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相似之处,如对情景交融与精炼简洁的语言的强调.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及语言等因素,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又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从诗歌形式、创作技巧、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埃兹拉.庞德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以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为支撑,庞德提出了以"意象"为其核心范畴的意象派理论。由于中西文学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审美价值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庞德在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两者诗学理论主张有别,庞德意象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英美现代派诗歌滥觞于英美意象派诗歌,而中国古典诗歌对于英美新诗运动尤其是英美意象派诗歌运动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意象派诗歌借鉴并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策略即意象直呈和叠加的策略.最后,就有关周桂君先生对意象主义误读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诗歌的主要存在形态。意象派诗歌强调意象,这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点,却忽视了意象的意蕴场和意象系统的形成。同时,它主要是在模仿和借鉴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时中国的古典诗歌已是昨日黄花,新诗正在取代古体诗。何况,意象派诗歌的艺术追求与西方文学传统不符,也与西方人一贯的欣赏趣味不符。  相似文献   

5.
意象派强调在诗歌创作中"意象"第一,而创作"意象"的主要技巧为"意象并置",这一技巧最早出现在日本俳句和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派诗人通过创新将它发展成为意象诗歌或是现代派诗歌的主要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庞德的一诗在中国的翻译与阐释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出现了误读.这种误读有深刻的动因:中国古典诗歌及诗论影响了庞德诗歌及诗论,这种影响反过来左右着中国读者对意象派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意象迭加"在庞德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庞德的诗歌创作中"意象迭加"手法的应用及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通过比较"意象遮加"在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意象派诗歌中运用的异同,剖析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及其所受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虽然存在文化误读,但对当时英美意象诗派的发展和繁荣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古代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不同意象,阐释了在不同文化中意象有不同的概念和体现;从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意象两个主要的美学特征:隐和秀;并介绍了庞德等英美意象派诗人从事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活动以及对中国诗歌英译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论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营养资源的汲取是20世纪"中学西渐"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命题,因为,它为西方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在这两种异质文学相互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误读"现象,尤其表现在意象派诗人翻译和改写中国古典诗歌上.对这种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梳理和挖掘,可透视"本土"文学在对"他者"文学的接受中所发生的变异现象以及"本土"文学自身丰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白话诗是中国诗体革命的最初起点。从白话诗的出现到逐步立足于新诗坛的过程中,它不仅承续了中国古典诗、词、曲的音节质素,还认同了欧美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要素。但是,在承续和认同的背后,白话诗作为一种新体诗,不但突破了中国古典诗、词、曲的形式符号体制,也偏离甚至背离了欧美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惯例,而在新诗坛建构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为后来中国新诗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意象派诗歌不仅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起点,还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它不仅催生了五四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更参与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的建构。本文以译介学为理论基础,对英美意象派诗歌在30年代中国的译介进行梳理,以期揭示它与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Atthebeginningofthiscentury ,EzraPound ,with“asenseofcolor”〔1〕(P10 4 8) ,triedeverywaytofindthepoets“whoarepurered ...puregreen ,”〔1〕ofwhomknowledgeisasessentialtoapoetasthefindingofgoodcolorsistoapainter .Tohisgreatjoy ,PoundfoundtheminclassicalChinesepoetry .Hes…  相似文献   

13.
艾米·洛威尔作为美国20世纪初叶的“意象派”挂帅诗人,继庞德之后译介了大量汉诗,出版了汉语诗歌译集《松花笺》。《松花笺》的成书颇具传奇,洛威尔的英译手法既严谨又富有创新,是“信”与“新”的结合。在译介汉诗的同时,她创作了诸多融合了汉诗元素的“仿中国诗”。《松花笺》与“仿中国诗”使得洛威尔在美国诗坛享有盛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关国意象诗派对闻一多的影响有两大表现:一是欲在国内引领文学潮流形成流派,二是创作很多色彩浓丽的意象之诗。但他对意象派诗激情澎拜时,并不全盘西化,而认为若强调真艺术,便是国家艺术而绝无例外。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中西结合是闻一多诗之创作的总体战略,三美则是他诗之创作的具体实践。这样,闻一多就于1928年出版了不仅代表他,而且也代表中国现代新诗成就的《死水》诗集。虽然这部作品不像在美时那样注重色彩表现出喷薄状态,但是色彩内敛其中的特点却依然鲜明。尤其内中诗篇意象的浓丽繁密,字句的凝练,结构的严密,思想的深邃,更兼之其虽为自由的格律诗亦有象征表现手法,这就不能不承认其为中国典型的新诗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诗人、学者庞德一生最为重要的诗学理论是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国内外学界主流一般认为庞德是在提出意象主义理论之后,才偶尔发现费诺罗莎笔记中的中国诗歌正好符合其诗学理论的。他们忽略了这一事实:庞德在获得费诺罗莎的笔记之前已经接触到中国诗歌,他所提出的意象主义诗歌主张中有关诗歌节奏、诗歌用词等的理论都受到来自中国的深刻影响;而且庞德从意象主义转向漩涡主义也源于他对于中国诗歌认识的变化。因此,庞德的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中国背景。  相似文献   

16.
斯奈德通过对中国禅宗佛教、道家思想的吸收和转化,对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对寒山诗的翻译和借鉴,以及对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继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整体论环境保护意识,并以此作为自己诗歌、散文创作的一贯主题,为繁荣美国的环境文学和推动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诗学的原创性贡献应从语言系统开始,从发生生态、作品文本、创作思维、接受批评系统地进行总结.中国诗、诗学给了美国现代诗以重要影响,尤其是道家美学的物自性、无言独化、去语障、解心囚,恢复到活泼泼的整体的生命世界,给了西方现代思潮走出困境以重要启迪.道家美学与中国诗的开放式的语言更直接导致了庞德领衔的美国意象派现代诗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论宫体诗派的艺术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把宫体诗派置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衍变的历史长河中 ,给以历时性的扫描与意象建构的剖析 ,就会发现她的艺术贡献与历代批评家对她的蔑视之间存在着相当悬隔的落差。宫体诗派作家所创作的大量诗章并非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文件 ,它们“吟咏情性” ,传承了诗歌的永恒主题 ;变革求新 ,推进了古诗的律化进程 ;体物寓情 ,拓宽了诗歌表现的意象领域  相似文献   

19.
作为盛唐诗歌特质的"兴象",它所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诗境.或以自然意象表现刚健精神,并使两者有机交融;或融情入景,兴在象外,亦即追求韵味.而作为初盛唐过渡时期的诗人,张说有一部分诗歌已初步具备了盛唐诗歌的特质.他为诗歌由初唐过渡到盛唐,在创作实践上起了铺垫、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