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理论界在讨论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忽略了农业劳动质量,在讨论农业劳动质量时又远离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多少,人民公社下劳动质量的偏低导致了农业产出低和农业劳动力不足;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劳动质量得到提高,进而也使农业产出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增加。人民公社下劳动质量的偏低是生产队的组织结构导致人们争夺分工好处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内生交易。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实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要使这“两个转变”顺利实现,必须把握住我国农业劳动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资源;必须对农业劳动资源的需求进行预测,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 一、农业劳动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农业劳动资源是农业中能参加劳动的那部分人的量和质的总和,是农村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和农业劳动者平均质量的乘积。这就是说,第一,衣业中能参加劳动的那部分人之所以称为农业劳动“资源”,是因为他们身上蕴藏的劳动能力是构成农业生产的潜在要素,而且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修正的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分别对1994年和2008年我国西部各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占农业劳动总量的比例从1994年的25.51%下降到2008年的4.65%,剩余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从1994年的2968.182万人减少到目前的478.0856万人,减少了2490.0344万人.可见我国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已大幅度地减少.我国西部农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重点应该从过去以输出劳动力数量为主转变为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劳动力的效率上来.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已经成为农村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在我国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因此,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就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杜瑞珍 《南都学坛》2006,26(6):123-124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部分农村劳动者被排挤出农业劳动岗位成为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同城镇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城镇化是实现乡村经济实体集聚的基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有效途径;要以优势主导型特色产业为中介和纽带,拉大产业链条,营造规模型乡村经济实体,形成小城镇建设与主导型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拓宽就业岗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或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来,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这股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及其在国内大范围的无序流动,引发出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在客观描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以工代赈、建立“国土开发改良基地”、设立“农业劳动追加基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视角探讨剩余劳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途径.研究表明,虽然城镇化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大量农民工失业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加困难,农业产业化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基本途径.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是适合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两年多来,我国农村广泛地推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展了生产,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事实证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正确道路。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产生,不是始自今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一九三三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中就规定,社员“帮助其它社员做工时,应照工计算工资,请其他社员来帮助时,也须照工资计算”。(《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册,第86页)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抗战期间,各解放区的农业劳动互助进一步发展,例如,在陕甘宁边区许多变工队又自己规定了大家必须遵守的劳动纪律,有的还“规定了按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有序转移,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在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形势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必须把全面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立足于给予农民工以国民待遇,着力破解农民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壮大县域为重点的多元化城镇化路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依法保护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权益,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模式,从而推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和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失衡,加剧了农副产品消费需求和产出供给的矛盾,产生价格上涨压力。基于“缺口-价格”模型的实证研究显示,负向农业产出缺口对农副产品价格具有滞后1-3期的直接正效应,18个省份分地区面板回归验证了直接价格效应的存在且滞后期为3-4期;工农业产出缺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两者的影响弹性不显著。由此可知,农业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治理通胀要从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协调工农业生产和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入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且针对现阶段实现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和实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农户“半工半农”二元收入结构的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农村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农户现金需求的压力不断上升,农户消费呈现出实物需求、现金需求的二元倾向,农户的二元需求推动农户劳动呈现出“半工半农”的二元结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粮食价格的低迷使农户单纯依靠农业劳动无法满足家庭的简单再生产,农业劳动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户的实物需求,非农业劳动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户的现金需求。这样,在劳动与消费二元化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农民的福利,必须要长期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变;改善农民从事非农业劳动的环境;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经典表述,为我们研究探索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马克思认为,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但劳动力的价值反过来影响机器的采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转移的规模、方式和方向都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开拓了工业所需要的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教育和治理贫困是大工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入手 ,讨论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认为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应把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重视农村内部消化和大力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其中大力发展小城镇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核心。结合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实践 ,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主义自耕农”(承包户)为支柱而形成的各种“专业户”,正是把人民公社经济改组为合作经济,使中国的农村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并使中国的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由于“包干到户”使农民的直接利益和农业生产成果密切连接,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从中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变化的物质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所作的安徽省滁县地区的农村调查表明,农民的生活费和生产费(包括固定资产),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是  相似文献   

16.
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是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方向,也是人民公社有别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特点之一。一年多以来,全国各地的人民公社办起了约七十万个工业单位,这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带来的一件新事物。它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的大跃进,并且给向称落后的农村展示出一幅工业化的伟大前景,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并且在群众的支持下不断巩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按照广义劳动价值论与七次产业划分法,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包括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商业劳动、知识产业劳动、公务劳动、家务劳动、求学劳动等七类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种广义劳动价值论不仅能用来研究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和商品交换行为,而且能用来研究人们的一切劳动、一切行为和一切社会关系,这将使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编后记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地理系全体师生于1958年10月至今年元月下放到遂平县嵖岈山人民公社;以嵖岈山人民公社作为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的三联基地,进行了现场教学,从事了科学研究,参加了生产劳动锻炼。在人民公社党委的领导下,社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对嵖岈山人民公社的自然、经济进行了详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年间,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知识产权均获得了长足发展。选取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5种形态农业知识产权,即植物新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涉农专利、涉农商标和涉农版权,分析了它们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研究发现农业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在整体上还存在质量不高、转化率偏低、主体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失衡和产权意识薄弱等不足。提出了应该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基础,以转变经营体制为根本,以强化法律保护为手段,多措并举激励农业知识产权的产出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构建包含土地与劳动要素的CES生产函数,考察农业要素丰裕度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边际产出与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通过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利用中国1952-2011年农业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生产函数中的各参数,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农业部门土地与劳动的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丰裕要素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丰裕度变化共同作用于要素相对收入份额,多数年份二者作用方向相反,但技术进步偏向性主导要素相对边际产出和收入份额变化.(2)我国农业部门要素丰裕度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收入份额的作用呈较强的阶段性:1952-1983年,我国农业劳动要素丰裕度提高,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1.5%,而技术进步劳动偏向性带动劳动收入份额上升6.3%.自1984年至今,我国农业部门劳动要素丰裕度持续下降,引致劳动收入份额上升2.4%,而土地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劳动要素收入份额下降5%.因此,为提高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应重视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