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湾遗址是我国迄今已知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也是目前我国史前考古中发掘墓葬最多的地点。这一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前后跨越1000余年,包含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以及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多种考古文化类型。柳湾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探索青海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上古时代,原始居民已经开始生产和生活了. 我国境内已发现的人类化石及其活动遗址,约有400处,分布于我国26个省区内.属于猿人阶段的有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一带,1965年5月,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两颗人类牙齿化石,距今约250万年到200万年.北京人距今40万年至50万年,生活在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地区.发掘的人类化石,大多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和动物化石并存.除了上述遗址外,在北方较为重要的还有辽宁省营口牛金山、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等地.我国境内发现的属于20万年至12万年前的古人阶段的人类化石,有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准格尔旗,辽宁省喀剌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京市周口店等.在文化分期上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我国发掘的人类化石属于新人(或称智人)阶段的,在北方有北京山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内蒙古扎赉诺尔人、吉林安图人、黑龙江五常学田人、黑龙江哈尔滨人等等.新人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良渚文化,是1936年11月3日下午2时由杭县良渚(现为余杭县良渚镇)人施听更首先发现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已成为中外考古学界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1986年和1987年在良渚附近对反山、瑶山两处遗址发掘后,更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认为这是良渚文化考古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对于研究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认识原始宗教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良渚文化是祖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  相似文献   

4.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发掘,是中国考古学界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学者们对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重要地位及与周边新石器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已作了许多研究。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动物遗骸,经鉴定共有61个属、种,如此丰富的动物遗骸,在已知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可是,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发掘(1973—1974年)发现了47种动物遗骸,第二次发掘(1977—1978年)增加了10种,新增加的种类,均未作报道。且第一次发掘的鉴定报告较为粗略,对动物驯养、动物群的分析比较、环境的演变等问题,虽已涉及,但却未展开讨论。本书作者根据浙江省博物馆两次发掘出土的大量动物遗骸,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动物群的性质、遗址先民对环境的改造、利用,驯养家畜,兽骨利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地区三江平原上的友谊县凤林古城及隔河相望的宝清县炮台山古城,这两处大遗址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对其考古发掘则是近年逐步开展的,特别是炮台山上“七星祭坛”天文考古现象则是2000年6月20日刚被发现的,对它们的综合研究和破译还处于初始阶段。 凤林古城与隔七星河相望的炮台山古城“七星祭坛”遗址,南北二者结合,应是构成一座城市总体的两个组成部分,成为黑龙江流域2000年前的“亘古荒原第一都”。三江平原上,有汉魏时期城址、聚落址上千处,城邦林立,其中以友谊县凤林古城和宝清炮台山“七星祭坛”最…  相似文献   

6.
<正>郑州市小李庄遗址位于郑州市南四环以北,京广铁路以南,紫荆山南路以东。(图1)地理坐标为东经113°68′49″,北纬34°67′29″,海拔108米。2017年7月13日—11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中贯新城置业有限公司中贯渠南新城南小李庄2#地项目进行抢救性发掘,前期调查及考古发掘工作表明,遗址面积近3万平方米,堆积厚度0.3~1.7米。此次共布设10米×10米探方102个,发掘面积1.02万平方米。发掘各类遗迹161个,其中龙山文化晚期灰坑155处。现择部分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考古从1930年对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开始,至今已将近100年历史。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显示,从600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第一座城市后,城市就成为文明诞生的摇篮,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演进的标志。现有的考古资料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化、城市的规模、城市的布局以及城市的性质等,为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实证资料。本文介绍了城市考古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考古的分类,并对城市考古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城市考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问》2015,(5)
2011年6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锦州龙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包含有青铜和辽金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中青铜时期遗存发现有两座灰坑,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辽金时期遗存发现有四处房址,23座灰坑。此次发掘为研究小凌河流域历史变迁提供了新的考古学材料。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遗址是迄今我国新石器考古中发掘的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址,其年代比西安半坡遗址还要早一千多年,最早的距今约七千八百多年,这里不但发掘出土了造型美观,构思奇特的人头型器皿彩陶瓶和特大鱼纹彩陶盆等数千件珍贵文物,而且特别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一、概况马沱墓地(又称马粪沱墓地),位于长江北岸,西距重庆市云阳县城7千米,西隔小溪与朐忍县治(现旧县坪遗址)相望,是当时离县治最近的一处墓地,故墓葬以战国墓、汉墓为多。(图1)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为配合三峡水利工程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共发掘东周、汉、六朝、唐等时期墓葬124座,其中战国墓有30余座,汉墓90余座,  相似文献   

11.
谈到考古。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在荒郊野外的探测和发掘,如墓葬和遗址等等,而往往忽略了另一块考古的重要阵地——水下。  相似文献   

