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需要强调的是,《决定》中的人才观与人才学中的人才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决定》中提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是给人才下的定义,不能理解为人才学意义上的人才定义。而是讲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注重说明人才对于党和国家的从属性和贡献性。联系在于,它肯定了知识或技能是人才的首要和根本所在,人才学的人才定义也应如此。虽然,它也讲“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但显然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所讲的,这里的“创造性劳动”是与“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才的定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它是人才学学科成立的"元"范畴,是人才学的逻辑起点,它不仅是人才学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才开发、人才利用必须解决的问题.自人才学诞生以来,不少学者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才的定义作过非常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才的定义,是一个长期讨论但至今仍存在争议的概念。怎么对人才这一概念下科学的定义,是广大人才学理论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近二十年来,从事人才学教学和科研的经历,特就人才的定义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共同探讨这一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问题。 人才学创立之初,不少学者对人才下过定义。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定义是这样表述的:人才,就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  相似文献   

4.
人才学是以人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如何理解和把握人才概念.显然是人才学研究中必然要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人才概念是人才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支点。  相似文献   

5.
侯建东 《人才开发》2007,(11):10-12
创建一门新学科——中国当代人才学史,深入开展中国当代人才学史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研究中国当代人才学史,有助于提升人才学的理论水平。首先,人才学史研究是人才学理论丰富和发展必备的前提和基础。人才学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有关自身的原  相似文献   

