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上下游垄断企业所带来的较低社会福利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管制者对上游垄断企业实施投资报酬率管制情况下的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并比较分析了上游垄断企业在投资报酬率管制下的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与未受管制时以及一体化时的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考虑价格上限的发电容量投资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将价格上限管制因素纳入发电容量投资决策模型,运用MATI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探讨市场变量和管制变量发生变化时发电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市场均衡效应.结果表明:1)企业对未来需求增长的预期较高时,将延迟投资并在投资时提高装机容量;2)需求波动率比需求增长率对投资决策有更大影响;3)合理的价格上限水平对减缓投资波动有明显效果;4)提高容量电价能够降低投资临界值并增加一次性投资数量,同时也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电源结构优化调整;5)不确定需求条件下,高容量电价和低价格上限的管制政策组合是实现电力市场长期均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公用产品定价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公用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引起的争论为起点 ,根据新管制经济学的基本模型 ,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政府、管制机构和被管制企业在公用产品价格博弈中的行为选择 ,指出在转型时期政府无法形成一个价格均衡的机制 ,能够兼顾政府、管制机构、被管制的企业与享受公共产品的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等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管制路径 ,将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与公共产品经营权的拍卖相结合 ,将原有公用产品经营中事后补贴总成本差额的机制 ,转化为事前最低补贴或最高的上缴利润竞标机制。  相似文献   

4.
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两种管制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激励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两种管制方式——价格上限管制和最优管制机制。首先分别建立了它们的管制模型,得出了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的管制机制;进一步地,比较了在这两种管制方式下企业创新的内在激励,以及创新费用的增加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并分析了当激励企业创新问题引入时,两种管制方式相对优势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筹资渠道也出现了多样化,企业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将有利于企业提高投资报酬率,获取更大企业价值。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金募集效率普遍低下,不利于企业的扩大生产和追加投资,因此本文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相继产业链条件下的内生纵向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多个上游和下游企业组成的相继产业链中,上下游厂商通过纵向一体化可降低产品价格,增加利润及社会福利.但当企业数目较少时,双重边际效应使得价格增加,同时一体化厂商会提高非一体化厂商成本,形成价格歧视、甚至市场封闭等问题.本文给出一体化厂商与非一体化厂商共存的内生解,并给双重边际、价格歧视和市场封闭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发电容量投资不足或过剩都将带来巨大经济与社会损失.论文针对需求不确定且存在价格上限的情况,分析寡头发电商均衡的报价策略,在此基础上,运用实物期权和博弈论思想,构建寡头发电商投资阈值与容量选择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对称寡头发电商的投资阈值与容量选择、最优价格上限与发电商数量,结果表明:1)价格上限较低时,寡头发电商会延迟投资,但总的投资容量会随发电商数量的增多而递增,而在价格上限较高时,则相反;2)最优的价格上限是无穷大,但发电投资商的数量对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 解决经营者的长期激励问题和经营者的选择问题,一方面与体制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企业常常使用会计指标尤其是投资报酬率(如资本保值增值率)有关。投资报酬率无助于评价企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无时无刻不面临激烈的竞争.由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制造业生产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已呈现过剩之势,企业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价格和品牌信誉,而这些都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认识商誉 商誉是指企业在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的收益所形成的价值。这是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管理基础好,生产历史悠久,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良好市场信誉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可获得超额利润。商誉是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所有无形资产扣除各单项可确指无形资产以后的剩余部分。商誉具有以下特性: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产品的特性,重复消费同一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本文通过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滞留成本对企业折扣券定价行为的影响,并与其他定价策略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会通过折扣券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消费者制定高价格;(2)在均衡中,随着滞留成本的提升,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降低,企业利润上升;(3)与其他定价机制相比较,折扣券定价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较低,政策制定者应当限制此类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的社会感知会影响其对产品和品牌的评价。当消费者进行购买选择时,经常会受到参考价格效应的影响。而广告和价格不仅是企业经常要考虑的重要决策,还会对参考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一个值得研究的的问题是:在考虑参考价格效应的情况下,企业该怎样确定其动态广告和价格策略?
为了研究该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广告和价格的动态模型,来研究一个双寡头市场环境下两个寡头企业的价格和广告决策,并以此分析参考价格效应的作用。具体而言,我们假定企业可以采用广告承诺和价格承诺中的一种,其中前者承诺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广告投入量恒定不变,而后者确保价格不变。两种策略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会影响竞争对手的选择。在上述假定下,我们探讨了两个寡头企业在都采用广告承诺、都采用价格承诺及一个企业采用广告承诺而另一个企业采用价格承诺等三种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广告和价格决策,并以此分析了三种情形下参考价格效应对最优的广告投入及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不同情形下企业的最优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产能力限制下价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能力限制条件下,同质产品市场中两企业以价格为决策变量进行Stackelberg竞争,采取有效配给规则。两企业对称情况下,生产能力较小时模型存在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两企业销量达到自身生产能力,得到相同收益;生产能力较大时,追随企业匹配领头企业的价格,博弈存在后动优势。分析了领头企业生产能力大于追随企业的不对称情形,并给出相应均衡。算例分析表明,企业价格竞争的前提是充分大的供给能力,追随企业应在领头企业生产能力较大时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4.
以移动广告为研究背景,研究地理定向和消费者产品偏好定向相结合的混合定向方式下企业的定向广告投放策略,同时通过对比企业投放定向广告与大众广告,研究企业的广告策略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运用定向广告策略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提供差异化较大的营销策略:对属于企业近距离范围且偏好企业产品的优势市场,企业应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并实行高价;为了争取部分远端劣势市场的收益,企业应向其投放一定力度的广告并实行低价;对属于双方的竞争市场,企业应选择中等程度的广告和价格。同时,通过与企业投放大众广告相比较,发现竞争企业使用定向广告策略反而不如使用大众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建君  刘刃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35-40,46
本文以内地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公司采用不同创新策略时,股票市场对其预期收益将做出何种调整与变化.研究姥.果表明:托宾Q值大于1的企业采取外部创新以及托宾Q值小于1的企业采取内部创新时,股价将上升;托宾Q值大于1的企业采取内部创新以及托宾Q值小于1的企业采取外部创新时,股价将下跌.  相似文献   

