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劳动成果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劳动成果——即实物产品 ;另一类是不以实物形式存在的非实物劳动成果——即服务产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服务产业、服务产品及其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2.
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服务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 ,劳动价值论遇到了新挑战。争论的焦点在于 :是否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 ?我认为 ,三大产业的所有劳动 ,无论是工农业劳动 ,还是服务劳动 ,只要它们能创造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 (不论是实物形式的还是非实物形式的 ) ,就创造价值。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论点可以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按照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的线路来论证①。否认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 ,关键是看不到非实物产品和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存在。人类的经济实践已…  相似文献   

3.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基本前提下,两大部类产品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交换中,实物形态上应该得到相互的满足。 (2)一切商品都可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价值构成必须按照新的生产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但组合后Ⅰ部类需要与Ⅱ部类进行实物交换的商品在价值总量上应该是相等的。并且,产品在价值上互相补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有机整体。劳动力作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当然不能排除在诸要素市场之外。目前,对劳动力市场问题众说纷纭,而劳动力市场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我国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 马克思说:“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64页)就是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其基本属性。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首先就要看它是否具备这两个因素。劳动力是一个人的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无凝,深人细致地研究知识经济,揭示知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必须从作为知识经济的细胞──知识商品开始。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同样,知识商品也是用来在市场上交换的知识劳动的产品。但是,知识商品同一般实物商品又有明显的不同,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形态不同。知识商品不同于日用消费品、房地产、生产资料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商品,具有无形性。它是一种以图形、文字、程序、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第三产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讨论中,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体是价值的载体.而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不生产物质产品.所以不创造价值;如果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就抛弃了马克思的价值定义.简言之.只有以“物质产品”(应称实物产品)为凝结对象的劳动才可能创造价值.我认为、这种把劳动是否“实物化”当作判断是否创造价值的“试金石”的观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看.都是难以成立的.为什么“实物化”不能作为创造价值的试金石呢?我在“马克思关于非实物使用价值充当价值承担者的思想探讨”(载《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一文中作过分析,现从另外的角度再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
在商品经济社会,文学作品一般总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发行、销售、消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与一般物质商品生产相比所具有的相当程度的共同性。这昭示人们,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精神活动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商品,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属性。即商品必须自各两个要素;一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种劳动产品只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成为商品。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文…  相似文献   

8.
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叫商品。马克思说:“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一种劳动产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或者有使用价值而不进行交换就不是商品。一般未经人类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原始森林等)和用于满足自己需要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 商品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以后才产生的,在不同的社会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在  相似文献   

9.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1,21(4):5-10
商品的价值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根源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私人劳动或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基本矛盾.价值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社会表现,通过商品的交换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量,即为由社会过程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了两种含义.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社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客观联系,实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0.
<正>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问题是一个与社会主义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以及劳动力商品等密切关联的经济范畴,在这一问题讨论中,理论界出现了劳务市场、劳动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提法。笔者认为,只有劳动力市场,才较为准确、科学。劳务市场是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劳务,也称服务,是流动形态的劳动,是劳动的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可以以非实物形式满足人们某种特殊需要,如医疗、修配、饮食、服务等。显然,用劳务市场去概括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而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选择职业的现象是很不恰切的。劳务只是劳动力的特殊使用形式,它的过于狭窄的内涵,显然容纳  相似文献   

