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问题意识最先产生于古希腊时期 ,经过近代哲学家和现代哲学家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哲学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沉思和分析 ,它是一种面向本体的思和面向前提的思 ,也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试图探讨主体意识培养的前提条件,途径及应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以使素质教育这一思想与理念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素质教育要紧扣专业特点。以对规则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对法学高职生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与方式进行初步探讨,着重论述了规则意识与权利意识培育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培育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强化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协调意识、质量意识和保障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强化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陈福玉 《理论界》2007,(7):265-265
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把创新教育作为我们教育的至高目标.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根本,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创新人才应从小开始培养,因此这个起点落在了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核心内容,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智能的一门学科,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工程意识形成与工程精神培养是促进工程人才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土建类工程大学生的工程意识缺乏,工程精神迷茫,工程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偏低。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工程人才的培养面向工程、面向实践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在工程意识和工程精神视阈下,探讨工程人才宽厚的知识体系、递进式渗透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等主要内容,优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教育改革“三面向”方针要求:在历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即;突出扬弃意识,养成求实意识,坚持创新意识。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调整教学目的,完善教材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信息意识的差异,提出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时,应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功意识 即要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探索和开拓意识 即要解放思想.(三)“大科学”意识 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或交叉中出成果.(四)社会活动意识 科学研究要面向社会,面向现实.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与信息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特征的剖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对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及应采取的措施,同时提出应对图书馆员进行信息意识培养以促进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总结探究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职业意识与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职业意识与职业教育□洪琴如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是各类教育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的地位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职业素质教育的认识还远远不足,还停留在关于意义等一般问题的讨论上。而由于人才需求市场化的日益加快,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董晓云 《阴山学刊》2001,16(6):163-164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教育应不断增强现代意识,树立开发观念,注重创设愉快、宽松、和谐吵的学习气氛,培养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探索和实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出现,它需要人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种民族文化模式的形成、发展、延续或衰落、灭绝,除了受制于本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外部文化影响的强弱。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物质生活,还直接由文化创造者自身的民族主体意识所规定。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及其成因的讨论中,就上述前两个方面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剖析颇为精彩,而对于民族心理、思维定势、价值体系和传统观念,尤其是尊重传统、崇尚先圣、向往古代的历史意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则似乎着墨不多。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繁荣定型并最终导向两宋以后的延滞衰微,都与尊重传统、面向过去、因循守旧的强烈的民族历史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乡土小说创作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构成和底层叙事的标志。面向乡村与面对城市的两种乡土书写都表现了醒目的批判性:前者对乡土社会封建意识和传统文化的揭示显示了鲜明的现代意识;后者则对城市表现了集体性反感,其批判主要指向城市道德。综合审视就会发现其间有个矛盾:面向乡村时能显示现代批判,面对城市时却表现了留恋乡土、回归传统的意识。对象转换后出现的这种思想矛盾,蕴涵着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宪法意识是人们对于宪法现象的认知、评价及意志等意识形式的总称。宪法意识的内容依宪法的精神可归结为权利保护意识、权力制约意识以及对宪法本身的认识。宪法意识依据历史稳定性及其所凝聚的个人创造性、自觉性不同 ,可以分为宪法传统、宪法理论及个人的宪法感受。依据宪法意识主体不同 ,宪法意识可分为个人宪法意识、群体宪法意识和社会宪法意识。依据意识的内容 ,宪法意识可以分为立宪意识、行宪意识和护宪意识  相似文献   

20.
林敏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著文认为,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作者意识,包括作者权利的意识(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责任的意识、作者群体的意识。读者意识,包括读者定位的意识、读者反馈的意识等。从出版的角度看,作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编辑的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对出版物质量的高低及出版系统运行的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出版系统保持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