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战时期政治和文化水乳交融。抗战文化具有多元性 ,建立的基础是多元政治。多元必然带来相互间的碰撞。抗战文化的主流是以郭沫若为旗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林语堂的文化努力,既提升了民族形象,又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起着激励作用的;抗战文化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文化,但说到底是以多元政治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文化,多元政治奠定了多元文化的基础,也决定了各自文化的走向;自由主义者的林语堂只是接受了民族文化观,而没有考虑到民族文化的领导权问题,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主义是目前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对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研究往往集中在政治领域,尤其是政治哲学领域,但多元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少学者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简要介绍西方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多元文化主义,包括民族社会学视角下的多元文化主义内涵、相关理论、分类等,并提出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始于戈夫·威特拉姆时期,至鲍勃·霍克时期已基本成型.霍克政府在继承前两届政府政治遗产的基础上,将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这一时期,旨在推进多元文化建设的管理、服务或咨询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使得多元文化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有了一个制度上的保障;<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国家议程>的出台,将多元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倡导与土著人的讲和政策则从一个方面诠释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文化是以民族大义为前提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这个文化的主流。抗战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政治性、群众性、批判性。亦即以多元政治为基础、人民群众为对象、富于批判为活力。这个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为我国新文化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们为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多元文化主义叫好的时候,经常忽略多元文化主义背后的陷阱和问题,"多元文化主义"并不等于"多元文化的"。以移民流散文化为例,多元文化主义并非是协调少数族群和主流族群的政治策略法宝,这是因为多元文化主义本身就充满悖论,即它的"认同政治"和"差异政治","认同政治"和"差异政治"促使主流文化在对待移民文化方面因文化本身的差异性及对认同性认识的不同而无法协调。因此,世界主义可以作为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除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外,还存在传统政治文化和外来西方政治文化两种主要的政治亚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格局.归纳起来,影响中国政治文化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其一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其二是政治主体的复杂性,其三是中国历史和现实政治因素的影响,其四是传统文化的内敛与西方政治文化的扩张特性,其五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它们结成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政治生态系统,成为培育中国政治文化现状结构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文化多元主义的宽容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多元主义是一种针对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情境为克服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等偏见和歧视而强调不同文化独特性的事实或政策.文化多元主义分为描述性文化多元主义和规范性文化多元主义两个层次.文化多元主义阵营内部有薄的文化多元主义和厚的文化多元主义两种观念.虽然文化多元主义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它也遭遇了困境.宽容困境印是其一:文化多元主义以宽容为前提,但是却不能保证真正的宽容.宽容困境主要是源于文化多元主义所采纳的狭隘的宽容概念和宽容边界的误置.  相似文献   

9.
欧洲多元文化主义的危机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的多样性曾经为美国所羡慕,在几十年前,多元文化主义曾是欧洲各国政府倡导的新兴事物,但突然间成为各派政治人物抨击的对象,而且民众性排斥外来移民事件层出不穷,多元文化主义一时间危机四伏,大有彻底失败之势。欧洲多元文化主义危机的实质是政党的政治需求与公众的经济需求相结合的结果。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攻击,混淆了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事实及欧洲各国实施的多元文化政策具有残缺性这两个事实,而共生互补基础上的多元文化主义才是解决欧洲社会民族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在第三次移民潮和社会运动的冲击下,出现了主张国家内部族群文化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多元文化主义是社会多元化趋势在理论上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宽容度、增加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对差异和平等的过度强调则会削弱国家一体化的融合,对美国的共同文化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