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移民作家严歌苓的涉外小说表现了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涉及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小说塑造了自立自强的中国移民,解构了美国自塑的“救世主”形象,反映了不同的异国形象。形成这样的异国形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二是作家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2.
杜浩 《社区》2011,(26):55-55
曾几何时,“快生活”这个词在中国人头脑中是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描述。19世纪末,美国人雅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写中国人“漠视时间”。他写道:“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具有的这一品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重庆青年,回国后做了名村官,有人说这是“中国梦”。也有人说,这或许是场作秀。但27岁的秦王月飞不理会这些,他努力摆脱掉“耶鲁”的光环,融入乡村生活。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留学美国,师承杜威。他在对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做中学”的教育思想进行继承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提出了一系列立足于中国实际的教育观念,并将其一一付诸实践。陶行知对于杜威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改造及其实践,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同时,陶行知“中国化改造”后的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邵洁 《21世纪》2009,(11):55-56
中国的“愤青”现象在美国新闻界、政界和学界,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话题。今年夏天,12名美国青年来到中国,在他们的海外进修课程中,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中国“愤青”。这五男七女12名美国青年,平均年龄约28岁,都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大部分专攻传播学、  相似文献   

6.
更正     
马恒超 《金陵瞭望》2005,(20):52-52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近代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据称当年在南京,她与中国著名诗人、“新月社”主要成员之一的徐志摩邂逅、结识,并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异族未了情缘。  相似文献   

7.
《飘》是美国的一部场面宏大的描写南北战争的经典小说,卫希礼是这部名著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温文尔雅,多愁善感,具有“诗人”的特质,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到,卫希礼和中国遗民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生不逢时的悲剧命运;誓死守卫家园的忠贞品质;永远生活在旧梦中的生存状态。所不同的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道德评价体系不同,美国的卫希礼被塑造成了虽然温柔敏感,但是懦弱无能的形象,而中国的遗民,无一不是道德高尚、不食人间烟火的“硬汉”。  相似文献   

8.
凯鲁亚克“垮掉禅”与中国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禅传播到美国之后受到了美国文坛的关注,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凯鲁亚克等垮掉派成员以及先前的美国文坛对禅的吸收主要是借用中国禅来反省自我文化,改造本土文化。凯鲁亚克的“垮掉禅”以疯狂、极端著称,在道德上超出了中国禅的界限。另一方面,“垮掉的一代”借鉴吸收了中国禅中“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平静与顿悟,这使得“垮掉禅”背后深层次的精神意义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零欧元生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廉价商店门口泊着越来越多的高档车;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简朴生活”信徒;在中国大陆,市民进入高校食堂进餐悭钱一时成风;在中国台湾,官方力推“节能减碳”,主妇们降低生活成本,少吃肉,多骑车,网上购物。二手货当道……  相似文献   

10.
近代广东旅美华侨与岭南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西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文化互动,一批敢闯天下的广东人在旅居美国之后,以不屈不挠的生活信念和执着的文化归属感,使中国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成为跨海之风,吹向太平洋彼岸,显示了近代岭南文化奇特的对外传播功能。分布在美国各个城市中的唐人街是保持在西方社会中的岭南文化“飞地”,一些并没有多少文化的广东侨民,以保持完好的独特的岭南生活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以粤语、粤菜、岭南服饰、岭南建筑为载体的中国岭南文化因此而渐成近代世界文化交流史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王东梅 《社区》2009,(28):58-59
近年我探亲养病,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先后租住了两处公寓,目睹了美国社区的物业管理,真正体会到:“吃在中国,娶在日本,住在美国”。与房地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业管理,是美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美国的《世界日报》《世界周刊》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私人占有房户约64.4%,其余为房产公司占有,大多在最近几十年修建的。其中大部分修在市郊,离城市二三十公里、靠山、靠水、靠树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毕业于中国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方远先生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他的妻子朱莉安是迈阿密儿童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员。生活在大洋彼岸。黄方远曾试图用“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传统思想教育出生在美国的儿子,然而“洋太太”朱莉安却与他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13.
韩旭 《北京纪事》2015,(9):78-81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梦想”二字便为这个国家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譬如当今中国人口中的中国梦和一百年前美国人口中的美国梦。人们把希望与欲望统统寄托于梦想,梦想成了奋斗的图腾、成功的灯塔,抑或是云上的楼阁。美国人专门有一个词语形容成功的追梦者--Self-made man--即以一己之力获得成功者。美国人非常推崇这样的人物,把他们作为美国梦的标志。在中国这样的人通常称为“创一代”。同样的,这个新名词显然也要比“富二代”“官二代”“土豪”等高大上很多。  相似文献   

14.
王剑涛 《社区》2011,(25):62-62
在中国一些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为节省生活开支,不少人选择拼房、合租房。在美国,这一潮流逐渐在一些老年人中兴起。拥有房产的单身老人找付房租的“同居人”,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一方面则是为自己找个伴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知识经济中,教育交流在推动全球化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不断提高国内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美国社会在对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许多做法就很值得国内借鉴。宽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美国,道德教育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教育(也叫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格教育等。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公民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认为如果学生缺乏健全的人格,缺乏对自我…  相似文献   

16.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同时也是中美关 系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利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抛出所谓台湾“法律地位未定 论”,并支持台湾当局,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台湾至今仍与大陆处于分裂状 态,中国未能统一,美国是负有责任的。李登辉依恃美国霸权主义,鼓吹“两 国论”,公开分裂祖国,阻碍中国统一大业,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中国“他者”形象的塑造,是随着自身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随着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采用“和平演变”方式把中国变为“我者”的企图失败后,为了遏止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把中国变为“他者”,采用贸易战的方式进行打压。受挫后,竟罔顾事实,指使郑国恩(Adrian Zenz)之类的所谓“学者”,杜撰所谓中国新疆存在民族灭绝、强迫劳动等侵犯“人权”问题,其实质就是借打新疆牌,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并最终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1949年美国关于承认新中国问题“共同阵线”政策,包括其内容、本质、出台背景、执行情况和失败原因。认为美国在1949年企图联合西方国家采取国际行动,以“承认”问题为杠杆,向新中国施压,迫使新中国调整内政外交,其本质与不承认新中国无异;此政策始作涌者是司徒雷登,自1949年5月6日开始推行到年底失败,共历时8个月;“共同阵线”政策之所以失败,一是美国的盟国不合作,二是中共外交起了分化作用,三是美国政策有诸多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王平 《金陵瞭望》2011,(9):21-22
很多人喜欢将西方民主或美国民主与中国民主作比较,希望从中找到一种答案.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著作《中国大趋势》中提出.美国实行的“西方式”民主制度是一种“横向民主”.而中国实行的“东方式”或社会主义式民主制度是“纵向民主”。“横向民主”的特点在于西方人心目中的自由、民主社会是一个横向结构.由无数“个人”“平等”地选出自己的“领导”:而“纵向民主”的特点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  相似文献   

20.
《达摩流浪汉》是“垮掉之王”杰克·克鲁亚克继《在路上》之后的另一部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作者将“垮掉一代”波西米亚似的生活方式与东方佛教的理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围绕着美国“流浪汉”和中国的“寒山”实现了一个认识上的转折和精神上的成就,并且启迪了东西方的文明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