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多层次LMDI方法的中国水资源消耗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多层次LMDI方法研究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1)用水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狭义万元GDP用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却在2009年出现反转;(2)第一产业和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是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产业领域和影响因素,同时其反转还是用水强度出现反转的主要原因,总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3)第一产业和工业产值的增加是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力,第一产业比重的上升对用水总量的减少和用水强度的下降起到阻碍作用;(4)部门结构效应虽然对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影响甚微,但是不能忽略建筑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5)多层次LMDI方法通过了残差检验和时间反演检验,并且与多层次Sun方法分解结果的差异较小.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贯彻落实"三条红线"管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6~2013年我国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文章从要素贡献程度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工业各行业的增长方式.结论发现:(1)我国规模以下全部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0.418,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贡献度分别为0.389、0.125和0.068;(2)从推动因素来讲,规模以下工业的智力因素贡献为0.486,而初级要素的贡献度为0.516,说明目前我国规模以下工业的增长更主要为外延型增长(粗放式);(3)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偏向外延型增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向内延型增长.因此,为了实现规模以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工业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出2002-2007年度中国隐含碳排放总量和分部门的排放量,并应用结构分解法研究了排放强度、生产技术、国内需求结构、贸易结构和经济规模五个因素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放强度和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动是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生产技术、贸易结构和经济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从部门结构上看,贸易结构因素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分布特征的变化,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贸易结构的变迁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小;另外,虽然直接碳排强度明显下降,但受碳排强度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共同影响的完全碳排强度却几乎没有变化,反映出能源政策在各部门的实际效果受到生产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相关统计数据和LMDI分解技术,对产业系统碳排放强度熵变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系统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技术进步,其次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效应最弱,即产业系统“技术熵”的作用强于“结构熵”.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与工业结构: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菁 《统计研究》2009,26(12):68-7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Divisia指数分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推导出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方法。通过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我国四种主要的工业污染物发现,规模效应的影响是工业污染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减少污染的最重要力量,结构效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工业污染。进一步地分析表明,不同工业行业之间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行业的不同环境影响而加以区别对待,并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差异化的产业减排激励政策是中国低碳经济转型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本文对不同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①国民经济中的高碳行业包括4个全过程型、15个传导型和6个表观高碳型.②在不同情景中的减排效应差异显著.强度减排方面,传导型行业降幅最大,其次是全过程型,最后是表观高碳型;绝对减排效果方面,全过程型高碳行业效果最优良,其次是表观高碳型,传导型的绝对减排效果最差.在行业减排激励政策制定中,选择重点扶持行业应重点关注其减排效果差异型特征.③减排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和潜力点.但短期内,减排技术进步的减排效应仍不足以抵消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的增长效应;随着技术进步幅度增强,最终将带动碳排放总量下降.中国减排政策制定和目标分解中,应注重长、短期激励政策的协同安排.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在量化制造业行业内企业间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和对生产率进行动态分解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对制造业行业资源误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差异化是导致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并且在考虑了不同资源误置衡量方法等因素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对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影响,因行业要素密集度、行业出口退税强度、所在地区以及行业加工贸易比例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的渠道检验显示,相比于进入效应和退出效应,企业间效应是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影响行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主要途径.上述结论意味着,逐步取消制造业行业出口退税率的差异,对于缓解我国出口部门内部的资源误置、实现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是导致电力消费偏离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把国民经济细分为43个行业,运用对数平均指数法分解出2006-2009年电耗强度变化的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在电耗强度的变化中结构效应的比重不到30%,强度效应起主导作用,占70%以上。(2)各年间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都是负的,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单位GDP用电量的下降具有积极的作用。(3)细分到具体行业,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的电耗强度和产值比重的变化对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精确的分解分析不仅解释了中国电力消费之谜,对于节能减排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能耗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在于细分行业自身能耗强度下降,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和主要潜力在于提高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积极鼓励和扶持下 ,我省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 )企业生产稳步增长 ,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省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2001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较上年增长8% ,全部从业人员增长7 8% ,利税增幅明显快于产值增幅。全省规模以下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二)企业遍布各类行业 ,传统工业仍居主导经过多年发展 ,全省规模以下企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 ,遍布四十个工业行业大类。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全省去年各产业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支撑力度看 ,建材、机械、纺织、化工等八大行…  相似文献   

