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选定的教材往往不适应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知识需求不相符。教学一线的教师一直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通过对英语阅读材料的实践不断总结、反思,笔者认为,虽然教材是相对确定的,但教学活动应是不确定的,一个成功的英语阅读教材,教师应该科学地评价、合理地调整、成功的把握,通过重新构建理想化的英语阅读教材,获得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中职<新课程>的数学教材在每章的后面都编排了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的"阅读材料",由于"阅读材料"不是教材中的正文.教学中往往被忽视,致使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中职"阅读材料"的现状及其原因,从中职教学指导思想和大纲要求、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阅读材料"其自身的教学和教育功能等方面剖析了中职数学"阅读材料"的教学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更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教材的这一重点,特别是怎样抓住阅读这一关键环节,尽快提高平时英语基础较差的理科学生水平,很值得研究。本文总结出四阶段教学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泛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的目的是“扩大阅读范围,增加词汇数量,提高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知识,增强英语语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广泛阅读的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研究探讨泛读课教材的编选,教学方法的变革。笔者大学毕业后从事了近七年的泛读教学工作。在没有统编教材和参考书的情况下,和其他老师一道,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尝试,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三年制的教材和教法。 一、教材的编选 为了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病,克服我校师资人员紧张的矛盾,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一客观原则,根据我校图书馆的实际藏书量,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来华长期进修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在阅读课教材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留学生对课文长度的接受程度为500—1000字,生词量为20%~30%,但不同水平、不同地区的学习者呈现需求的差异;留学生十分关注阅读教材的趣味性、时代性和阅读策略的指导功能,不同地区的学生表现了很大的差异;留学生对话题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不同地区的学生需求不同。  相似文献   

6.
《新编英语分级阅读教程》教材是我校在教材紧缺的情况下选用的仅适宜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低年级阅读课使用的一套系统教材.其课文全部选自英、美近期出版物,体裁包括:小说、传记、史料、科普、科幻、神话、圣经故事和描写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作品.通过学习教材,可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词汇量.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交际能力.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教学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梁乃菁 《广州师院学报》1998,19(7):54-56,77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更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教材的这一重点,特别是怎样抓住阅读这一关键环节,尽快提高平时英语基础较差的理科学生水平,很值得研究。本文总结出四阶段教学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一、现存听力材料选择的问题(一)高中听力教材的弊端现在大部分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并没有专门的英语听力教材以及专门的听力课。高中课本中的听力教材基本上是为语言教学目的而编写的,听力的教材就是英语课本中课后阅读原文加上课后的单词。上课的时候由教师播放录音机朗读,严格控制语速、词汇和句子结构来带领学  相似文献   

9.
泛读课的教学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这一教学目的和我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无选修课)、以及我在教学中选用的教材:  相似文献   

10.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体,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教材来展开。不但要从平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着手,加强平时训练,还要依托课堂,培养学生兴趣,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会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对于阅读课的要求,针对《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材的内容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课教学。阅读课文中美文应当占相当的比例,但是不应该是绝大多数,这样一方面会引导学生过分重视文学,忽视学术文章的阅读。  相似文献   

12.
阅读写作能力是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师语文才开设了《阅读与写作》这门课程。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对中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阅读与写作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量,作为将来要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中等师范学生,更需要具备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为此,中师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是诱发创新意识的途径之一。很多人写得好是得益于阅读,“《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作文课是初中生非常头疼的事情。其实作文并不难,只要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天堑”也能变通途。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模仿特色写法,培养创新能力,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议论文知识短文中的“三要素”划分已不能含概和指导分析所有的议论文。这主要表现在:有的文章很难用这一划分理论进行阅读分析;有的文章虽勉强可以找出“三要素”,但就整篇文章而言只能分析其局部。选入教材中的立论文可分为论证型证明文、阐释性阐明文、证明和阐明兼而有之的议论文,应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先霈 《云梦学刊》2010,31(6):161-161
本教材供普通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教学使用,属于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性质,目标是突破单门学科思维的局限,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素养,增强他们对古今美文所传达的优秀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育其高雅的审美趣味,并对提升其人格修养产生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清华大学杨会兰编著的《高级英语教程:思辨性阅读》是一本专门培养大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全书精选20篇文章,内容涵盖人文学科经典主题,话题深邃且富有趣味性,时效性强,非常适合大学生的水平。一、课文选篇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书中所讲,优秀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兴趣。基于这个理念,书中选取了抉择  相似文献   

17.
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勃兴,经典研读类课程成为重中之重。不过质疑从未停歇:当代人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尤其是那些时空遥远的经典?自然科学专业的学习者既然有标准教材,还有必要阅读经典吗?深入考察之下不难发现:人的生活和人类历史由人的行动构成;而人的行动由自然环境、本能欲望和文化观念决定;经典塑造了人们的底层文化观念,进而调控着人们的行动方向和价值追求。因此,阅读经典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需要,是族群自我认同的需要,更是文化自我更新的需要。在今天,我们需要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经典在内的一切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为成人高等师范教育专升本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英语阅读教程》(以下简称《阅读教程》),选材范围较广,语言风格各异,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读完这两份教材后,可望在阅读技巧、技能、知识面的扩大和文学赏析等方面得到迅速的提高,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纵观全套《阅读教程》所选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三类:普通读物(popularreadings)、报刊英语(newspaperEnglish)和文学作品(literaryworks),其小报刊英语约占三分之一的篇幅。新闻报道文体或简称报刊文体如日常英语和科…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外学习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学生通过学课文,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中学的写作教学有其特殊性,中学写作最主要的是练习遣词造句,学习谋篇布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方圆"指学生习作的完成。那"规矩"从何得来?主要来自阅读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认真阅读对写作有直接的益处。中学生只有首先学懂课文,以课文为模范,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才有可能写好习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地把握和利用好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进行作文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朱德生,1931年生。1949年高中毕业。1951年进入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52年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于该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并留系西方哲学史教研室任教。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教条主义强烈不满,所以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作为工作专业。从零开始,边工作边学习。1958年下放京郊劳动,1959年重返校园继续工作。1960年参加北大、人大负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组(中央在全国组织的多本教材之一)工作。同年6月调到全国统编教材(《西方哲学史》组)编写组。在此,系统阅读了一些古典哲学原著,开始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