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农村经济是全国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开拓农村市场已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把发展农村流通业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规划,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加快培育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推进农村经济与消费市场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转轨时期四川农村社会不稳定的现状、原因及其制度上的障碍,从社会的犯罪预防的法律分析路径入手.提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及其预防措施:(一)加强预防犯罪.从意识建设入手.继续深化普法建设;(二)加强中国特色的预防犯罪的措施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用;(三)注重对农村社会的特殊刑事政策的运用,区别对待个别预防和一般预防;(四)注重农村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结构和犯罪现象的关系;(五)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政治经济状况,消除犯罪的谤因.  相似文献   

3.
开拓农村市场,前景乐观。因为农村市场容量大,居民消费上升的空间大,消费升级的可能性大,农业的发展对物质投入的依赖程度大。开拓农村市场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消费环境差,企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农民消费要求,商品销售、服务网络滞后。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农村销售、服务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查 ,认为目前影响福建省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包括 :(1)生产条件 ;(2 )生产管理 ;(3)医疗卫生教育文化 ;(4 )生态环境。提出了“十五”期间提高福建省农民生活质量的对策 :(1)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 )发展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 )改善农民膳食结构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5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6)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相似文献   

5.
采用泰尔指数法,从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3个维度对福建省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进行定量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路径:(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的投入;(2)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3)加强城乡学校间的帮扶与合作;(4)充分发挥教师校际交流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认为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剖析当前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1)实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程;(2)加强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3)建立健全城乡文化产业帮扶机制;(4)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意义、前景及开拓农村市场的种种现实障碍的基础上 ,提出了优化农产品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购买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 ,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转变生产经营观念 ,生产更多适合农民的消费品 ;加快农村城镇建设等促进农村消费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开拓农村市场的可能性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的特点,开拓农村市场的制约因素分析,开拓农村市场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对开拓农村市场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市场以其巨大的潜力 ,而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农村市场需求不旺 ,城乡消费断层 ,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乏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 ,都是乡村城镇化滞后造成的。只有积极推进乡村城镇化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促进城乡市场的对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市场开拓的问题一、农村市场开拓的难点(一 )农村居民的分散居住与消费的自给性特点 ,使得农村市场的开拓缺乏必要的进入门槛。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以逐步建立。农业的家庭经营使得土地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 ,阐述了解决好当前农村稳定问题的对策 :( 1)改革乡镇管理体制 ,加强乡镇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创造干部为群众服务避免矛盾发生的条件 ;( 2 )处理好“予”与“取”的关系 ,发展生产力 ;( 3)坚持“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化解矛盾教育农民 ;( 4 )加强思想作风教育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 5)依法治村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用制度规范干部群众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零售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中外零售企业在大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不少本土零售企业将战略扩张的重点放到了乡镇农村市场.本文阐述了中国零售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所应采取的策略,认为大型零售企业应担当开拓农村市场的重任,采用直营与加盟连锁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立足于农村市场,长期坚持下去,开展适合农村市场的特色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在目前城镇市场难以启动的情况下,农村市场走出困境,农村市场的开拓是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三明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与加入 WTO对三明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 ,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制度的措施与建议 :(1 )认真研究 WTO协定 ;(2 )调整农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3)强化农业支持措施 ;(4)加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5)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业 ;(6)加强农科教结合 ;(7)改进现行农林特产品农业税政策 ;(8)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瓶颈”约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八大"瓶颈"约束:(1)人口众多与耕地面积锐减的矛盾;(2)农业总产值低与农村劳动力众多的矛盾;(3)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吸纳能力较弱的矛盾;(4)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土地零碎化严重与农民渴望增收的愿望相矛盾;(5)农村壮劳力的大量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矛盾;(6)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种粮积极性低的矛盾;(7)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8)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业战略地位不相称的矛盾.由此提出四大应对措施,即转变思想观念,把农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入比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棉花市场放开以来,价格波动跌宕起伏,风险陡增。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棉花价格变动情况的基础上,就规避市场风险提出了若干思考:(1)进一步改进宏观调控机制;(2)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杠杆作用;(3)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4)建立棉花风险基金制度;(5)建立棉花预测预警机制;(6)发挥棉花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7)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简述了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信息意识薄弱,涉农网站偏少,农民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缺乏,“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等诸多障碍因素,进而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八条建议:(1)强化政府意识,加大资金投入;(2)巩固现有基础完善网络体系;(3)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共享体制;(4)健全信息队伍,改善传播体制;(5)重视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6)探索鼓励措施,引导农民上网;(7)加强资源建设,提升数据质量;(8)利用传统媒体,辅助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国内需求不足 ,城镇居民消费不振的环境下 ,大力培育和拓展具有较大潜力的农村市场 ,仍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因此增加农民收入 ,开拓农村市场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中心工作之一 ,亦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 ,本次问卷调查就增加农民收入和开拓农村市场的限制性因素这一问题对全省 83位县委书记 (县长 )和 2 10位乡镇党委书记 (乡镇长 )进行了调查 ,被调查的县委书记 (县长 )、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 ) ,从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角度谈了不同的看法。  一、县委书记 (县长 )、乡镇党委书记 (乡镇长 )谈增加农民收入的限制因素   …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长期战略 ,在城市市场日趋饱和情况下 ,开拓广大农村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我省农村市场的潜力、难点入手 ,提出开拓农村市场企业的对策、措施 ,并重点分析开拓农村市场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关系到农民收入、农村发展和稳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劳动力的供给、耕地面积以及就业空间都与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相关情况,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提出:(1)集约利用农地,提高农地的经营效益;(2)稳定农地的产权,为农民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3)加强农业开发,培育农业增长点;(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保障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生活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2)加强茶农使用农药知识技术培训;(3)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4)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5)建立茶叶绿色生产补贴制度;(6)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茶叶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