11.
论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2,1(11):26-29
价值,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以货币价格相对表现出来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体现的是商品所有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物质生产要素和一切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市场经济的分配就是价值分配,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价值规律支配的市场价格就是对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价值、剩余价值、资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2.
王峰明  牛变秀 《学术界》2005,26(6):98-111
"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同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第三产业发展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系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给以科学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对主张"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的"拓展论"提出质疑,并以马克思的原典理论为依据,阐明(1)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从正面系统、直接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2)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一小部分服务劳动因其生产物质产品而在"可能性"上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绝大多数服务劳动因其中耗费的服务劳动力商品和其他物质商品而具有价值,但本身则不创造价值.一切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只要它们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就必然是"物质的",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所具有的.服务产品的商品特征和价值规定,与其中的非物质内容比如它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内容,与它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规定没有任何关系.(3)要正确认识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劳动体系".社会生产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劳动的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同时这些劳动又密切相联,彼此不可或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着就是剥削劳动.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品价值的形成与垄断价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场性的知识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劳动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以及被合并于生产的原知中体现的他人的和前人的劳动,即间接生产劳动;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则只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和原知的有偿部分中体现的劳动。知识产品价值构成的简单公式可以表示为(c1+c2A)+(v+m)或(c1+c2A)+(v+m1+m2)。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不完全是知识产品垄断价格形成的前提,对于知识产品的高市场价格的解读,无需诉诸效用价值理论,完全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写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显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被看作是一种具有正常、平均性质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和平均性体现在生产条件和劳动素质两个方面,并且这种正常性和平均性的范围是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一个生产部门,这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首先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一个部门内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技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智力劳动产品.技术商品的构成一般包括实体和载体两部分.技术商品实体是指技术商品的实质性内容,或者说是人类智力劳动的凝结体;技术商品载体,则是指体现技术商品的物质形式.比如一件关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发明,这个发明本身为技术商品的实质性内容,而体现这个发明的有关资料,比如图纸、录相以及已制成的样品性机械设备等,即为技术商品的载体.技术商品和科学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用来交换的,物化在一定载体上的以某种形态独立存在的社会智能产品.而作为科学技术却可以独立于载体之外,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另外,科学技术还并不一定是可以用来作为交换的对象,而是随某项科  相似文献   

16.
一、商品的概念 什么是商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品,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关于这些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争论了好多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商品是劳动产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征是由它所依以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者占有产品——决定的。由于社会分工,各种劳动产品就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而必须互相交换;  相似文献   

17.
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从经济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角度看,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有审美价值。 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价值的三位一体 人的劳动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活动,它不但创造可供人类自身生存的使用价值,而且创造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审美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在人类的劳动产品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直观自身的客体,它不但以其自然属性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且其规则的形式、悦目的色彩以及优美的造型还作为审美价值满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价值(价格)溯源入手,扼要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认定它是科学的价格决定原理,有三个层面:其一,价值规律,对于一般劳动产品,价值决定价格,而人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二,生产价格理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决定,而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市场价值)为中心,由供求关系决定;其三,地租理论,对于土地等非劳动物品,其商品形式的价格现象是类似地租的收益资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家族企业特征的研究 ,可以揭示企业制度演进与外部市场发育之间的关系 ,外部市场 (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经理市场 )的成长 ,对现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大型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 ,也正是这些外部市场的逐步完善 ,使得企业能够在大型化的情况下 ,通过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保障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商品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 ,它受到顾客主观评价的影响 ,因而不是生产者单方面能够一相情愿决定得了的。“顾客让渡价值 (customerdeliveredvalue)”概念反映了顾客价值和顾客成本两个方面 ,可以对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描述 ,但由于其采用的是绝对值而非相对值 ,很难衡量小件低价物品或大件昂贵商品各自的与同类商品进行市场竞争的竞争能力。本文提出商品市场能量系数 (Ime -IndexofMar ket-energy)的概念 ,将之定义为顾客价值 (customervalue)与顾客成本 (customercost)的比值 ,用以衡量商品市场竞争力 ,并按照 (Ime)数值的不同 ,将商品区分为三个层次 :超值品、等值品及劣值品。“产品档次”的划定或档次归属的类分 ,很大程度上由生产者赋予 ,并往往被厂家作为产品定价的主要依据。如果厂家对其产品的档次类分正好匹配了顾客对该产品 (进入市场后则成为商品 )的评价———“顾客价值” ,可以说厂家就有了最大限度地获取高价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