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验既包含着感性的因素,也渗透着理性的成分;既处在感性认识的过程中,也处在理性认识的过程中;经验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就经验的来源来说,它是通过感官对客观外界的反映,它与感性认识阶段中的感觉、知觉、表象是密切联系的,因此经验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是怎样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什么样的思维逻辑途径、方式实现飞跃的呢?一般认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本思维逻辑途径是“四个环节十六个字”,毛泽东同志所揭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四个环节”的认识过程,客观、如实地反映了人们把感性材料加工为理性认识的这样一种思维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3.
人们曾赞颂弗兰西斯·培根为“战斗的唯物主义者”、“近代唯物主义始祖”,这是恰如其份的。然而,亦有称其为“经验主义者”的,这恐怕未必是对培根哲学思想的正确概括。称培根为“经验主义者”,大致出于两种理由。一种是培根异常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坚持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例如,黑格尔说:“培根一直被赞扬为指出知识的真正来源是经验的人,被安放在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顶峰上。”现代一些外国的哲学史家也沿袭了这种观点。另一种理由是:培根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只承认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  相似文献   

4.
<正> 在人类认识史上和人的具体认识过程中,根据认识程度的深浅和机制的不同,区分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两个基本阶段,是必要的。但是,过去流行的观点却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作了简单化的理解,片面地把感性认识等同于生理学上讲的第一信号系统,等同于动物式的感性直观,似乎在认识开始的初级阶段,只用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只限于感觉、知觉和表象,根本没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没有分析综合等逻辑  相似文献   

5.
“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时至今日,传统观点(现行的哲学教科书、哲学工具书及有关的认识论论著)把“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仅仅解释为: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取得的;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是不全面的。本文就此作些探讨。首先说明,本文的出发点是从个体认识的角度来谈“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的。因为,有无限认识能力的整个人类认识主体对无限发展的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只能通过现实中的有有限认识能力的个体认识主体对一个个有限的具体事物…  相似文献   

6.
方真 《学术研究》2000,1(8):22-25
弄清是否存在“感性真理”或正确的感性认识是否真理的问题,对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具有直接意义。笔者认为,有无“感性真理”的问题,涉及到认识论的各个方面,只有从认识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不存在“感性真理”,真理只能是正确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反映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两个哲学范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诸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环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结合构成统一的认识过程。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在探讨世界万物本原的同时,也研究了认识论问题,并对认识阶段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赫拉克利特初步区分了感性和理性两种认识形式,分析了两者的特点及其在认识中的不同作用。原子唯物主义者提出流射说、影像论,奠定了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柏拉图提出的回忆说,反对唯物主义感觉论,奠定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基础。但他在分析理性认识时,提出了解和理解两种认识方式,这是后来哲学  相似文献   

8.
我们肯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构成基于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中前后相续的两个阶段。然而,关于这两种认识的本质区别,至今哲学界尚未确定一个统一的合乎实际的界限。下面两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一种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別不在于用不用概念、判断、推理,而在于感性认识没有抓住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而理性认识则进入了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认识。”另一种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则区别,或者根本标志,就是概念、判断的运用。认识是否抓住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不能作为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标志,而是区别抽象概念和具体(理性的)概念的标志。”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为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感性认识是否也运用概念、判断等思维形式?二、理性认识是否都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弄清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正确地揭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本质区別的前提。下面我们就循着这条线索展开对于这个“本质区别”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前,毛泽东先生发表了他的“实践论”,深刻而扼要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大意是:在生活实践中引起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上深入累积,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即达到了理性认识。但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须再经实践的考验,才能作出判断。毛先牛以为认识过程两个阶段: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也就是理性的。他以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哲学界对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飞跃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其一是把由实践到认识看做是第一个飞跃,比如《简明哲学原理》中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认识只有经历这两个阶段,才能实现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着重号是引者所加,下同)其二是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看作是第一个飞跃,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中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系列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动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是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认识理论中,一谈到认识就是讲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一谈到人的思维过程,就是感性的形象思维和理性的逻辑思维交替运动的辨证过程;而把直觉这样一种人类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形式笼统地划归到非理性思维中去,绝少讨论直觉  相似文献   

12.
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国某些哲学教科书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认为,从总的方面看,这种概括仍带有片面性,没有全面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它们各具特点,在内容以及形式等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打算讨论感性阶段中存在着理性因素的问题,并对有关几种观点谈一些不同看法;此外,逻辑的范畴、规律和方法在认识的感性阶段中也已经出现,这是感性阶段中存在着理性因素的一个重要表现,对此,本文也准备作一些探讨。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深入研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阐明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和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在前人感性学说的基础上,费尔巴哈把感性作为存在本身,作为本体来进行探讨,即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此文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体现在“我欲我在”的本体论证明中。它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感性认识或感觉经验,而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存在,是感性本身。  相似文献   

15.
反思是我们时代用得最广、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然而,我们对反思的理解大多停留于康德批判哲学、黑格尔辩证的否定以及现代科学哲学的水平上,对马克思所揭示的理论思维的根本规律——实践反思规律却忽视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我们一直只是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与实践的框架内思考问题的,自然也就不会重视一种理论结构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正> 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而人们的认识是有深浅程度之分的,这就决定了真理也应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真理的层次性和认识的阶段性是相对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大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及其外部朕系的反映,而理性认识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与认识的这种阶段性相适应,真理也应当分为感性真理和理性真理两种。所谓感性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表现形式及其外部联系的正确反映,它只反映事物表面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一九五三和一九五四年中,“新建设”曾举行了关于巴甫洛夫第一、第二信号系统与毛主席“实践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问题的讨论。问题讨论的中心虽然不是关于逻辑的问题,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所发表的某些文章里面,曾附带涉及感性认识阶段有没有逻辑思维活动的问题,而没有加以讨论和很好的解决过。根据所发表的文章来看,对这个问题大约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主张感性认识阶段有逻辑思维活动的,在冯增信同志的文章中说得较为明显。他说:“感性认识的得来,也可能经过很多思维,而任何真正的认识,也都必须表现在思维的形式、表现在概念和判断上。”这就是说感性认识阶段有逻辑思维的活动。另外也有反对冯增信同志这种观点的。例如胡瑞祥同志曾指出说,冯增信同志是“把理性认识阶段的‘高极思维’、‘概念’、‘判断’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纠缠在一起,看到感性认识有第二信号的积极参加,就在认识的感性理性阶段,都是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一经验主义(或称经验论)在我们这里名声很不好。且不说以往的哲学著作,就是新近出版的一部《哲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仍这样解释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轻视理论,夸大感性经验,否定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性,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在实际工作中狭隘保守、目光短浅。”经验主义有许多派别,以唯物主义的经验主义说,是重视归纳、分析、比较和实验的,把局部经验误认为真理不是它的特点。从培根以降包括工具主义创始人杜威和提倡逻辑实证论的罗素等等,他们都是思想家,说他们都轻视理论,是不…  相似文献   

19.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新修订的高校哲学教学大纲,几本全国通用的高校哲学教科书及《辞海》都持这种看法。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一真理定义逻辑地包含着对“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的肯定。有的哲学教科书就明确地说:“真理不仅指正确的理性认识,也指正确的感性认识。”“正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生活经验的认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活经验的认识论思考陈建涛一、生活经验是经验的一种基本形式通常人们认为,经验即感性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关于经验的这种理解仅限于它相对于理性认识的某种规定。实际上,’从更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