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建荣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5,(3)
本文论述郝懿行《尔雅义疏》对郭璞注《尔雅》的条例以及对郭注中望文生义、不辨词义、目验不明、未闻、未详、所本、阙而不论等方面进行推衍和驳正的情况。指出:郝氏能够对郭注进行较好的、多方面的推衍与驳正且有别于其它《尔雅》注本,一是由于他在训释中能运用清代小学家确立的“音近义通”的观点与方法,二是他坚持了对“异于旧说者,皆经目验,非凭胸臆”的主张。同时,本文对郝氏在推衍与驳正郭注时出现的一些失误,也举例予以说明,并在其不易被人明了之处加上按语,作为补论. 相似文献
3.
胡世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3):56-59
《手批尔雅义疏》是近代著名语源学家黄侃从事语源研究实践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批语中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经过系统梳理,并运用同类互证方法等加以验证,可以发现,“荎:挃”、“殻:螯”、“睔:棆”、“憋:鷩”、“跳:狣”、“串:贯:毋”、“讹:化”等还没有被现当代学者证实的同族词确实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世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6(3):64-69
《手批尔雅义疏》是黄侃先生从事语源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批语中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本文选取其中六组未被现当代学者证实的同族词进行了疏理与考证,证明它们确实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胡世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1):42-47
《手批尔雅义疏》是近代国学大师黄侃从事语源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系联同族词的方法有:音义结合系联法、右文系联法、声训系联法、音转系联法、类推法等。黄先生综合使用这些方法,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不仅为语源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还具有语源学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邢昺《尔雅疏》在疏解经文、郭注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某某音义同”的训式,揭示各类语词之间的音义关系。这种训式中有一些揭示了古今字的音义关系,且在训诂条例上往往属于“连类广训”,这是对汉人“古声某、某同”、“某、某同”的改良和发展,也启迪后人对“音转义存”、“声义同源”、“异字同词”等现象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严志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Z1)
术语的存在并非近期才有的现象,事实上,它与人类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在学术领域,它是一门学科从事研究的工具,也是一门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独立的标志.但是术语研究却是由社会发展引起的一种新现象,在国内,专门进行术语研究的还不多.“术语研究一词通常指的不是为建立某种术语学理论所进行的工作,也不是针对木语的语言方面进行的工作,而是指搜集、处理和传播术语资料的全部活动”.与任何一门学科相同,训诂学在其发展历史中也形成了它所独有的一套术语,并在训诂学家们的训诂实践中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特别是有清一代,训诂学集历代训诂 相似文献
8.
李倩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28-31
P.3719《尔雅》白文写卷至今未见详尽校理,我们将写卷与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尔雅》进行对校,校得近百处异文。本文对其中一些条目进行疏证,以见写本的特点,进而较为全面地评判写本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冬英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1)
《尔雅》普通语词解说义素已取得学术界共识,并在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尔雅》很多义训运用已有的义素理论也解释不通,于是将已有的义素称为明显义素,从而提出隐含义素的概念.明显义素直接反映在词语的义项中,而隐含义素则蕴藏在词语的义项中,要经过分析、联想,才能寻觅其踪迹.从《尔雅》释词与被释词义项关系入手,将隐含义素归纳为相因义素、相关义素、相似义素.各种隐含义素特色不同,然而均隶属于义项,都与明显义素相比较而存在,大同而小异.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国西北部敦煌、吐鲁番出土了大量魏晋至元明时期的文献,其中就有我国古代重要辞书《尔雅》.目前敦煌发现的雅书研究论文已有数篇,而对吐鲁番出土的雅书研究成果较少,对出土雅学文献的研究也是雅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基于此,目前藏于日本的3351号、8095号《尔雅》残片的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对其发掘、收藏、出土地、书写时代、体式、用字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尔雅》和雅学出土文献研究提供基本资料和相关线索. 相似文献
11.
赵世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1)
关于《尔雅》研究史的整理和研究发端很早,代有传人,清代以来尤盛,成就斐然.然而,过去的研究成果大都各有侧重,且篇幅不大,憾其未备.朱祖延先生的雅学研究则别开生面,其成果浓缩于《尔雅诂林》一书.该书不仅规模皇皇,前所未有,而且搜罗全面,内容丰赡,融注疏考论为一体,汇百家注疏于一编,创建了立体化的《尔雅》研究史体系,卓然一帜,令人观止. 相似文献
12.
