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第七卷(“科学与哲学”)和第八卷(“评论、通讯和书目”)的出版,皮亚斯哲学著作的官定本完成了。第七卷收有皮亚斯关于“物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更多的篇幅是论述“科学方法”和“精种哲学”的。在“科学方法”部分,可以找到最令人发生兴趣的新村料。特别有趣的是1902年写的“从古代文献征引历史的逻辑”一篇长文。从这篇文章我们进一步看到皮亚斯的历史解释观点,这种观点构成他对休谟“论奇迹”一文著名批评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著作中论述了一种对后来西方哲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本体论与神学糅为一体的哲学观。他认为,哲学是为“神”所有的科学,“第一哲学”就是神学,“神”即“不运动的实体”,就是思想本身,追求哲学就是分享“神”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赖欣巴哈是本世纪新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也是现代西方久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哲学的兴起》是他的一部代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赖欣巴哈站在唯科学主义立场,提出“哲学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并以此作为贯穿全书的基本线索,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本末倒置,片面地强调科学至上。贬损哲学,抬高科学是赖欣巴哈的主要思想倾向,其基本的逻辑思路是:对哲学史上的一些学派进行批判,论证传统哲学的非科学性,然后向人们昭示:真正的哲学是科学哲学,科学是哲学之母,科学决定哲学,哲学隶属于科学。显然,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问题的主要著作之一。它不但在理论上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以及费尔巴哈如何成为“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等重大问题,并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史和最基本的原理,而且更主要的是,在这本著作中恩格斯运用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辩证科学方法,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通过由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由  相似文献   

5.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最早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他在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同时,对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发展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列宁对普列汉诺夫哲学上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著作誉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认为这些著作“应当列为必读的共产主义教科书”①。普列汉诺夫的名著《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读的一部共产主义教科书。这部著作思想之深逮,论证之系统,分析之精辟,逻辑之严密,语言之简炼,至今仍令人叹…  相似文献   

6.
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把问题视为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传统的科学哲学不太重视关于科学问题本身的研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科学哲学对“问题”避而不谈,相反,在一些著名科学哲学家的理论论述中,常常牵涉对问题的讨论.杜威、波普尔、劳丹、库恩、拉卡托斯等哲学家关于“问题”的论述散见于其著作中,国内学者对“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一些特色.对“问题”理论进行梳理和述评,展望未来的“问题”理论研究走向,对探索科学哲学理论的新发展,促进“问题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在他的重要著作《物理学》一书中,阐述了他对于物理世界的沉思,为古代自然哲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正象图尔敏所说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论及的“既不纯粹是形而上学问题,也不纯粹是经验问题”,它具有“与现代科学哲学类似的方法论问题”。(《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1982年第3期8页)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所蕴含着的深邃的方法论思想,在两千多年西方自然科学观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从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提出和全面论述“具体真理”,反对“抽象真理”的哲学家。列宁在《哲学笔记》这部著作中,批判地吸取并以唯物主义改造和发挥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不同方面科学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真理论。在这里他对具体真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作了较多的、深刻的分析。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初中国哲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当时流行的“科学已蚕食了哲学”、“科学最终将取代哲学”等观点,张东荪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与回答,他认为,科学是不能代替哲学的,科学与哲学各有特质,二者不但无抗争而且能相得益彰,这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科学主义思潮涌动之中的另一种声音。重温他的观点,在哲学的自我理解中详细探索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会有益于深化我们对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基本关系的深刻描述。然而,德国古典哲学是否正如书名所言,以最终走向了“终结”?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在学习这本巨著的最初和最终,都需要对此进行科学理解,否则非但不能全部理解著作的哲学意蕴,更难以解释该著作最基本的几个核心概念。笔者认为,此“终结”之义并非德国古典哲学理论时间层面的“终点”,乃是表示全部旧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的“理论上的失败”,是“知识总汇”哲学模式的“结束”。事实上,整体的具有科学内涵的德国古典哲学并未终结。  相似文献   

11.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评这本书说,没有一个哲学家能象罗素那样愉快地否定自己早期的著作。关于他第一部理论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他现在写道,“我不认为在这本早期写的书里有任何站得住脚的东西。”谈到在它不久以后写的一篇论数和量的文章,“我现在看来纯粹是废话。”他在1896—1898年写的关于物理学哲学的文章似乎是“十足的胡扯”。那本现在还有读者购买的“家庭大学丛书”版的《哲学问题》,他倒认为“里面有不少地方自己还是相信的。”在收入本书作为附录的一篇论“罗素哲学”的未  相似文献   