12.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一支地方性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过去相当一段时间,曾称为“甘肃仰韶文化”。它主要分布在甘、青两省,东至天水地区的清水县,西到河西走廊玉门市,南达四川北部汶川县,北到宁夏南部固原县。截止目前,马家窑文化遗址在甘青两省发现570多处,正式发掘的有20多处,对马家窑文化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诸类型的文化内涵都有充分展示。 马家窑文化的发现,迄今已有六十年历史。解放前,老一辈老古学家如裴文中、夏鼐、黄文弼、何乐夫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初步的工作,发现遗址多处,并搜集整理了不少资料,有些已发表了报告或论著,有开创之功。但是,马家窑文化发掘和研究的主要成就,则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取得的。  相似文献   

13.
考古学研究的近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起源的研究 1.中国早期人类起源及其活动遗存的研究 人类起源以及中国境内最早在何时出现人类,一直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位于华北西北部的泥河湾盆地则是重点探索的主要区域,1978年以来这里不断有新的发现问世。进入21世纪,这里的探索又有重要突破,河北省文物局考古队于2001年在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发现了被认为年代在距今150万年以上至200万年的三个文化层,以及一大批石制品与哺乳动物化石,这成为华北地区年代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有人认为这是挑战人类起源于非洲之说的有利证据。2002年、2003年、200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又相继开展工作,认识也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松花江中游平原的占人类。其最初的命名是1982年阎家岗遗址开始发掘吋,根据当地出土的一件人头骨残片而提出的。其绝对年代为距今22370±300年前。本文将“哈尔滨人”的概念稍加扩展,以阎家岗遗址的材料为主体,也利用哈尔滨市区荒山、顾乡屯、半拉城子等地的考古材料及哈尔滨附近五常县学田遗址的  相似文献   

15.
李世龙 《学术交流》2012,(7):161-164
对于红山文化龙形玉内涵的考释研究,以往的考古专家在艰苦有限的发掘条件下,已经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实物的逐渐增加,其内含的实物信息也不断得以显现。综合近年来对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并以其遗址、实物信息和历史典籍记载作为依据,可以从不同侧面层层解析出龙形玉的宗教信仰等文化理念,从而更加丰富与完善了龙形玉深层次的文化新内涵。  相似文献   

16.
王巍 《新华文摘》2022,(2):150-155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大幕.从仰韶遗址的科学发掘起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几代考古人始终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筚路蓝缕,青灯黄卷,艰辛探索,薪火相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现将...  相似文献   

17.
庙后山遗址 第一个东北人诞生的地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达 《今日辽宁》2014,(2):42-45
正白山黑水,苍茫辽远,这片神奇的关外之地有着漫长的人类活动历史,可如果问,何时何地出现第一个东北人?恐怕很多人都难说清。本溪庙后山占人类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靠东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据考证,遗址最早年代距今约40万年以上,约和著名的北京猿人同期。因此,庙后山被中国考古界称作是"东北第一人"出现的地方。2012年,经再次发掘,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添惊人发现。目前,庙后山遗址保护规划已经获得通过,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贾兰坡的凝视1981年,在本溪市山城子村庙后山的南麓山坡上,一个73岁的老人站在了洞穴前,黑框眼镜后面,深邃的目光泛出一丝惊喜。贾兰坡,—个让世界考古界肃然起敬的名字,他没有任何大学学历,却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孜孜以求成为世界旧  相似文献   

18.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南麓的八卦田东侧,占地约一公顷,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由展览厅和遗址保护厅两大部分组成。官窑,是封建朝廷所属的专设御用瓷窑。北宋灭亡,高宗南渡后,原汴京官窑(也称北宋官窑)已无法生产,宋皇室在杭州郊坛下乌龟山另立新窑,史称南宋官窑。1985~1986年,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郊坛下官窑的作坊和龙窑遗址以及成千上万的瓷片和窑具,为保护遗址和弘扬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据报道,英国大英博物馆发掘古城纳夫克拉蒂斯(Naukratis)的遗址,近日挖掘出约1万件文物,包括希腊船的木制组件和埃及雕像,揭示出当时的繁华景象。大英博物馆馆长汤马斯指出,最新文物种类繁多,反映纳夫克拉蒂斯在古埃及时期贸易频繁、文化交流活跃,堪称国际都会,"犹如古埃及时代的香港"。此次考古发现包括2个希腊庙宇遗址、大量希腊文碑文,还有埃及和希腊风格的厨具、双耳油罐及节庆用具等。专家还发现多件希腊船的木制组件,印证当地是古埃及与地中海交流门户,推翻学者过去认为船只只在沿岸停  相似文献   

20.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学的有机组成部份,考古学是依据人类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研究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我国的考古学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西方引进的。考古资料湮埋在地下,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对古代遗址进行调查发掘,需要借助各种自然科学方法,作文字记录、照相、测量、绘图等取得完整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工作,也要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各文化遗物的形制特点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