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邢恕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人物和理学人物,二程弟子,元间贬谪永州。《全宋诗》收录其诗作共10首,其中6首作于永州,此外又有散文1篇,题名7通,也作于永州,部分石刻真迹保留至今。学界有必要理清邢恕与北宋理学师承渊源,以冀补史志之阙云。  相似文献   

2.
邢恕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人物和理学人物,二程弟子,元礻右间贬谪永州。《全宋诗》收录其诗作共10首,其中6首作于湖南永州,此外又有散文1篇,题名7通,也作于永州,部分石刻真迹保留至今。文章对邢恕与北宋文士之交往略述始末,冀补史志之阙云。  相似文献   

3.
邢恕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人物和理学人物,二程弟子,郑州原武人,元祐年间贬谪永州。《全宋诗》收录其诗作共10首,其中6首作于湖南永州,此外又有散文1篇,题名7通,也作于永州,部分石刻真迹保留至今。本文即以永州所见摩崖石刻,参以方志,对邢恕所作石刻作一汇考,冀补史阙。  相似文献   

4.
有宋一代,理学盛行。理学家们在经营道学之余,也常常吟咏一二,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理学诗派。其中有一位特别喜欢写且产量也多的,就是《伊川击壤集》的作者,北宋理学大家邵雍(尧夫)。《伊川击壤集》20卷,存诗1583首,比朱熹还多200首,是宋代理学家中存诗最多的。《伊川击壤集》中有不少好诗,有的吟咏性情,描绘自然风光,真情感人;有的寓哲理于情景之中,富有理趣,并且他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是理学的重要创始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1)司马光积极参与了北宋疑古惑经的学风建设,为理学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学术环境;(2)司马光系统地提出并探讨了“道体”这一理学的核心问题;(3)司马光重视突出和阐发“治心修性”这一理学的精髓内容和存养工夫;(4)司马光完备地提出了理学的基本范畴;(5)司马光有力地卫护了北宋新生理学的成长壮大等五个方面得出结论:司马光是北宋理学当之无愧的重要创始人和奠基者。并进一步通过与“北宋五子”的理学思想的比较,突出了司马光的理学重要创始人的地位。最后,分析了司马光理学思想长期受冷落的原因,指出主要的原因是受理学主流派程朱及其后学的贬黜  相似文献   

6.
北宋后期,宋代学术发展到极盛,但诸多学派在具体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并未掩盖作为一代学术的共性特征,在其思想深层其实都或隐或显地贯穿着理学精神。同时,宋代诗歌经过百余年发展,也在其时达到极盛。宋诗大家多为宋学中开创学派的人物,与理学皆有密切的关联。到江西诗派时,更与理学家形成直接的师承关系。从理学文化思潮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出宋诗兴盛的轨迹及其主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北宋陶弼工诗文,为官颇有治声,亦是广西重要人文景观三海岩的开创者。逝世后黄庭坚、刘挚为其作墓志铭。永州新见陶弼墓志铭系其生前友人李时亮撰写,于零陵金釜山发掘出土,是三种墓志铭中最早的一种。对照该出土文物,陶弼的生平家世得以进一步考正。  相似文献   

8.
周敦颐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据《周元公集》载,周敦颐存待二十八首,赋一篇,文四篇。诗作虽不多,但诗如其人,全面地反映了这位理学开山大师的政治理想、人格追求和审美情趣,有相当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与宋初诗风相呼应。不仅如此,又以其诗作风格影响宋代理学诗派,成为理学诗派的开风气者。近年来,对于周敦颐的哲学、教育学思想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对其散文名篇《爱莲说》也有不少文章涉及,然而对其诗歌却无专文论述。为此,笔者愿作粗线探讨。纵观周浪漫几十首诗作,内容大都是抒发性情,吟咏风月,可以说首…  相似文献   