10.
县级GDP核算的问题有不少行业的基础数据存在漏缺现象。GDP数据的质量是各专业数据质量的集中体现,由于GDP核算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因此,各专业数据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GDP数据的质量。在当前GDP核算中,农业、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等有可直接利用的资料,但其他许多行业都缺乏可直接利用的基础数据,表现在: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无准确来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完整的报表,企业数据实现超级汇总,取得资料较准确。规模以下工业虽然实施了抽样调查,但对县(市、区)一级来说代表性不够,推算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局DEA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1998—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绿色TFP及其分解成份,结果发现:工业绿色TFP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工业绿色TFP增长;工业碳生产率不断提升,技术效率对工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且重工业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对碳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高于轻工业。因此,除了发挥技术进步对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外,更需要重视提升技术效率对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方法简介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活动部门.   规模以下工业总体划分为两个子总体,即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子总体)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以下简称个体工业子总体).……  相似文献   

13.
在评价制造业绩效时,环境因素是一个要考虑的影响因子。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选取陕西省不同要素密集行业2005—2011年数据,比较了考虑环境因素和不考虑环境因素两种情形下的陕西省制造业绩效。研究发现,考虑CO2排放后制造业在生产前沿上的行业数目减少,陕西省制造业的整体绩效不高且规模收益总体上呈递减趋势;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平均绩效最高,主要是技术进步较快所致,劳动密集型行业绩效主要依赖规模效率变化的推动,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绩效的"追赶效应"最为明显;大多数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出技术退步趋势,"前沿面移动效应"不明显,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投入结构有待优化,技术进步缓慢。针对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系统分析了技术进步影响能源消费的直接和间接机制.研究发现,虽然技术进步能够通过降低能源强度来减少能源的消费量,但同时也会通过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来间接影响能源消费,从而产生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由于能源价格的政府管制、对国有企业的依赖程度和监管效果的差异,技术进步对于回弹效应的能源价格渠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产权结构渠道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其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渠道对能源消费产生显著的回弹效应.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足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充分利用技术进步的间接机制来实现能源消费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921.46万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长12.76%,单位增加值能耗为3.4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76%。一、规模以上工业单位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21.46万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76%,单位总产值  相似文献   

16.
  朝等 《统计研究》2014,31(5):32-40
本文使用1999-2011年中国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工业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长期和短期互动机制。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会导致环境污染程度的正向变动,引起环境规制强度增大,而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大却会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基于不同要素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互动机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1)二者之间存在显著长期互动机制,但短期互动机制并未显现;(2)二者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分别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速度存在较大差异;(3)在污染程度较高、R&D强度较低的产业,环境规制强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影响效应更为明显。而在技术密度较高、规模较小、垄断程度较低的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规制强度的短期影响效应更加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调和这一矛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的CGE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2006~2010年间我国能源使用技术进步0.762%,那么能源强度年均下降1%,其幅度大于技术进步的幅度,在"十一五"末期将使能源强度将下降5%。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需求的下降和国内产出的增加,其中高能耗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应用VAK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1978~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进口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而且技术进步促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张,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晖  吴伟 《统计与决策》2013,(5):126-129
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文章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政府规模对工业行业要素结构变动的影响.构建面板数据综合分析政府消费与投资的产业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规模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效应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弱,并且政府消费的作用相对政府投资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20.
一、区级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GDP核算中源头数据存在漏缺 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无准确来源。自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发生较大变化后,即统计口经由以前的隶属关系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转变为国有及年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各区的符合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单位数也大幅下降。也就是说,许多原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数不再纳入我们统计系统工业专业统计范围,再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