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6月19~30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为团长的中国社科院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代表团成员包括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吴尚民,欧洲研究所党委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17日,俄罗斯社会科学图书展览开幕式暨赠书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杨扬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杨沛超、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格鲁霍夫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科研局、国际合作局、东欧中亚研究所等单位,以及俄罗斯科学院书展代表团共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赠书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3.
祝贺与期望     
还在1980年,以宦乡先生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访日代表团回国之前,就得知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成立日本研究所。当时,全体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会员无不为之高兴。我们从內心感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率领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国际关系、历史、社会、政法等学科片的所长和专家以及来自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等多家机构的代表30余人组成的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代表团出席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俄社会科学论坛”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图书展”等活动。10月9日,“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开幕式暨俄罗斯科学院授予李慎明荣誉博士称号仪式”在俄罗斯科学院学者之家隆重召开。李慎明副院长在仪式上致…  相似文献   

5.
有泽广巳先生不幸逝世了。噩耗传来,我感到万分悲痛。 我最初结识有泽先生是在1979年的秋天。当时,有泽先生率领一个日本代表团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年,即1980年的春天,我应有泽先生为会长的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的邀请,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日本,受到有泽先生的热情款待。他不顾80多岁的高龄,不仅亲自主持了欢迎酒会,而且多次与代表团会见和交谈。有泽先生多次表示,在邦  相似文献   

6.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邀请,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书展代表团一行6人于1990年11月1日——17日访华并举办了《苏联社会科学图书展览》(11月6日——12日)。在此期间,书展代表团团长、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副博士马特维耶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作了题为《图书馆和人的福利》的报告,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现将报告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5年印文化交流协议,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浦山同志为团长的中国经济学者代表团一行15人,于1985年1月6日抵达新德里,参加“中印经济发展比较学术讨论会”首次会议。这次讨论会是1984年1月由马洪同志率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与印度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初步商定的(参看本刊1984年第1辑第27页)。讨论会会期从1月7日至9日,历时三天。印方代表团共19人,由马德拉斯发展研究所A.瓦迪亚纳坦教授率领,团员中有著名经济学家前计划委员会成员、喀拉拉发展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日本日中古代城市遗址比较研究团一行五人9月1日—9月30日在我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考察。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北京、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南京、上海、山东。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拜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所等研究单位的有关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9.
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邀请,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我国南亚研究学者代表团于1987年4月8日至26日在美国进行了19天访问。这次访问是对1986年初美国南亚研究考察团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现已改名南亚与东南亚研究所)的邀请来华访问的一次回访。代表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与东南亚研究所、北京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七名人员(孙培钧[团长]、黄心川、杨瑞琳、梁洁筠、朱昌利、赵穗生、方谦[随团秘书])组成。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13日,由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人文政策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韩人文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回顾与展望".来自中韩两国相关研究领域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由7人组成,团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黄长著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甘肃、新疆历史文物日本考察团一行11人,于9月13日—10月5日来华考察讲学。代表团先后考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沿途著名历史遗迹,其中包括兰州、酒泉、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广泛接触中国有关方面的学者。代表团先后拜会了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新疆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并同有关学者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2.
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邀请,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我国南亚研究学者代表团一行七人于1987年4月8日至26日访问了美国。这次访问是对1986年1月美国南亚考察团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现已改名南亚与东南亚研究所)邀请来华访问的一次回访。代表团在美国参观访问了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威斯康星—麦迪逊、芝加哥和伯克利等地  相似文献   

13.
日本宪法学者代表团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于1984年12月11日至24日来华访问,进行学术交流。代表团一行10人,团长为专修大学小林直树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秘书长为明治大学吉田善明教授。代表团团员有明治大学和田英夫教授(日本学术会议会员)、专修大学高柳信一教授、法政大学永井宪一教授、日本大学北野弘久教授、龙谷大学上田胜美教授、酪农学园大学太田一男教授、北海道大学中村睦男教授、东京经济大学古川纯教授。从地区构  相似文献   

14.
自我从事日本经济研究时起,就知道有泽广巳先生的大名,并且盼望有一天能当面向他求教。 1980年樱花盛开的4月初,我随宦乡同志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日时,终于有幸见到了有泽广巳先生。后来,在日  相似文献   

15.
法、德学者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徐崇温1995年10月24日—1995年11月11日,以刘吉副院长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出访法国和德国,了解苏联东欧剧变解体以后,两国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状况。我们共访问了11个单位的41位学...  相似文献   

16.
以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钟江信光教授为团长的“日本中国语学会”友好访华团全体成员(23名)于1979年3月7日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在北京举行了学术交流座谈会。日本代表团成员中有五名教授、九名副教授和四名讲师,另外还有几名中国文化学院的研究员。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对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有一定研究,其中有的还发表过研究著作,团长钟江信光曾编写过《中国语辞典》、《中国歇后语的研究》等十几种有关中  相似文献   

17.
易克信同志:你好!最近读了文献情报中心出版的一些刊物.我认为你们的刊物办得很好,并已将其中有关科研工作的文章介绍给世界历史所,供研究人员参考.这些文章是:1.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苏报告(《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6年第9期)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风 《日本学刊》2004,(3):154-15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松下政经塾共同主办的“2 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2月2 1—2 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日双方政治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以及各方人士10 0多人共聚一堂,就2 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会见了日本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朱锦昌,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中日友协副会长陈永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新,日本外务副大臣、众议院议员逢泽一郎,松下政经塾塾长关淳,日本民…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印期间,已同印度社会科学理事会达成一项关于今年冬季在新德里召开双边讨论会的协议。这次会议将由中印双方各派八至十名学者参加,讨论的问题包括:农业、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对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这是中印两国学者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届时两国学  相似文献   

20.
应澳大利亚麦考利大学等校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一行7人最近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以下简称“澳新”)考察了人力资源的有关情况。考察团先后访问考察了澳大利亚麦考利大学、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莫纳什大学,以及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并与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专家、学者及高层管理人员,就人才的招聘、解聘、考核、培训、工资和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