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基本的观点是数原论以及和谐论,即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和谐的.他们将这些观点与宗教神秘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对后世哲学的"逻各斯"、理念论、唯理论、唯心论乃至宗教哲学等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毕达哥拉斯主义对后世辩证法、科学认识论的发展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在长期的数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观察到了各种事物都具有数量关系,因而在讨论宇宙万物的本原时,就提出了以“数”为万物始基的哲学思想。长期来,我国哲学史界把毕达哥拉斯的这一哲学思想看成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唯心主义,认为毕达哥拉斯的作为万物始基的“数”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的东西;他把数和具体事物割裂开来,抽掉了数的物质基础,使数成了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和世界本原。这种说法是缺乏根据的,歪曲了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原意,把我们现在对数的理解强加在古人头上了。我认为毕达哥拉斯以“数”为万物始基的宇宙观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的;他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是在米利都学派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数、灵魂、和谐、对立四个主要哲学范畴 ,并以此出发 ,建立了以数为中心的哲学世界观。他的哲学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因素同原始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倾向的一种奇特的结合 ,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4.
公孙龙是我国战国未年名家学派的著名代表。关于他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学术界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研究者主张,公孙龙思想的基本倾向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我们不赞同这样的评价。我们认为,就基本倾向而言,公孙龙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乃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诡辩。本文只就公孙龙的逻辑思想谈谈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著作很多,共有一百余种,在学术上成就很大,尤精于经学、史学,主要贡献是哲学。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况、王充、柳宗元、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把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推向了高峰。他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中把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得较好的代表。他对程、朱、陆、王的唯心主义理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批判。他批判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理一元论”和陆王主观难心主义的“心一元论”,发展了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宇宙观。他也批判了佛家“刹那生灭”、“生死轮回”的“寂灭说”和道家“方生方死”、“有生于无”的“虚无说”,提出了“气无生灭”的“元气不灭说”,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他的认识论也达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揉合了神秘主义、哲学思想与数学精神,其中,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的数本哲学是这一学派的思想精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哲学认为:事物本身就是数,万物是摹仿数而存在的,也是从数而产生的;同时认为整个宇宙是一种数,并在此基础提出了和谐天体论。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哲学对后世的科学发现有深远的影响,这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探索,爱因斯坦坚持科学的美的判断标准,海森伯等人对微观世界数学结构的揭示等事例体现出来。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哲学具有重要的科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50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派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有限,现在已经无法分清毕达哥拉斯本人的思想和他的门徒们的思想。长期以来,在我国哲学史界把毕达哥拉斯的“数”为万物始基的哲学思想看成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唯心主义;把“数”看成是抽象的非物质性本体;认为他所主张的“万物和谐”的思想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及其教学中往往给学生以简单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普遍商品化社会,唯有把审美形式作为中介物才能够拯救文艺的真理,而文艺真理是物化社会的真理之光。这种审美形式观本质上是审美形式的中介论。它既区别于现代西方美学的形式本体论,也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品形式的观点。从哲学方法论看,这种审美形式观根植于早期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中的人本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资本主义物化和异化的批判、黑格尔哲学逻辑学的批判精神及其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心理学思想方法,这些不同学派的庞杂的思想方法,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与抽象辩证法的基础上获得统一;从美学的继承关系看,它也是对以康德、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形式美学批判继承的结果;从文艺学方面看,它又吸收了俄国形式派诗学的文艺形式本质观的个别观点,并批判吸收了现代派的文艺形式创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理念论承继了旧氏族时代的“因袭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带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1.
“音乐和谐论”是毕达哥拉斯音乐哲学观的合理内核.他认为,整个宇宙范围内的所有事情皆有秩序,并且万物皆数,灵魂是和谐,而音乐则揭示了数和“和谐”的基本性质.此观点为其后的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古希腊音乐理论、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对现实音乐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他继承了荀况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同时又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改造了《老子》的“道”的学说,吸收其中“有无相生”论的合理部分,发展了“物生有两”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观德者得失之变”,在《韩非子》一书中较多地体现了辩证观点,特别是他提出的“矛盾之说”,同其前辈朴素辩证法思想相比,更具有新的战斗性特色。我们在《论荀况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一文中曾说:“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的时代。在这个历史大变动的  相似文献   

13.
理性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它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直接孕育于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本原论”之中。泰勒斯以“水”为万物的本原,扬起了理性的第一面旗帜。毕达哥拉斯把“数”看作宇宙本原,开辟了一条由抽象原则说明感性经验的理性之路;爱利亚学派的“存在论”则在理性的探索上实现了对感性的超越,探究知识的确定性,成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物质结构理论实现对物质形态的进一步抽象,为科学理性奠定了基础。因此,探寻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本原论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对深入理解和研究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繁荣时期最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既代表当时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又对以后的古罗马哲学乃至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发生深刻影响。恩格斯指出:“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作为古希腊繁荣时期唯物主义哲学最高成就代表的德谟克利特哲学,当然会有辩证法的因素在其内。但是,在一些欧洲哲学史的教材和论著中,论述他的唯物论思想甚多,而论述他的辩证法思想则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对德谟克利特哲学中辩证法因素的探索,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的哲学全面地继承了他的先行者们的哲学.这种继承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他继承了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把它们当作他的知识论中的意见,把它们所涉及的对象即感性世界当作意见的对象.第二,他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把它当作他的知识论中的介于理性和意见的理智,即有感性意识混杂在内的思维,把它所涉及的数理几何对象当作理智的对象.第三,他继承了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把它当作他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中国早用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的在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中去探求世界的本质、本原,去追寻“道”的宇宙本体精神和万事万物的真谛的“物化”观点与西方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思潮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的“物化”说虽然不如西方现象学那样系统完备,但它避免了西方现象学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因素,从而形成了中国和西方在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上的差异和倾向.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哲学中,最初具有普遍理性或终极普遍理性思想的哲学是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无限者”学说,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则奠定了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最初根基。另外,柏拉图的“理念论”、毕达哥拉斯的“数”,以及古希腊“原子论”学派的实体实在论也都具有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中,曾经提出过“中介”这个范畴,并对它在概念之间的过渡、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过一些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改造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同时,也对“中介”这个范畴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并把它纳入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之中。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原因,“中介”这个范畴被人们忽视了。因此,我想就“中介”这个范畴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王星洪的科学哲学,既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出发,有着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又深受实证主义代表人物马赫的影响,有着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正是由于两者的内在矛盾以及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弱点,使王星拱在20世纪20年代的“科直之争”中,站在“科学派”一边,反对“玄学派”,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它说明,自然科学家虽然从根本上说,是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但若要始终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则必须把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从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体系中拯救辩证法、建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体系,是恩格斯晚期哲学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也是其未竟的哲学遗产.如果说恩格斯与马克思早期的哲学贡献主要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颠覆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而建构了唯物史观,那么恩格斯的后期哲学贡献则主要是试图依据19世纪的时代精神及其科学发展构造系统的唯物辩证法体系,为唯物史观奠定本体论的理论基础.随着时代的更替与科学的发展,辩证法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论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葛兰西等人试图以革命实践的辩证法取代恩格斯的辩证法,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不同辩证法发展内在张力的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