周春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
朱熹学识宏富,遍注群经,却惟于<尔雅>一经既无专门著作,又极少论说,学者对朱熹与<尔雅>关系的研究因此也十分罕见.从总体上说,朱熹对<尔雅>持一种较为明确的怀疑和否定态度,认为其"不足据以为古".尽管朱熹对<尔雅>的基本态度是否定的,但在其著作中对<尔雅>解说进行正面驳正的例子却极少,更多的则是对<尔雅>解说的撷取.朱熹对<尔雅>的态度,首先与<尔雅>一书的词典性质有关,词典的形式使它无法像其他经书那样可以更直接地表现其义理思想,因而难以引起主要作为理学家的朱熹的更大关注;其次,朱熹对<尔雅>的怀疑态度,是宋代以来疑古辨伪思潮的必然结果,朱熹怀疑<尔雅>也是其辨伪学的重要成果.朱熹对于<尔雅>的言说应当成为朱熹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王飞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3):245-249
本文将《尔雅》及《释名》作了一个粗浅的比较。对两书从篇目、相承关系、同义类下的词条数目、训释体例、义训的具体方法及《释名》音训的表意功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3):77-82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包括了古语、今语、方言、雅言、俗语等各种语料。在对《尔雅》的双音词进行了穷尽性调查后,共归纳出双音词1261个。现代汉语语法构词中的联合式、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表述式及附加前缀等构词法在《尔雅》中均有体现,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尔雅》中还出现形容词“老”虚化为词头的现象,从而形成了附加前缀式构词法。 相似文献
15.
王闿运《尔雅集解》为重要的雅学典籍,采录汉至清代相关注释,要言不烦,并多己见,可与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相参照。《尔雅集解》之体例为:卷首撰写引言,说明各篇要旨;正文下标示异文;立论之前,罗列旧注。其注解方法主要有四:追寻字义、分析词义、校勘异文、辨析假借。其显著优点有二:厘清异文,校订典籍;见识卓著,善用文献。然因王氏未见新出之甲金文献,训释字词,难免有所偏误。 相似文献
16.
叶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S6)
先秦时期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研究尚无独特的方法,更无专门的研究成果。但是先秦时期仍有不自觉的语言研究,有不自觉的研究成果,这就是《尔雅》以及体现在《尔雅》中的语言学思想:一、《尔雅》用先秦时期的共同语──雅言解释各地方言和古语词,体现出"名实相符"的语言学思想。二、《尔雅》首创按词的意义类别编排词汇的体例,形成了后世的"雅学"。三、《尔雅》为后世辞书释义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嘉翼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尔雅正义》是训诂学名著,雅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具重要性、代表性、影响性于一体的乾嘉学术经典。与同期段、王诸训诂大师著作研究成为显学相比,有关此书的研究稍显冷清,不够重视。结合点校整理是书,全面梳理《尔雅正义》的撰著过程、内容、体例、特点、价值、版本源流等,可以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使用该书。 相似文献
18.
崔军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4):41-43
《新尔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该书前两个部分“释政”、“释法”收录了大量的法律新词,这些法律新词以其收集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奠定了近代中国法律新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36-145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和钱大昭的《广雅疏义》(合称二疏)均集疏义与校勘于一书,是清代《广雅》注释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清代训诂学成就具有总结性意义。二疏体例不尽相同,补正脱文讹字各有详略,训释字义则十同八九。论搜辑之博,疏解之精,二者难分轩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界对《疏义》的研究严重不足,对其内容和价值更是缺乏客观的认识。在全面把握二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二疏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尝试建立关系数据库,全面、客观地展示二疏在撰著体例、词义训释、文字校勘、佚文辑释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开展多层面的专题比较研究,以改变学界长期形成的重《疏证》轻《疏义》的研究现状和弥补二者各自研究的不足;同时,复原清代《广雅》注疏的真实样态和整体面貌,纠正《疏证》价值远高于《疏义》的认识偏误,为客观评价《疏义》和《疏证》的学术地位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也为人文学术研究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毛诗正义》引用《尔雅》的情况予以考辨,以较其异同,观其流变,正其讹误,为人们阅读和比较研究提供以资参考的语料。《毛诗正义》共引用《尔雅》1477条,相同1218条,占总数的82.46%;相异259条,占总数的17.54%。相异的比例如此之大,表明流行到今天的通释语义专著《尔雅》,由于辗转传抄和翻刻,错误在所难免;而随文释义的传注《毛诗正义》,在征引文献方面,既有严格按照原书引用的,也有为了解经需要而化用《尔雅》原文以及阐释语境意义的,还有由于个人学术风格、缺乏严谨或校勘不精而误引的。因此,我们在阅读和使用这些文献时,既要尊从,也要鉴别,尽可能地还原其本来面目,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