12.
书刊、简讯     
“蓝皮书和褐皮书”是维特根斯坦三本主要著作中最近的一部(其它两部是:“逻辑哲学论”、“哲学探讨”),是他于1933-1934年间在剑桥大学授课时的讲稿,起先在私人中间流传,直到他死后才公开出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59年1月3日)的评论说,这本书主要是讨论开头提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保尔.费耶阿本德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与西方其他科学哲学家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当代科学哲学中最大的异端”。他属于历史学派,反对科学沙文主义、经验主义、证伪主义、理性主义等,并提出了“无政府主义认识论”、“韧性原理”和“增殖原理”等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他认为他的任务乃是宣告科学哲学的终结,成为科学哲学的送葬人。  相似文献   

14.
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成就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的证伪主义原则以试错法为基本方法,以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为核心问题,他反对归纳主义,否定并从逻辑上批判了可证实性原则,同时他认为:“检验的严格性”、“确认”以及“逼真度”为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把科学看作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发展的过程,筑起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即“问题-猜想-反驳-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论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是两方面:一是大胆的猜想,科学的创造精神;二是严格的否证,科学的批判精神。这一理论对当今中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提供了一种进行哲学思考的全新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大哲学家中独树一帜的人物,康德早已在哲学领域的许多方面被深入研究过。但是把他作为一位最早的科学哲学家来探讨,尚不多见。本文是一种尝试。笔者认为,康德早年的自然科学家生涯对后来的“批判哲学”至关重要,康德的批判么就是一种对科学的哲学反思;他提出独特的时空理论有其哲学的理由,但重要的是为了保护、促进科学,即消除宇宙学二律背反,这一努力在认识论上真正克服了消极的反映论;康德通过解答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第一次提出并回答了后未科学哲学中的“划界问题”,为这一新兴哲学学科奠定了基础;他的“人为自然立法”思想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其深刻意义林别作现在20世纪那些伟大科学家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三年二月至年末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称“科学与玄学之争”),是以胡适、丁文江等为代表的“科学”派和以张君劢等为代表的玄学派,就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所进行的一场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关于这场争论的哲学方面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批判,已有一些同志,主要是研究哲学或哲学史的同志,先后发表了颇有见地的文章或在有关著作中作了评述。本文仅就“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政治思想倾向,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教于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同志和读者,也真诚地希望研究哲学或哲学史的同志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哲学有很浓厚的兴趣,在哲学上用功甚深,他深知分析和解决革命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到达陕北后,更加努力阅读他所能收集到的各种哲学书籍。关于毛泽东在陕北发愤读书的情况,有一些生动感人的记载。例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就有这样的叙述:“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西…  相似文献   

18.
谈谈“类”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8月,大约就在马克思为他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撰写序言的时候,他给费尔巴哈写了一封深表崇敬之意的信。信中说到他新近读过费尔巴哈的两部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极具深远意义的著作——“未来哲学”和“信仰的本质”,认为这些著作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他说:“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抽象概念的天上转到现实的人世来的人类这个概念,——如果不是社会的概念,那是什么呢?”这清楚地表明,至少到这时为止,马克思还仍然把费尔巴哈的人类概念当作社会概念来理解,或者说,他的社会概念还仍然是从费尔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中国的美学应该是对应于中国心性哲学的“乐学”,这是劳承万新著《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的核心观点。中西哲学形态的不同,注定了中西美学学科形态也是不同的,作者提出了梳理中国古代美学形态的三项式框架:“器物-考古证明-心性哲学之过滤升华”,这是一大创见。他迥异于大陆学人的学术路子使得该著作的学术思路、方法和思考的问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著作呈现出很多具有原创性和中国问题意识的理论新见,以及对整个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之影响的视角来比较中西哲学的异同,是李约瑟解决“中国为什么未能产生近代科学技术”问题的思路之一。他通过把道家、墨家和名家的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较,提出了中国科学史的最大悲剧是道家的自然洞见未能与墨家的逻辑相结合的观点;通过把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作比较,提出了儒家只注重研究“事”而不注重研究“物”,因而阻碍了科学发展的观点;通过把“中国科学哲学的三大基本理论”(五行说、阴阳说、《易经》思想体系)与西方哲学相比较,提出了《易经》思想体系对于科学发展“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灾难性的障碍”的观点。他既从中国融入世界历史进步潮流之需要的角度,指出了反思中世纪传统观念的必要性;又从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解决当代全球性问题的思想高度,肯定了中国哲学的有机自然主义和伦理精神所具有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