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重大创新的典范,为我们全面理解“先进生产力”的内涵,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许多讲话和文稿中,就我国现代化建设问题,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一些慨念。前两种提法和后一种提法虽然都强调了“中国特色”,但含义是不同的。前两种指的是经  相似文献   

3.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个核心问题上,我们党的一些文件与我国学术界的提法前后不尽相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比较一致的提法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在1989年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之后,我们党的一些文件与我国学术界对上述提法作了重要调整,现在比较倾向一致的提法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近几个月来,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文章,经过讨论学术界更加肯定了这一提法。但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所处时代的变化紧密相联的.当今时代,世界格局急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后进入低潮时期.与此同时,世界资本主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却获得了较平稳的发展.这样,一个现实的重大问题非常紧迫地摆在坚持社会主义的人们面前,即如何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主旋律来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共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体现出其无比的优越性.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对国际矛盾、世界战争因素及和平力量,人心所向,历史大趋势和科技革命现状等因素进行了科学缜密的分析,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4页)的著名论断,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当前对外宣传工作任务问题,或者说当前对外宣传工作任务的提法问题有的同志对“外宣工作要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这个提法,提出了质疑。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说几句。中央在1980年决定建立对外宣传小组,当时是这样提的:“对外宣传的根本任务是为党的总路线服务,为党的对外路线服务”。后来有时也提为三大任务服务。1984年,由于中央决定福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们强调了“对外宣传工作要为地方对外开放服务”。我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一个讨论文艺问题的小型座谈会上,对“题材无禁区”这个提法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同志说:“‘题材无禁区’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文艺创作的题材不应该有任何限制,作家想写什么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东哲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鸣”,这是很好的。在探讨中,有的同志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也有不赞成别的同志一些提法,现在提出来商榷,并就教于诸同志。一、从研究对象看社会主义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辩证法变成一般辩证法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可能“把它变成一般辩证法学科的具体例证”。这里说的“一般辩证法”,其实是指唯物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这一问题中,我感到一些提法是不很确切的,至少是可以继续商讨的。例如: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相当流行的提法,也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坚持与发展是两回事。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了“一”,丢了“二”;恰恰相反,他讲“坚持”,就内含了“发展”,甚至可说即是发展。他经常强调,要运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当代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与之相关的“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问题与关于“普世价值”的批判和争论问题,是近几年国内两个与价值研究有关的具有时代敏感性的话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普世价值”问题研究人手,着重就价值思维的方法和学风建设方面谈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明确提出“公平正义”既是中国也是当代世界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站在当代世界历史及时代的制高点上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航向,高瞻远瞩地设计发展蓝图,坚定不移地开辟发展道路.他所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及本质特征.一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的历史使命就是  相似文献   

11.
近十几年来,人们一直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下简称“两变”)的提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命题。一九七四年后,有同志还断定“两变”的提法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精辟概括和生动表述”。(张江明同志的哲学小册子《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以下简称《发展》)“‘两变’的命题,表述了辩证唯物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完满解决。”(梁琼芳:《“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可以理解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科学的表述》,以下简称《表述》,载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学术研究》)这更远远超出了一个认识论命题的范围。然而,这种提法究竟是否科学,这种认识究竟是否正确,我认为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人才是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有识之士重视人才,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我国古代《礼记·大同篇》就有“选贤与能”的思想,虽然人才问题古代就提出,但以往的所有辞典都没有“人才学”这条,直到1979年10月11日北京成立人才学研究会筹备组,“人才学”这个名称才破土而出,这是顺应历史潮流和四化建设的需要而提出来的.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出现“人才学”是很自然的,人才问题被认为是当代世界的第四危机.因为人才是创业和立业之本,我国的四化建设能否成功,共产主义能否实现,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世界和平与发展,集全党智慧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对当代世界格局的发展与人类未来社会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理论界》2000,(5)
“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提出 ,是江泽民同志把握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脉博 ,集中全党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探索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最新成果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陈力同志的《党在新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实践检验标准》文章 ,认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科学论述 ,决不是偶然的 ,而是建立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既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 ,又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性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生产力揖别自然经济以后 ,到现在已经过了机械…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思想的立论根据 (一)依据对国际局势的正确判断。邓小平同志判断世界在较长时间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由此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他把中国的发展置于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他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依据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透认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刘少奇同志因提“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而受到批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状”之一。康生说:1950年、1951年刘少奇“鼓吹”“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7.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管理决策服务。也就是说,评价结论一般都会立即影响评价主体中各方的直接利益。这个时候,评价的公正性摆到相当首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当前。公平、公正问题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取代了以往对“效率”问题的集中关注。甚至有学者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已不再符合时代要求,需要对该提法进行调整,更加突出公平、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①。因而准确把握其寓含的时代特性与精神 ,对于科学理解其价值意蕴有重大意义。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洞察力 ,观察和把握丰富多彩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变革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发展规律与时代趋势的产物。1 对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挑战与机遇的正确把握。以信息 -网络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们在恢复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的同时,又讲它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做的报告中,使用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  相似文献   

20.
潘怀  于英 《理论界》2003,(2):4-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从哲学层面研究“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