9.
作为“理学开山”,周敦颐在宋明理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不可替代,其对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从本体论和宇宙论方面证立儒家心性之学.鉴于学界对其与佛教关系探究甚少的现状,结合北宋儒释道三教融会贯通的社会背景,由佛性论视角对周敦颐的心性论作相关分析,有助于弥补学界对周敦颐理学思想中佛教因素研究的不足,以及更好地理解北宋儒佛两家思想的相互借鉴与融摄.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的思想及其与北宋理学思潮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以往学界对这一方面的具体研究颇有欠缺。本文从哲学、经学、排佛道三个层面论述了欧阳修的思想,认为:其“不绝天于人,亦不以天参人”的天人观充满儒家的理性精神,是北宋理学“理本论”的直接理论先导;其以理性精神为标准衡量儒家经典传注的是非真伪,为经学中义理之学学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修本胜之”的排佛道思想,虽然尚无法真正战胜佛道二教的影响,但却为稍后的理学家们加强儒家心性之学建设揭示了方向。因此,作者的结论是认为欧阳修是北宋理学思潮的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11.
晁迥是北宋初期的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他早年师从王禹 ,在诗歌创作方面学习白居易体。进入真宗朝 ,仕途通达 ,迹升清贵 ,成为西昆派诗人。晁迥承前启后 ,在宋初诗风的发展演变中 ,他是由白居易体到西昆体的一位过渡式的人物。在儒学的发展中 ,晁迥融会儒、释、道 ,强调穷理尽性 ,开宋代理学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是一个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在封建社会后期,代表着进步的社会力量,向变种的孔学——程朱理学,展开了批判,在儒法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北宋以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向后期过渡,反动的孔学逐步演变为一套极端唯心论的理学。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时期顽固坚持反动立场,恶毒攻击王安石变法的程氏兄弟(程颢、程颐),而集其大成者则是那个口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朱熹。在封建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朱熹适应大地主阶级维护反动统治的需要,继承其祖师爷孔老二的天命论,并加以梳妆打扮,精雕细刻,建立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朱熹讲理学玄而又  相似文献   

13.
宋代理学家在其特有的历史哲学指导下对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许多人物作了点评。两宋理学的奠基人程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均仅以道德标准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尺度, 缺乏以历史主义的眼光, 以社会价值的标准去评判历史与历史人物的视野, 不能认识“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面作用,一味地将历史道德化、以道德理想主义的态度看待历史与历史人物, 表现出使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迂阔和保守  相似文献   

14.
理学是滥觞于中唐、兴起于北宋的理性主义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的产生对于当时及后来的中国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徐洪兴博士的《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以下简称《转型》)一书,是专门研究理学思潮产生过程的一部较有份量的著作。既然是研究理学思潮产生过程的专著,首先就必须对“理学”概念的内涵、外延及特性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转型》一书对此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新观点。《转型》一书认为,理学之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学就是“脱出训沽“的“义理之学”…  相似文献   

15.
“同治中兴”的思想依托是所谓理学复兴,其代表人物大都“一宗宋儒”。曾国藩是所谓“中兴名臣”,又是理学复兴的主要倡导者。他以程朱理学为其思想灵魂,博采众长,对高谈性命,崇尚空疏的理学作了新的阐发,并使之与经世思想相结合,为这门自康乾以来陷于封闭的政治哲学注入了某种活力,从而适应了“同治中兴”的需要,对晚清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朱陆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和陆九渊前后有六次争论,可归约为为学之方、经典诠释、人物评价等三项内容,反映了朱陆在理学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的深刻分歧。朱陆之争在其后的理学进程中有重要意义,是理学理论水平的一个尺度,也是理学发展的一个契机。对朱陆之争理论性质的诠定,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显示了明清以来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释智圆(976—1022)是北宋初年佛教天台宗的杰出代表人物,《佛祖统记》、《历代佛祖通载》均有传。释智圆居于杭州西湖孤山玛瑙院,所著孤山《闲居编》五十一卷,续藏经中收录。据书首吴遵路的书序,是书于乾兴元年(1022)正月编次成功,释智圆亦于是年故去...  相似文献   

18.
《童区寄传》是《柳宗元集》中一篇相当重要的作品。长期以来,对于这一作品到底写于何时何地,写的是何地发生的事,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柳集的各种旧版本,原文大都书作“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北宋苏轼据此在《刘丑厮诗》中云:“此可名区寄,追配郴之荛。恨我非柳子,击节为尔谣。”可见最古的版本无疑是作“郴州”,那么文章写的当然被理解为在郴州发生的事。又由于郴州地近永州,因而必然又被人理解为作者在永州时作。南宋韩醇首先提出:“其文曰桂部从事为余言之,当在柳州作。”按其语意却是认为写柳州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有两首《浯溪中兴碑颂和张文潜韵》,研究李氏者都认为写作年代在北宋.张耒(字文潜)是北宋人,李氏却是跨北宋、南宋的人,两诗是否写于北宋,笔者认为尚可商榷.唐诗人元结,曾作《中兴颂》,歌颂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功绩.颜真卿写了这篇颂刻在浯溪(今湖南省祁阳县西)崖石上.张耒写了两首《读中兴颂碑》诗,李氏和了两首  相似文献   

20.
洛学有狭义和广义二分,狭义的洛学指二程及其弟子之学,广义的洛学指由二程创立、历经元明清活跃于中州的理学,是作为地域性的理学流派而成立。广义的洛学历经宋元明清,统绪不绝,代有传人,发展经历了二程及其弟子的创立期、从北宋灭亡到明代中后期中州王学兴起前的维系延续期、自中州王学兴起到清初的兴盛期和清中叶以后的衰歇期四个阶段。在千余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州洛学形成了尊兼容、重笃行、尚致用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