6.
人才学是专门研究人才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人才问题备受关注,人才学学科的地位与作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人才学学科理论性强,且综合多学科知识,对人才开发与人才培养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加强人才学与心理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的融合.重构人才学学科的内涵.有利于人才学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7.
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字不仅可以表达数量,还蕴含着深厚的意味。每个国家的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数字。例如中国人喜欢8,西方国家的人喜欢数字7,而韩国人则对于3情有独钟。例如“(万岁三唱),(三盘两胜)”等等。到底数字三对于韩国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本论文通过韩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学中出现的数字三来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句子含义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通过文字的表面意思进行推敲并揣摩出句子的深层含义。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一、结合语境,前后勾连1.对文章的具体句子进行理解时,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的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人才永远都是一对孪生姐妹.谈教育不可不谈人才,讲人才不可不讲教育。人才学作为一门中国特有的新兴学科已在其系统研究中全面观照教育.深入连接教育。人才学之本体论所关联的人才定义及其全新的理性解析,可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审视教育变革的本质与实践路径。人才学关于人才定义的探究无疑可成为教育变革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取向.几至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0.
孙晓晓 《人才开发》2009,(11):25-28
人才心理学是研究、分析人才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与智慧才能的关系的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三十年来在人才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完善人才学学科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刊十几年前,开始刊出我国人才学领导、前辈兼学者缪进鸿教授开创人才学一门分支学科——比较人才学的文章。那时他的研究刚刚起步,现在经历十八年,终于结出硕果。自现在开始,将陆续出版丛书八集;此文介绍的是第一集。作者具有远见,目标远大,任务艰巨;但他以愚公移山精神,点滴扎实,广搜资料,遍求教益,下了很大分析、综合工夫,坚持科学态度、求实方法,得出大量成果,成为人才开发决策的重要参考。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赞赏、重视。本刊将陆续推介,以飨读者;期望比较人才学在我国从此更加受到重视,茁壮成长,对人才开发、宏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国家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通讯多年来一直在人才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著有以《人才学通论》为代表的10余部专著.1994年他被国务院批准为在人才学研究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我社顾问缪进鸿教授,原系浙江省高教厅和人才研究会的领导人,是浙江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浙江省校友会会长。曾以科学方法,广泛收集中外历史人才资料,潜心研究比较人才学,经过20年带领一班研究者坚韧不拔地努力,综合分析,得出成果,广泛征求国内外学者意见,引起了共鸣,受到了赞扬,终于创立了中国人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比较人才学。我们认为这一成果对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开发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特约专稿介绍;又由我社另一位顾问高胡同志,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同样为省人才研究学会、学界的领导人就此写了专论。一起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我社顾问缪进鸿教授,原系浙江省高教厅和人才研究会的领导人,是浙江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浙江省校友会会长。曾以科学方法,广泛收集中外历史人才资料,潜心研究比较人才学,经过20年带领一班研究者坚韧不拔地努力,综合分析,得出成果,广泛征求国内外学者意见,引起了共鸣,受到了赞扬,终于创立了中国人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比较人才学。我们认为这一成果对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开发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特约专稿介绍;又由我社另一位顾问高胡同志,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同样为省人才研究学会、学界的领导人就此写了专论。一起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人才学诞生17周年,也是中国人才研究会成立15周年。17年来,人才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科自身的建设也有较大发展,成为当代科学园地里的一株奇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面对现实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事物和新问题,人才学原有的许多理论,或是失去了现实意义,或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人才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则又显得那样地艰难和迟缓,总是落后于实际工作的步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扭转人才研究落后于现实的局面,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人才学将很难有大的作为。这不仅将会危及人才学的学科地位,更将会对现实中的人才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我们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才学界就人才学的基本问题展开了一些争鸣,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人才学所具有的特殊矛盾一直不很明确,这一争鸣对于明确人才学的特殊矛盾必将有所裨益。 我以为,要科学地研究人才学的基本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两个理论前提。一是确立这样一种社会观:任何现实的社会都是社会主体(现实的人)与社会客体(社会)两者有机的统一整体。社会与人是不可分割的.孤立地讲社会,那将是抽象的社会;孤立地讲人,那只能是抽象的人.这种观点和方法对于人才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是不利的。二是要把价值观念引进人才学基本问题的研究。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有价值的问题,价值渗透于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人生过程不过是人的各种价值关系运动的过程.离开了价值观念,人才学的基本问题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6年前,《人才科学研究》编辑部负责人约我写一篇关于研究人才学的文章,我欣然答应了。我撰写的题 目是《人才学指引我登上大学讲坛》。该文首先刊登在《内蒙师大》,以后,《中国人才报》、《中国人才》、《人才学教学通讯》全文转载。王通讯等人主编的《我与人才学》全文收编。 记得1986年3月,《中国青年报》记者杜涌涛,《这一代》杂志记者默然(现为《人民日报》记者)专程到包头郊区教育局(当时我任秘书)对我进行首次采访。随后,内蒙古团委学校部部长张宇邀请我到呼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和人才研究工作。在他刻苦努力下,获得许多研究成果,尤其是他创立的《比较人才学》花了不少心血,博览中外古今大量著作、资料、条分缕析、富有创见,受到海内外著名学者的重视,对人才开发具有重要咨询启发作用,是一项基础、费力的研究工作。他锲而不舍、方法科学、钻研精密。本刊曾发表过他的专文。希望他今后取得更大成就。尤其希望人才学研究者从他的钻研精神和研究方法中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才定义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才学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纵观近30年的人才学的发展历史.人才定义是其最根本的问题.它既是人才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制约着人才培养、开发、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近30年来.专家学者们观点颇丰.但争议也颇多.阻碍了人才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人才定义进行历史的综合比较和分析.并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导下.对现代人才的定义作出一个较为恰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才开发》期刊已创办100期,在此期间,《人才开发》为中国人才学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为人才的应用研究,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我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并对为办刊作出贡献的同仁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和深切的谢意!今天,我再次利用《人才开发》这块宝地,就十五年来中国人才学的发展成绩和当前新进展作一概述。 一 1979年,人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在科学园地破土而出后历经15个年头。作为三级学科列入《科学分类与代码》学科代码:630.5520。在此以前,国家教委科技管理中心编的“高等学校科技基金项目成果评审学科目录表”,人才学作为两级学科,列在“社会学和其它新学科”之中,代码280701。 (一)人才学已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理论体系和若干专门研究方法,人才学的框架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构成: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人才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包括成才主体自我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