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 年7 月首次出版,由郁贤皓主编,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此书制作严谨,内容充实,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或者文学爱好者都是一本十分有益的教材。 书中对于一些难懂的字、词、句以及古人的特殊用词等都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注释。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书的注释中也存在着一 些错误。在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元明部分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并参考了诸多选本以及其他资料后,作者认为其中存在 着几处错误。本文主要针对这几处注释,论证其错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订正。精益求精,方能取得进步,这也是每一个研 究者应有的学术态度,也希望能够给读者在阅读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史·曹彬传》是记载曹彬事迹和宋初战争的重要史料,然疏误之处甚多。本文利用曹彬行状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中有关宋初史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疏理,纠正了若干错误记载,并指出了一些歧异之处。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通行的各种版本中有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马氏本人之误,这主要表现在对一些语法现象的分析解释和对一些引例原文的理解上。第二,整理者之误,表现为两点:一是少量注释有误,欲纠正马氏却以不误为误;二是标点断句方面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文中给以辨正。  相似文献   

4.
历来学者公认《天问》难解,已有诸说颇多歧义。本文作者审合各家之言,详考史料,细究真伪,揆情度理,对《天问》的写作时间、创作意图、作品中的问王与自问等问题,作了一些新的论证。文章还就《天问》中几组疑难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出版之初,《白鲸》中的非叙事性内容(语源、选录和鲸学章节)被认为是离题、拖沓,文体混杂,是败笔。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陌生化理论从主题、叙事策略、作者意图及读者对鲸鱼的意义建构等方面考察《白鲸》中的语源,阐释其独有的价值意义,可以为《白鲸》研究提供新角度,展现新价值。  相似文献   

6.
《辞海》是我国当前公认的一部比较完备的综合性辞书,1979年修订版收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真是广博如海。也正因为是“海”,使人感到还有许多应收未收的字词,选收的词目中。也难免错漏注释。现谨据读书和实践所得,提出一些补正,作为修订十年的纪念,也是献给《辞海》两届主编,先师舒新戍和先校长陈望道两先生的一片心意。文字中提到的页码按《辞海》1976年版缩印本。  相似文献   

7.
当我在阅读这本有关罗纳德·里根及其以太空为基础的导弹防卫计划的新书时,我开始考虑,或许作者生活在错误的时代,并且从事了错误的职业。除了技术资料,本书读上去就像是由中世纪一个《塔木德经》(关于犹太人生活、宗教道德的口传律法集,为犹太教仅次于《圣经》的主要经典——译注)学者撰写的,他会考虑来自这部律法的每一小段文字,并写出好几页注释。作者菲茨杰拉德是有关越南的《湖中烈火》一书以及其他著作的作者,《湖中烈火》曾获普利策奖。他经常对里根的行动作出若干冗长而引  相似文献   

8.
徐编《大学语文》(组编本)注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在注释方面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当注不注 ,二是注释错误 ,三是注释不当 ,四是注释里有错别字及注音错误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所收的1921年2月15日陈独秀致胡适信,其中关于"你们另外办一个报,我十分赞成"一语中的"报"字,注释为《努力周报》和流产的《努力半月刊》或《努力月报》。三十年来人们对此深信无疑。但这条注释是错误的。此"报"应为未能复活的《新中国》及流产的《读书杂志》。此条注释应该重写,以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历代王朝帝王谥号、庙号、年号等习惯称说的问题,概述其一般规律及一些特殊情况;批评了当前一些影视、曲艺作品中出现的对历代帝王的称说错误;解释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在对历代王朝帝王称说的收词、纪年表等方面存在歧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辞源》《辞海》注音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说的《辞源》指由1979年至1983年陆续出版的四册修订本,《辞海》指1979年版。这两部词典都是作者随时需要请教的“老师”。由于经常使用,发现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先把平日翻阅时碰到的一些有问题的注音提出来讨论,希望对这两部重要词典的修订工作多少能起一些作用。无论是《辞源》还是《辞海》,作者翻阅所及的都只是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本文指出的问题,完全是举例性质的。作者水平有限,恐怕会有以不误为误之处,请识者指正。下面把单字注音跟词条注音分开来讨论。有些需要讨论的例子,旣可以看作单字注音的问题,也可以看作词条注音的问题。我们主要根据讨论的方便来归类。文中引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词典》、《汉语词典》、《国音字典》、《康熙字典》时,简称“新华”、“现代”、“中文”、“汉语”、“国音”、“康熙”。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下简称《商榷》)一书的出版,对古汉语、训诂学教学有着重大意义。然而该书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注释本来不误而误驳;王先生未注而《商榷》误注;王先生注释欠妥,《商榷》的注释也待商。另,《商榷》中排版或引书上有错误。  相似文献   

