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榆林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对榆林城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榆林产业结构、城镇功能、人口及城镇化、生态安全等问题的调查研究,指出能源盐化工基地建设对榆林的经济、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促使城市规划调整的原因。进而确立榆林城市功能以及提出在能源盐化工基地建设中榆林城市规划与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促使榆林城市及能源盐化工基地二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煤炭是榆林的主要能源,煤炭业作为榆林四大工业支柱之首,它的开发利用强有力地拉动了榆林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和市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榆林的煤炭优势,解决榆林煤炭业在生产、运销、环境污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一、总  则(一 )规划背景榆林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榆林市新城区北部 ,是由原榆林师专和榆林农专合并而成的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省属高等院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 ,榆林市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陕西省农牧业示范基地 ,需要大量高层次、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根据陕西省科教大会精神和省高等教育“十五”计划的发展目标 ,学校整体建设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 ,把学校建设成为真正的榆林科教中心、创新中心和知识经济的策源地。(二 )指导思想1、一次规划 ,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相互衔接 ,分段实施 ,实现规划的完…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大开发,榆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农业发展事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农业发展是实现生态恢复建设的基础,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果生产应作为农业生产重点发展,水土流失应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同时应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5.
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开发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推动下,在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的压迫下,榆林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榆林现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人口将不可避免地公开化,失业率将因此大幅攀升。而开发榆林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产业做大,对于缓解榆林的就业压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没有像经济政策一样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但是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随之而进行的调整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区域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如何建设和发展区域高校 ,善于依靠、争取、利用区域高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 ,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的区位优势 ,自力更生培养大批知识化劳动力 ,培育经济增长点 ,实现地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完成自我发展 ,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因此 ,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建设好地市区域高校 ,如何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动机”、“能源库”作用。区域大学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努力解决…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与泛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东北经济区域高等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为老工业基地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实践表明,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继续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提升泛东北区域经济的人才素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迎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增加高等教育消费,拉动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实施高等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加快泛东北区域经济的振兴节奏。但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制约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研究型大学数量有限;高等职业院校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不协调。因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与政策扶持;高等学校改变观念,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引导教师队伍参与老工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榆林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好此基地不仅关乎榆林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着榆林这个中国二十一世纪能源发展的“加油站”能否持久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将对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带来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软实力。榆林正以其突出的资源优势成为国家能源化工重要基地,能源化工企业也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企业文化也呈现出多层次性、参差不齐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榆林部分能源化工企业,重点走访几家企业,分析了榆林能源化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新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的研究横跨经济学、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经济学等专门领域。它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主体论价值和认识论价值。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的理念———高等教育的空间区位、高等教育的区域互补、高等教育与区域文化建设、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全球发展战略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也将为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由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和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主办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榆林学院和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陕西区域经济研究·榆林论坛”于 2 0 0 4年 7月 2 4 - 2 5日在榆林学院召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社科院、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行政学院等 2 0多家单位的专家和学者 ,以及榆林市政府及企业界共计 2 0 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本届论坛主要围绕统筹城乡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榆林经济发展两个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小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就统筹城乡经济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欧洲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以著名大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聚集区在欧洲得以蓬勃发展并非是突发的偶然,它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产物,是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表现。通过对欧洲高等教育聚集区域形成的背景加以廓清,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历史分析,最后提出可供我国高等教育聚集化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聚集区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教结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是关系我国经济建设、科学与人才建设的大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形成新型的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和高等教育体制的转轨,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相互影响日趋明显,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省区域高等教育制定发展战略,首先要与政府协调并争取政策和经费的双重支持,其次必须同经济社会承栽能力以及民众需求相结合,最后要以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为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和人口的区域分布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调整高等教育布局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经济、人口的区域分布状况。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布局所考虑的主要是战备需要,所执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造成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区发展高等教育负担偏轻,一些地区负担偏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协调。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结构布局调整,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难以消除这种不平衡和不协调,难以促进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区域经济重要支撑的陕北区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生活,形成了陕北人自我满足的小农意识,知足常乐、安土重居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在榆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必须改造制约经济发展的文化观念、文化制度.加快榆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先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们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火车头,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的榆林及周边地区,在方圆400多平方公里、覆盖1000多万人口的范围内还没有一个中心城市。把榆林市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必要、非常紧迫也切实可行。在指出这种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榆林的优劣势,并提出了建设中心城市的初步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