里建造着他的"童话王国"。小说《我的田园》中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乌托邦——这是一个由理想主义知识分子、流浪汉和乡村劳动者组成的大家庭——具有着张炜式"理想国"的普遍特点:主人公普遍具有的"大地情结";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童年记忆及主人公对理想国的宏伟蓝图。然而,由于主人公"漂泊——栖居——再漂泊"的命运轨迹,这个美丽的"童话王国"最终难以逃离毁灭的结局。主人公带着流浪的天性依旧行走于荒野。  相似文献   

9.
从师长到村长,布衣素餐的段绳武带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实践着"理想国"的建设在上个世纪30年代新农村建设的潮流中,为了在西北开发出一片"理想国",段绳武卖掉了他在北平的一座王府及全部家产,带着十五六万大洋、妻儿,全家搬到了绥远。7年后他离开绥远投入抗战时,只带走了两位女儿,四个儿子皆因荒原上的恶劣条件而夭折。开发西北段绳武在1931年决定投入西北开发建设时35岁,为了在西北实现他的"乌托邦",他从国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的共有家庭观念是理想国建设的重要部分。《理想国》的共有家庭观念主要包括共有家庭的构建及其依据。其中,共有家庭的构建特点即共有,共有既有关于人及关系的共有,也有关于物的共有。这种家庭的建立仍需要婚姻的存在,这种婚姻不仅需要符合理性而且仪式要神圣。《理想国》的家庭观与中国大同社会理想中的家庭观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人性的理解,一者基于经验世界亲情强调仁德,一者基于超验世界理念强调理性。《理想国》中的共有家庭观念对东西方文化史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莫尔的《乌托邦》虽然有近两千年之遥 ,但它们均可谓社会主义的早期学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形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框架、奠定了世界文学艺术评论的基础 ;莫尔的《乌托邦》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柏拉图是站在维护和改良奴隶主专制的立场上构筑理想国的 ;莫尔却是站在揭露和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上、主张建立一个摆脱了社会邪恶、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乌托邦》源于《理想国》又高于《理想国》。该论文从两位作者的个人历史背景、所处的时代背景、内部、外部作用、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风格、理论价值、艺术价值、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并就其相同性、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对统治阶级进行音乐教育和体育这两种技艺教育,通过考察在柏拉图"理念论"影响下美育和体育的本质,进而探讨这两种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在缺陷在于:第一,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都存在问题,而且夸大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对应性,并忽视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矛盾;第二,哲学王统治与国家正义一致的或然性以及哲学王统治本身的内在困难;第三,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维持国家正义。  相似文献   

14.
任何有关柏拉图正义观的研究都不能从二手材料入手,人云亦云,而要以<理想国>的文本研究为准.<理想国>开篇即提出了"什么是正义"的命题,批驳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三种正义观,进而引出柏拉图自己对正义的观点: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对安排国家事务的国家正义的立体化剖析和对关涉个人利益关系的个人正义的结构性考察,完成对正义的再次定义.本文简单回顾并反驳了对柏拉图正义观的片面批判,坚定对它的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一、“理想国”產生的时代和它的政治使命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是社会基础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並且具有鲜明的党性;这桩马列主义科学真理,就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的“理想国”一书看,是最显然不过的。研究“理想国”而离开它的时代和它在阶级斗爭中的作用,便无从掌握这书的精神实质。我们且从“理想国”的产生和它的历史意义说起。首先,“理想国”的诞生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在政治经济上发生巨变的产物。雅典和斯巴达同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斯巴达始终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贵族当政;雅典賴有拜力厄斯港口的便利,一向是兼有农业、商业的国家。公元前五世纪开始,著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理想国》的理论核心是理念论。理想国是理念的实现和理念世界在现实社会中最大限度的体现。柏拉图认为希腊城邦起源于人们的互助和分工;在哲学王的统治下,理想国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实现不平等的“和谐合作”;理想国中的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他根据本人的观点分析了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本文对柏拉图理念政治的“善”和“正义”同孔子德治的“仁”与“礼”的异同处做了比较;对柏拉图的哲学思考、对孔子“好古敏求”、“有教无类”等进行了评析,概述了柏拉图和孔子在历史上的作用与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主要是正义、分工合作、教育和哲学王的思想。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当今社会,重新解读和思考《理想国》中的宝贵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还根据《理想国》中的思想提出了为实现社会和谐这一目标的建议性举措:把正义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高原则,分工合作应作为国家的组织原则,教育是国家和谐的逻辑前提,哲学王应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相似文献   

18.
上梁文是一种体式独特的建筑民俗文体,宋代是上梁文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文人发挥了赋体"铺陈"、"夸饰"的修辞手法,使得宋代上梁文成为文人构建政治、文化以及个人生活之理想国的性情文章。而由此折射出宋代文人的淑世精神和淡泊情怀,也集中地反映了儒、释、道三教合流思想对宋代文人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试图建立新的理想国,并为之寻找理想的国民。贾宝玉是一位理想国与理想国民的寻求者,他经历了追求与幻灭的心灵历程,这是特定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的悲剧历程。  相似文献   

20.
道家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其中道家的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理论值得关注。关于政治冲突,道家认为"违道"是其总体根源,"有为"是其欲望根源。在政治整合方面,道家提出了以"行无为"为总纲,以"法自然"为规律,以求辩证和弱用为策略,以"理想国"为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