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6):66-72
在当下的美学研究风潮中,"美"和"美感"被主客观合一的"审美经验"取代了,人们既很少独立地研究"美",也很少独立地研究"美感"。其实人们对于美感奥秘的探讨不是太多,而是太不够。比如美感判断的结构分合,美感机制的新旧互动就是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美感判断从结构上看有"分立判断"与"综合判断"之分。在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美感判断中,起主导、决定作用的是关于事物内涵属性的审美判断。从美感的心理机制上看,美感反应的兴奋程度是与审美刺激的频率密切相关的。当审美主体反复接受审美对象强度、容量同样的刺激信息,美感反应就会渐趋弱化,最终产生审美疲劳,推动追求新奇的审美时尚。美感的心理机制和活动历程,就是在保障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生命共振的大前提下,不断由"审美疲劳"走向"审美时尚"的循环往复过程。  相似文献   

2.
传统认识论把认识归结为认知,于是把实践检验认识的问题归结为实践检验认知或事实判断的问题。其实认识包括认知和评价,作为认识成果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联结在一起的。这就需要以新的角度来研究实践对于认识的检验。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往往相互转化后为实践检验事实判断可以转化为价值判断为实践检验。恩格斯说,“当我们按照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特性来利用这些事物的时候,我们就让我们的感性知觉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检验。如果这些知觉是错误的,那末我们关于这种事物可能有什么用途的判断,必然也是错误的,因而我们的尝试就必然要失败。可是,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如果我们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它的观念,并且产生我们所预期的目的,那末这就肯定地证明,在这一范围内我们关于事物及其特  相似文献   

3.
编辑美学是研究编辑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对于编辑活动审美关系和编辑美表现方法规律的科学,编辑主体的审美意识和编辑客体的形式美感共同构成了编辑美学的主要内容,研究分析它们的美学关系,对编辑美学思想表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期刊的质量与风格是编辑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即审美理想物化的结果。“鲜明的形象性,生活的肯定性,形态的诱惑性,高度的和谐性,是一切美的事物的主要特征”。(王明居:《通俗美学》)优秀的期刊也必然要在特色的鲜明、内容的精当、形式的悦目、表里的和谐诸方面表现出编辑主体的美学理想,而这诸方面的特征又构成了矛盾的同一体。  相似文献   

5.
舒也 《浙江社会科学》2012,(1):93-102,158
对于美的理解,大致有认识论美学和价值论美学两种路径.价值论美学是对认识论美学的挑战.与将美认识论化的倾向不同,价值论美学主张美是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一种审美价值属性.价值论美学主张美是主客体关系的统一,认为审美价值是人类在长期的主客体审美活动当中确立起来的事物属性之一,作为主客体统一论美学,价值论美学是一种相对论美学,只有在确定的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审美实践当中,审美价值属性才表现为有条件的客观性.价值论美学主张,审美价值并非是与功利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等其它价值完全割裂的,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复合价值构造,它主张审美价值是一个开放的、融合了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性价值构造,需要从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出发综合各方面要素来探讨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居于作者和读者之同,担当着双向服务的角色.编辑的行为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社会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编辑对稿件的取舍,对社会文化传播起着过滤和把关的作用.在编辑岗位上,编辑的价值判断、行为取向巳超出个人的身份角色,代表着媒体的意志,体现着社会价值观的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编辑审美力的组成编辑审美力是编辑欣赏新闻作品(包括文艺作品)美学价值所必具的能力,是编辑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评判的一种本领。文字编辑(以下简称编辑)的主要工作是修改稿件。修改稿件是编辑通过阅读文稿,在对文稿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优化、加工的过程。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审美过程。一个称职的编辑应该具备相当的审美力。编辑审美力大体分为三个结构层次。首先,新闻专业知识是编辑审美力的第一个结构层次。这是编辑必不可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层,一个编辑必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8.
美的研究对象是“属总体人类的美”,这一美只能是个体的美的总和或思维性存在,必然在“主客观的统一”领域。根据辩证法的宇宙论,美的研究首先是语言学上对“美”的语词之用法的界定。以人对不同事物的判断所持的根据不同,美可谓是“人的气质性、品格性精神”显现在能够引起人的生理感觉快适的物质形式上。审美是人的由生理快适感觉与心理愉快感觉相融合而生成的“精神感觉”活动。美的事物之发生原因,一方面在主体的审美本身,另一方面在客体的不可论美丑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对通过科学程序所得出的一定结论具有两种判断。一种是自然的,根据事实是否正确采判断结论,称为“经验判断”。另一种判断是一定的结论向我们表达了某种含意,一般称之为“价值判断”。在哲学上,一般把“经验判断”称为“规范判断”,把“价值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反思判断”的结构,在我们现代政治学的观念中就是“后行为主义”的方法。但是,在“后行为主义”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对所有的事物都必须以价值问题为中心而展开。而价值对象又是“规范判断”的趋向,即价值的功能分析。由此,也可以看出“后行为主义”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否定主义的价值多元论表现为不同层面的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同一事物可能同时具有存在价值和生存价值,使得否定性本体论的价值判断可能出现悖论具有存在性价值的事物在生存层面有时表现为负价值,例如电脑黑客。原因在于否定本体论把个体定义为孤立的而不是关系的,自为与自在是二分的而不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非功利”概念是现代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其内涵因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语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它有指向主体与指向客体的不同、西方与中国的不同 ,亦有知觉方式与事物功用性的差异。非功利概念在当代美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04,25(3):60-64
从艺术所运用的审美形式的角度来看席勒关于艺术的人类学功能的观点和思想,可以知道,席勒非常重视审美形式、审美习俗、审美趣味对于人类的人性完整的巨大作用。这些观点和思想集中地表现在他的三篇论文之中,这就是:《关于在艺术中运用庸俗鄙陋事物的想法》,《论运用美的形式的必然界限》,《论审美习俗的道德效用》。  相似文献   