16.
客户服务投入是企业吸引新顾客和维持现有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服务投入究竟是否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对于这一问题,业界和学界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建模的方法研究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固有的市场因素对客户服务投入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竞争的市场均衡结构是两家厂商都投入客户服务。服务投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随着产品差异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厂商自身市场份额的增加而增加。即,在产品差异度高的市场,服务投入更容易给企业带来价值。而在集中度高的市场,服务投入更容易给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带来价值。  相似文献   

17.
A framework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that incorporates production cost and economies of scale in the problem of positioning a product for a market segment. The model facilitates the existence of a Nash equilibrium in prices and product positions. As such, firms can simultaneously choose prices and product positions for the segment. This result improve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n equilibria points in prices and product positions where firms choose their product positions first and then set their price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unit savings derived from economies of scale or the cost of furnishing a product with its attributes by one firm on the product positions, prices, and profits of all competing firms. More important,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n prices and profits of competing firms when one of the firms repositions its product closer to the segment's ideal point. It is shown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profit of a firm may actually decrease as it redesigns its product closer to the segment's ideal point. These conditions assist management to identify the product design beyond which enhancements of the product would lead to lower profits because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cost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price of this firm increases. Past research supports the idea that positioning a brand closer to the ideal point, given fixed product positions of competing firms, would lead to greater buyer preferences and eventually higher profits. The price and profits of the competing firm may increase or decrease. Conditions are derived under which a movement towards the segment's ideal point by one firm would lead to higher profits by the competing firm.  相似文献   

18.
已有研究往往孤立地分析企业横向或纵向R&D合作问题,而现实中,企业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合作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的博弈模型,并与下游企业只选择横向R&D合作的情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与下游企业只进行横向R&D合作的情形相比,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将带来更高的均衡产量、R&D投入水平和行业利润;(2)当R&D成本分担比例较低(较高)时,上游企业具有(缺乏)R&D合作动机,该结果与技术溢出水平高低无关;(3)当上游企业R&D成本分担比例较高或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下游企业必然同时选择与上游企业R&D合作。为保持合作的稳定性,通过构建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上下游企业R&D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算例表明,该协调机制能避免传统R&D成本分担法引起的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19.
The business literature advises firms producing complementary products to sell the core product at a low price, but to price the complementary product at a higher premium. This strategy, however, is problematic if firms face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 for complementary products as well, as observed in recent years for instance in the market for printers/ink cartridges. Motivated by several measures the firms have taken in this market, the current paper analyzes whether firms are interested in protecting their complementary product from outside competition. We find that firms protect their products only if consumers underestimate the demand for the complementary product when deciding which core product to buy. Moreover, we investigate how the decision to protect the complementary product interacts with a firm’s pricing decision. We show that the price policy proposed in the business literature should only be applied, if consumers sufficiently underestimate their demand for the complementary product so that firms strongly protect these products from outside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20.
在古诺竞争市场结构下,建立了具有R&D过程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促进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利润以及总福利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存在研发投资溢出时,在不同的R&D策略下企业的市场绩效。研究表明,企业的市场绩效不仅与研发投资溢出率以及产品的差异度大小有关,而且与R&D效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