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卡勒德·胡赛尼是21世纪美国的文坛新秀。其成名作《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激起读者和文评家的强烈反响。小说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往事及其对阿米尔的影响展开,叙述了阿米尔犯错、悔过、赎罪的经历,同时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阿富汗社会经历的政治动荡与变迁。作品中呈现了多种身份认同的错综纠葛,主人公阿米尔在各种文化身份之间挣扎、斡旋,历尽艰辛,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逐步完成了自我认同。阿米尔的自我认同之旅体现了作为阿富汗裔美国作家的胡赛尼的认同政治。  相似文献   

2.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发表让读者对这片灾难深重的阿富汗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最终也成为主人公阿米尔对索拉博的诺言。阿米尔的人格发展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线索。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分析阿米尔成长过程中本我,超我和自我之间的矛盾与融合,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阿米尔迷失的原因,如何形成强大的自我,以及最终完成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路上经历了诸多坎坷,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探讨阿米尔的成长之路,并通过挖掘在其成长道路上的几位重要的引路人及他们在阿米尔的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阐明阿米尔内心的救赎和其人性的回归,并以此旨在说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品赏生香     
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出生于阿富汗,在美国一炮而红。他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一出版便占据了美国各图书销量榜的前列。近日,《追风筝的人》“追”到了中国,中文版已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内容简介:12岁的阿富汗富家爷阿米尔与人哈桑情同足。然而,在一场风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逃往美国。成  相似文献   

5.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以主人公阿米尔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其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其纯真-背叛-悔恨的心灵成长以及逃避-承担-弥补的行动救赎,揭示主人公由童年、少年到中年的变化,进一步解读阿米尔的心灵救赎和个人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6.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流浪与回归都是文学上的一种寓意和象征。逃离和流浪是为了逃避僵硬的现实原则,流浪的目的是为归根返本,重返那些生命的本源地以便达到真正的心身安居。但回归本源对于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美国人来说已变得遥不可及。海明威所谈的回归本源,实际上是要证明现代人失去了本源感。失去本源感的现代人注定了要漂泊流浪、无处安居。  相似文献   

7.
旅美阿富汗裔畅销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处女作品《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问世以来,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心,堪称为惊世之作。作者以细腻委婉的笔法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及对于祖国的复杂情感,文章从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的角度来解读该小说。  相似文献   

8.
当代阿富汗和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阿富汗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亦难逃战争阴云的笼罩。不同于传统战争书写的宏大叙事,胡赛尼在《灿烂千阳》中采取了和战场上士兵不同的平民视角,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捕捉战争的幽灵,通过再现战争为个体带来的直接生命体验和对个人生活历程的影响,把战争日常生活化。在对战争的日常生活化书写的基础上,胡赛尼的小说也从个体的角度探讨了对阿富汗传统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问题,为战乱之后阿富汗的文化重建播下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犹太性是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品性,它强调犹太文化的传统含义和价值,而流浪是犹太人生活中永恒的特征也是犹太文化的标志之一。索尔.贝娄的"流浪汉"小说与传统的流浪汉小说不同,小说的人物大多数经历是精神上的流浪。小说中的人物通过精神的流浪,展现其内心世界的流浪意识,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自我,以期找到心灵的归宿,实现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分析近20年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实践发展脉络,发现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主导模式为保护性救助,即将流浪儿童视为需要保护的特殊弱者或视为引起社会问题的风险因素,对他们采取封闭式的保护或强制性的管控,这种模式并不能有效促进流浪儿童个性发展与社会回归。该文在比较分析"问题视角"与"优势视角"的核心要素后,将优势视角的核心理论——抗逆力理论引入流浪儿童研究中,试图在该理论视域下构建新型发展性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并提出基本构建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代人丧失自我之后,如何去把握和建构自我,昆德拉在“遗忘三部曲”中提出了新的见解。《慢》中提出快与遗忘易使人失去自我,只有在慢与记忆中才能回视存在。《身份》表明现代人变换身份的生存方式只能导致自我的遗失,建构自我身份还需还原自我本真的存在。《无知》将流亡者想重回故土去确证自我的梦彻底打碎。“遗忘三部曲”似要表明人随时随地都在追寻自我的建构,但无论何时何地人都无法建构完整的自我。  相似文献   

12.
米兰·昆德拉以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在其一系列小说创作中给予流亡状态下的生命存在以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以其个人而又社会、生活化以及哲理化的流亡书写叙述了异质文化下身处遗忘与记忆、回归与认同和自我身份纠葛中的生命抗争,揭示和追问了人类生命存在的多重维度和本质.  相似文献   

13.
纳博科夫小说表达的内容经常与其流亡异域的生活经历和生存形态相关.在创作中,他总是为其主人公设计一条乐观向上的路.他们在寻找回归故国之途中即使遭受重重阻碍,精神几近幻灭,但最终,主人公仍然能够从当下的生存劣境中超脱出来,在精神的国度里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14.
申采浩是近代韩国最杰出的人物之一.申采浩的主体哲学涵盖着主体的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主体哲学贯穿在申采浩抗日活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中.他毕生投入民族独立运动,展示了抗日斗士的宁死不屈的精神;作为历史学家他以民族史观批判传统史学和殖民主义史学,确立了韩国近代史学;作为作家其文学作品,尤其是在中国流亡时期创作的文学遗稿最为迫切地表现出其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5.
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分析《墙中门》的主人公昂内尔.华莱士的由非本真存在回归到本真存在的精神历程。认为华莱士短暂的人生历程是一部本真自我的回归史,同时也揭露出社会现实对人性的奴役是暂时的,最终回归人本态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把<子夜>众多女性形象置入女性解放视野之中就会发现她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出走的女性;二是徘徊的女性;三是回归的女性,她们可以说都是女性解放的产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说《天一言》的流亡母题,程抱一通过天一漂泊传奇的一生,阐释了流亡者的生存状态、流亡者的精神追求以及追求回归的文化原乡。程抱一提出了阴性本体论思想,认为“阴”是天一所追求的生命本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认为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呈现为三个阶段:其早年至任吴县县令之前,受当时前后七子复古风习的影响很深,创作上摹拟的痕迹比较重,是为摹拟期;而其在吴中的两年间,则一改旧习,创作以打破格套为特色,是为新变期;离开吴中后,其文学思想开始转变,创作上也逐渐向传统审美规范回归,是为回归期。新变期的作品造成了文坛格局的变化,回归期的创作则体现了袁宏道对诗歌认识的日趋深入和创作的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9.
苏童在“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中努力挖掘被主流话语遮蔽的民间生存方式。他对质朴、简单的生存伦理和生活方式的书写,使我们在其阴郁的小说世界中,窥见了人性的温暖、晦暗生活里的亮色。苏童延续近三十年的“香椿树街”写作,见证了一个作家从先锋到民间、从逃离到回归、从人性之恶到人性之善、从晦暗到澄明的写作变迁。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极力建构的镜像世界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靓丽的文化景观之一.这种镜像超越于现存生活和世界之上,试图掩盖现实的不幸以达到世俗的反思、救赎和拯救的目的,实现个体对幸福、诗意世界的追求,表达对人性和自由和谐、自然自在生活的召唤,使一个与现实相去甚远,超凡脱俗艺术领域得以重现.通过叙述语言的"诗意"言说、自由的寻觅到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