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外语志愿者服务做一些探讨性研究,旨在提高外语志愿者服务质量,为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力提升湖南旅游文化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 ,弄清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 ,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具有特殊意义。一、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 ,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 ,“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 ,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3.
《湖南教育史》计三大卷,洋洋200万言,堪称湖南教育古往今来的全景式扫描。说到湖南教育,不能不提及湖湘文化。在研究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的因果关系时,我们不必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泥淖,而应着重注意湖南教育的主导作用和这种作用所致的内在规律。一、湖南教育的“先天”优势催促湖湘文化的发展一般地说,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从澧县城头山出土的老城、稻田和谷物,说明湖南先民早在8000多年以前就初步掌握了种植、陨铁锻制和烧陶浇铸的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湖湘文化的雏形———独具特色的荆楚文…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发展旅游教育已经近20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文章通过总结国外一些国家旅游教育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国外旅游教育特点及国内旅游教育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旅游教育的对策,如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应该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考虑市场需求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及理论联系实际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于外语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在中学开展外语教育。本文以中俄两所中学为例,从宏观的外语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微观的外语教学课堂实践两个层面对中俄中学外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针对我国中学外语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俄罗斯的一些好的做法,在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和外语教学理念及方法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促进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个体对外语能力的需求是外语教育发展的动力,我国的外语教育长期存在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价值的现象。人的发展是外语教育的本体价值之所在,促进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外语教育的终极价值,外语教育的实质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文学资源丰富、内涵深厚、个性特色鲜明,追求内容和体验的深度旅游发展趋势使对旅游文学的深度开发成为必要.因此,本文通过对湖南旅游文学在游观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商品、旅游人才等方面的创新路径进行分析,进—步挖掘旅游文学这种特殊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旅游文学资源在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其综合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崀山风景区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演化倾向、消费层次以及崀山风景区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属性与地理环境的对应关系。认为崀山旅游市场局限于湖南省中部一带,分布在距离崀山500KM以内范围,旅游市场在空间上有进一步集中的倾向,并具有消费层次不高的特点;但是崀山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潜力很大,客源市场的需求无论在旅游产品类型的期望、还是产品的价位要求方面与崀山风景区的优势是吻合的,崀山观光旅游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营销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外诺教再的文化生态失衡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文化生态发展进行了探讨,由此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外语教育及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文化生态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化时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展示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局限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感恩的"无意识"表现,因此应该采取新的教育策略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而高校外语教育因其自身的语言特征、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及文化内涵的独特性,不失为进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系统的全人教育能有效解决外语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既能促进学生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也能满足国家和时代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全人教育理念指导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探索全人教育指导下"外语+"人才培养的路径及具体措施。对全人教育指导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进行具体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育社会功能的转变包括:外语教育愈来愈具有群体和个人生存意义;外语教育愈来愈具有文化蕴涵和文化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4.
略论湖湘文化对湖南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演进和嬗变的过程中 ,湖湘文化的传承与湖南教育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者相互影响 ,彼此促进。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 ,反过来 ,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本文拟从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的关系入手 ,阐析湖湘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揭示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怎样为湖南教育的发展提供文化土壤的 ,并进而探讨在当今社会我们又将怎样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湖湘文化传统来为湖南教育的发展服务。一湖湘文化作为湖南这块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有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15.
湖南的留学教育起步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甲午战争打破了"湘军无往不胜"的神话,使一向自负的湖南人陡生了一种沉重的负罪意识,产生了求知于外洋,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渴望.湖南士人纷纷远渡重洋,留学国外,湖南因此成了清末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些留学国外的下层绅士,经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系统洗礼,逐渐地改变了自己传统的思想观念.他们有的投身于学界,以"磨血"的革命,培养离经叛道的新式人才;有的投身于军界和革命团体,以流血的革命,直接成为了封建皇权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16.
曾敏 《天府新论》2012,(4):158-161
教育是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手段和工具。外语教育的过程是对异国文化的选择、重组、改造和传播的过程。课程文化也是一个文化的子系统,并且是一个不断变化之中的动态生成性系统。现代理念的外语课程教学,应该是具有人文意识的、文化和知识相互碰撞的文化意识的完善与生成的工程。外语课堂不仅享有学习共同体的美称,从课程的本质上看,外语课程就是构建一个场,构建一个容认知、文化、社会、政治、伦理、实践于一身的多维空间。在外语课程和文化联姻中,必将诞生出跨文化语言体验的个体,能用独特的声音表达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纬度内的生命强音。课程必定脱胎于文化,以智慧的表达形式回归于文化,融入人类社会的文化建构和新向度思维。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给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同时也给外语教育带来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本文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产生的影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为适应WTO形势而需要改革的方面及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杨玉 《学术探索》2012,(6):159-161
语言生存的环境依赖它所托的文化环境,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造成极大威胁,打破了语言生态平衡。为此,民族外语教育应以加强学生文化认同为目标,从教师、教材及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方面改革来抵制文化帝国主义,从而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相似文献   

20.
湘籍留日学生作为湖南近代史上一个特殊政学群体,为发展湖南的近代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建设近代的新式学堂到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从开辟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道路到促进湖南的社会启蒙等,湘籍留日学生都是中坚或重要力量,建构了湖南近代教育发展的雏形,为全国近代教育的兴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