13.
张伟 《河北学刊》2008,28(1):232-234
个体人格失衡和精神危机是大众文化背景下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重建审美之维是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必要途径。当代美育对于个体和谐人格、完整人性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审美态度的陶养、审美趣味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境界的培养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人格和谐的目标: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平衡、当下性与永恒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文学鉴赏力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鉴赏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评价力等,他们互为渗透,共同规定着文学鉴赏的深度、高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构建着当代的审关观念,导致了转型时期审美观念时尚化、审美要求泛化、审美意识世俗化、审美认知图像化,文学审美从传统的纯审美而进入了泛审美的时代。在大众传媒的文化霸权逼迫下,文学从思维方式、创作方式到接受方式都深深地带上了大众传媒的技术特性,作品大量增加审美消费比重,模仿成风,尤其是小说主动“触电”,剧本化倾向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审美态度与审美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活动的发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双向的作用。表现在主体则为审美态度,表现在客体则为审美诱导。审美态度与工作态度的功利性(意志)、科学性(理性)相对立,审美态度是非功利的,感性的。功利悬置是审美态度产生的前提。审美客体的作用在审美诱导。就自然审美来说,奇与险的风景具有极大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17.
艺术视角的解释愉悦与审美愉悦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中的审美愉悦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主要原因,但审美愉悦仅仅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一部分,不能用审美愉悦覆盖艺术所提供的精神愉悦整体。审美愉悦之所以会覆盖艺术整体愉悦,原因有二:一是在艺术与美学学科的关系上,艺术的审美理论成为艺术理论的替代;二是在艺术实践上,用审美经验覆盖艺术经验。艺术鉴赏本身具有理解的性质,在艺术理解过程中更具有精神的满足感,这也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来源之一。在艺术理解中,解释的愉悦和审美的愉悦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8.
程勇真 《殷都学刊》2008,29(3):139-142
殷商时期,女性已经开始更多地与美联系在一起。透过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已经开始在文化理性层面成为美的象征,成为被男性欣赏的审美对象。殷商时期的女性审美不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审美,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审美,人们开始对女性的道德价值进行美学上的审视。并且殷商时期的女性审美意识已经开始走向内敛,走向一种封闭的美感,它不仅和善联系在一起,更开始与恶联系在一起,女性审美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的作品中包含着他对审美和创作的见解 ,其中关于心眼、意法、雅俗方面的阐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内容 ,把审美创作与思想内容、创作体验等密切结合 ,解决了主客体之间的各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审美关系 ,对于当代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思想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社会学核心,要正确认识其美学思想,必须抓住这个关键问题。理想国是柏拉图主观润色了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王国;其“审美阶梯说”则是理想国的美学核心和灵魂。它使美学超越了狭隘的艺术哲学,进入了人生和社会领域,体现了美学视野的开放性和纵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