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才流动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由于其独特性,高校人才流动在人才流动中越来越引人关注。在联盟博弈的基本思想下,高校人才流动被视是人才与高校之间建构的一种动态的联盟关系,实现人才的良性流动的根本路径是参与人(人才与高校)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惟其如此,人才与高校均能够在结成的联盟中实现自身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有文献分析,从人才规模、人才流动、人才产出三个维度和经济竞争力、知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资源凝聚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量表设计、样本描述、信度和效度检验、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江苏省调研的样本数据,分别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关性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江苏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度为0.75,验证相关假设,并围绕人才规模、人才流动和人才产出制定人才战略,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人才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流动已成为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对于高校,人才流动日渐成为高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高校人才合理流动释义说开,分析了高校人才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并就高校如何通过保持一定的人才流动性来增强高校的生机和活力进行了具体探索。  相似文献   

4.
人才流动是人才实践活动的一种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经济社会(人才客体)发展和人才自身(人才主体)发展的客观必然结果。研究人才流动这两方面的客观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才流动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促进区域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人才流动仍然存在编制管理制度不科学、人事管理体制不灵活、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体制性问题。因此,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构建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支持人才互相兼职、规范人才流动行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人才评价标准的高校人才流动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知识型人才因其具有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带来了较高的流动性。知识型人才的相对稳定与适当流动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承诺之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知识型人才流动有重要影响,甚至据此可以预测知识型人才的流动趋向。组织承诺影响知识型人才流动的因素有个体、组织、环境等几个重要方面。鉴于此,可以尝试从充分掌握知识型人才个人特性、创建有利于知识型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实施弹性人力资源策略和支持亲属责任等方面加强对知识型人才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是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也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基地。 2 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时代转型与历史挑战 ,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高校人才资源管理 ,是新时期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尚处在初级阶段,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而国外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运行机制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体制和经验,加强技术转移立法建设,建立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运作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促进知识的转移、转化与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IT企业人才流动大的现状,通过在公司内部核心员工或技术骨干小范围内推行终身雇佣制的方式,尝试提升核心人才的保有量。  相似文献   

10.
知识背景是人才认识和发展的起点,在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知识背景、人才聚集和人才聚集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异质性知识背景下人才聚集效应的5个特征,并从知识转移角度分析了知识背景差异对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影响,旨在加强人才聚集中知识的转换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聚集的综合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网络语境中媒介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以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为自变量,社会认同为因变量,自我概念与群际识别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1)网络语境中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分别通过自我概念及群际识别的中介作用,对用户社会认同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语义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最大,表象沉浸次之,情景沉浸最小;(3)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在用户的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该研究结论,可对媒介沉浸类型进行甄别和分类,从而实现网络空间的差异化监管、引导和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网络语境中媒介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以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为自变量,社会认同为因变量,自我概念与群际识别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1)网络语境中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分别通过自我概念及群际识别的中介作用,对用户社会认同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语义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最大,表象沉浸次之,情景沉浸最小;(3)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在用户的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该研究结论,可对媒介沉浸类型进行甄别和分类,从而实现网络空间的差异化监管、引导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成果颇丰.旅游经济联系是一种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旅游地之间通过旅游流来交换各种人口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能量流和技术流等,达到相互联系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旅游经济联系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进一步深化对旅游流经济联系的认识,扩宽旅游经济联系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关于物流的科学分类问题(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最新提出物流最基本的四个固有属性:物(Material)的根本属性,流(Flow)的根本属性,物和流的主体(Party)属性,物和流的地域(Region)属性.无论自然界物流,还是社会界物流,经济界物流,都具有这四个方面属性(RPMF).同时,本文首次提出物流四要素RPMF原理.根据物流四要素RPMF原理,提出按各要素的不同属性对物流进行科学分类的方法,并给出物流分类图.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于一身 ,而物流则是关键。西部开发 ,物流先行 ,应成为我们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中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宾汉流体在倾针偏心环空中的层流流动模型。通过求解徽分方程得出了宾汉流体在该流动条件下的精确流速分布公式,并由此分析了倾针偏心环空宾汉层流流动特征,然后证明了当环空流速较高时,也就是当宾汉流体的屈服值г。与单位长度压降的比值较小时,宾汉流体层流最大流速“半径”P近似等于相同条件下的牛顿流体最大流速“半径”p1。文中也分析了由此产生的误差,结果表明当屈服值T。与单位长度压降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01米时,相时误差不超过1,27%;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精确计算该流动条件下的宾汉层流流量公式及压降公式。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弃物物流是衡量奥运会是否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依据奥运废弃物物流特性、历届奥运会废弃物物流管理实践和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提出了重视分类收集、完善运作模式等建议,可以为主管部门制定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知识流动对于知识创新有重要作用。从引文网络视角对知识流动相关概念进行剖析,可以总结出知识流动的类型、要素、动因;利用引文网络(P-P网络)及其对引文属性映射而形成的期刊互引网络(J-J网络)和作者互引网络(A-A网络),可以描述显性知识流动和隐性知识流动过程,并建立多层面知识流动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揭示知识流动的过程和复杂机制,包括选择机制、互惠机制及演化机制以及上述机制在不同的网络中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对丰富知识流动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废弃物物流是衡量奥运会是否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依据奥运废弃物物流特性、历届奥运会废弃物物流管理实践和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提出了重视分类收集、完善运作模式等建议,可以为主管部门制定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工程项目设计团队的组成、知识角色和知识需求,研究了项目团队的知识流,构建了项目设计知识流模型和项目团队内、外部知识流模型,认为知识流的驱动力是知识需求,其概念中包含知识流动和知识处理的内容,知识流动方面主要包括知识的内容、载体、节点、流动路径和方向等属性;知识处理控制着知识流中知识的类别、流量、流动路径和方向,以及知识转化、合成、创新和积累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