13.
井上靖对史料的尊重,以及基于史实创作历史小说等方面,毫无疑问是受到肯定的。可是,作为文学者,井上靖的历史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在《天平之甍》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于历史资料的取舍正体现了其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是研究东汉史的基本史料,自问世后历代皆不乏研究者和整理点校者,并且取得不菲的成就。中华书局1965年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点校本,虽然广泛吸收前代诸家之校证成果,但《后汉书》中原有的错误亦未得到校勘和清理。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澳门《行政》总44期上发表文章指出 ,在中葡两国史料未通过翻译为对方历史研究人员充分掌握之前 ,一本澳门史的编写不可能具有科学性和历史真实性。既然我们承认 ,澳门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 ,那么其500年沧桑也应由两国学者根据双方的史料来撰写。这样 ,才可能有一部不带定语的澳门史 ,即一部有共识的澳门史问世。近年来 ,澳门、祖国内地及葡萄牙对史料的发掘、整理及出版予以一定的重视 ,尤其是澳门基金会在此方面起步较早 ,成绩逐步显现。澳门基金会策划、出版的史料计有 :《葡中关系史料汇编》、《中葡澳门交涉史料》、《马楂多…  相似文献   

16.
历代学者对《管子》都有一定的研究。其中,清代之前的学者们主要就文献的作者、义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到了清代,学者们则偏重于《管子》的文献考证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代之后的学者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管子》全书体系的研究中。在此期间,有部分学者将《管子》归人稷下学宫的论文集或零散的档案编纂,也有学者指出《管子》全书存在一个鲜明的中心主体,所有的篇章围绕“道”而展开。文章对前代学者在《管子》流传和体系研究方面的成果作了简要总结,着重探讨“道”对《管子》全书的纲领意义,以期对《管子》体系研究有所积累和推进。  相似文献   

17.
《通雅》是明代方以智所著的一本训诂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源学方面的思想,反映了近代语源研究的一些成就。本文通过对《通雅》的一些复合词的语源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初步认识《通雅》复合词语源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作为底本,参考多家注释,对《缮性》篇进行三个简略的校释。同时,在不同的版本中,对《庄子.缮性》篇的注释仍有一些差异,还需学者对其进行推敲、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说“那堪”     
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有一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中“那堪”一词怎讲?中学语文课本未作注释,翻了几个宋词选本也未做解释,大概都认为这词不必注释。《辞海》未收此词目,旧《辞源》在“那”字下有一义项说:“那,何也。如何堪,曰那堪。”然《辞源》、《辞海》“何”字均未收“何堪”这一词目。在一般辞书查不到的情况下,所以有的教学参考书根据“那”和“堪”两个字的意思,把“那堪”讲成“哪里禁受得住”(《辞海》“堪”字有一义项是“胜任;禁受”)。此说就这句而言可说得通。然而在另一些地方碰到“那堪”一词,按上意就不一定讲得通了。  相似文献   

20.
指出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短文 ,其作用是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论文的必要信息。指出论文摘要对于论文在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及当前部分作者在摘要的写作中出现的内容不完整 ,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并详细讨论了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及《Ei》对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