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教育评价含义的比较和教育评价实践的思考,认为教育评价的本质是判断教育价值.而判断教育价值是评价者在客观认识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基础上,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去衡量客体的属性能否满足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它是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并以此作为建构教育评价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指明了教育评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确保教育机会均等是促进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教育机会是指人们通过办学和施教使个体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平等是不同个体之间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方面的相同性.教育机会均等是指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的相同性.教育机会均等可以分为平等的利用和平等的起点,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和实质上的教育机会均等,个体起点的平等、中介性阶段的平等和最终目标方面的平等,入学方面的均等和继续在学校读书的均等,作为向才能开放的前途的平等和作为公平机会平等的平等.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教育的理想.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人们有必要遵循以人为本、以民主主义为本、以权利为本、以适合的教育为本的理念,以及基于平等和差别对待的理念、教育机会平等优先和教育结果平等其次的理念、法律上的教育机会均等优先和事实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其次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政策目标,有必要在教育组织和结构分化制度、教育分流制度、教育筛选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资源配置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完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基地学校建设阶段,其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公平思想,课堂教学遵循教育过程公平原则,关注弱势教师与弱势学生,努力做到机会均等。在“新基础教育”实践中有一些困惑,如教育话语有无“符号暴力”的嫌疑,精英学生的发展路径,强势教师的权利保证,弱势教师发展的外在机制等问题,其公平价值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重要前提,每一次管理理论的突破,几乎都是基于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是基于人们的需要的不同的特征,即把人看成是需要人,其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也都是围绕着怎样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其管理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媒介的被动的、间接的管理。那么,在管理过程中,人是否只是需要人,是否只是为了需要的满足而工作呢?本文从这里出发,提出“权利人”假设,通过权利和义务把人和工作连接起来,使得在管理过程中,将间接诱至的管理转换为直接的尊重和满足,要求企业积极承担伦理责任,实施以人为本的伦理管理。  相似文献   

5.
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把人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人作为价值主体,关注人的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和谐视角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公正、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公平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目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在“和谐”视角下,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剖析,寻求解决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对策,进而促教育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量等同于物品数量,物品数量是影响使用价值量的惟一因素。事实上,把使用价值量定义为“某种使用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的认识是更加科学的。衡量使用价值量大小的标准是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不是物品数量;使用价值量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由于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一个动态标准,所以物品的使用价值量是不能够精确计量的。  相似文献   

8.
在“人”的价值被普遍抹煞的社会,以解决自身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参加革命的农民阿Q,顽强地表现了“人”的价值。虽然他的革命带着浓厚的个人特点,但如果用革命家的标准去衡量其革命的“含金量”,去否定其革命的价值,这对阿Q及其类们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机会均等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当今教育改革过程中所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认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极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对于提高我国教育民主化程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机会均等,一般是指每个人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经济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如何,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简言之,就是就学权利平等、就学机会均等和学业成就机会均等。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实际意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全面的促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的进步,仍离不开人的认识的提高,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提高人的思想认识的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现时代仍具有它特定的价值。 我们来看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实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虽然刚出生时,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但其特有素质是由人在进化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所以,人的发展,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  相似文献   

12.
道德价值作为伦理学与价值哲学的交叉课题,已日益引起学界关注。然而,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通过对“需要”说、“衡量”说、“应该”说、“情感”说、“意义”说和“关系”说等学界关于道德价值的这六大流行定义的解读、辨析,笔者发现,它们均具部分真理,也似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如果把道德价值界定为:“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或许会更加接近道德价值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13.
论现时代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对自身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对其他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作为现时代的主导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使集体主义价值观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课堂交往是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也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微观层面。课堂交往主要是师生间的交往,而这种交往中的权重比例是不均等的。归因发现,教师的选择性交往、班级授课制及课堂交往信息的羁绊等问题是教育机会不均等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树立对话式的教学观及倡导合作学习,来改进课堂交往中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划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阐述当前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几种不同的划分,并从影响教育机会均等诸因素的不同存在方式,将教育机会均等划分为显性的教育机会均等和隐性的教育机会均等,这一分类模式将有助于解决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一个事实判断,指教育的平等、公正和合理性;二是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被解释为对教育是否平等均等、合理适切所作出的评价或判断。准确把握教育公平应遵循四种基本理念或原则,即权利平等理念、机会均等理念、能力差异理念和弱势补偿理念。教育公平理念在实践层面的展开或实现即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价值观的传统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有其自身的价值。教育价值是教育能够满足、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即教育对于人的意义。教育价值观是教育价值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即教育对于人的需要意味着什么。教育价值观是一种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它不可能摆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也不可能摆脱主体认识水平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环境,就会导致性质相异的教育价值观的产生。但是,某种性质的教育价值观一旦形成并且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直接目的时,这种价值观就会对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起到定向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与探讨教育价值观问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相似文献   

18.
加强"情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情感”及“情感教育”的分析 ,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使其充分认识到 ,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的“素质教育” ,不仅能充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而且会使接受教育的过程变成一个增进快乐与幸福的过程。只有这样 ,教育才会真正变成尊重人、培养人的“人本教育” ,而不是“本本教育” ,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个体重大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标准。每个人所接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种类和多少不同,其幸福标准也不尽相同。个体正是依据自身的幸福标准来衡量自身幸福的程度。幸福感是个体感知到自己的重大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一种心理体验,除了受到自身幸福标准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体的遗传因素、人格特质以及思维方面差异的影响。干预幸福、提升个体幸福感是幸福社会建设的主题。干预幸福应从需要与欲望的调节与满足入手。需要与欲望的调节,除了采用幸福观教育的形式外,更应通过缩小个体间差距、保证公平公正以影响个体幸福参照标准的形式来实现;需要与欲望的满足方面,除了提升影响幸福的一般性客观要素水平外,应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来协调个体的主客观世界,提升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先后从两条逻辑进路界定了人的两种不同本质:应然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实然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种本质在《资本论》时期达到统一。应然本质和实然本质分别集中体现了价值的马克思和科学的马克思,二者的统一证明了“两个马克思”的一致性。因此,所谓“两个马克思”的断裂不过是一种认识佯谬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