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 在完成自己的中心任务 培养语文素质的同时, 还应根据学科的性质特点, 强化学习素质、创造素质、文化素质等素质的培养,迎接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目前,学者们对创新素质的看法不一.下面几种观点具有代表性:所谓创新素质,概括地说,就是创造发明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创新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又有着复杂的结构,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所构成的.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造情绪与情感、创造意志品质、创造人格特征等.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即: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新世纪所需人才的首要条件,为塑造这样的人才和民族,政治理论课要深化改革,建构实行以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为前提,以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为根本,以文化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4.
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涵包括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前提,给创造者以精神刺激,激起人强烈的创造欲望,向未知领域和所怀疑的问题自觉主动地发起挑战和进攻,它是创造的动力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要从孕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的途径包括:鼓励学生"try",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致力于培养"智慧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应把创造性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创造素质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 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长期以来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太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应结合创新教育精神,改革物理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要以物理知识为…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不容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作为培养和创造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高等院校 ,必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创造能力 ,还包括创造精神。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科学素质的创新教育难以完成 ,人文精神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高等院校应进行博雅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7.
创造型人才对国家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有助于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途径与方法。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包括创造知识素养、创新意识、创造动机、创造能力、创造情绪与情感、创造意志、创造性格等几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8.
针对教师素质的时代要求和我国教师创造素质的现状 ,在现阶段必须着眼于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两个阶段的教师教育改革 ,以培养教师的创造素质 ,创建新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创造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素质是现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当今大学生要经得起21世纪的挑战与考验,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创造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面向21世纪的人才观、教育观,加快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办法的改革,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科技活动,强化大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技能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除了重视其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该注重其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塑造与培养。创造性心理品格是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型人才凭借优良的性格品质,可以在创造性活动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因而创造性格在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重要作用。大学教育不能满足于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精神、创造的素质和能力。有八种精神值得培养 ,探索创造精神为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师范生创造教育素质的理论,第一次提出新时期师范生应具备创造教育素质的观点,并在具体的实验教改中进行了实践、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3.
根据素质概念的泛化现象,按个体、群体和民族三个层次重新定义“素质”,进而定义泛化的“素质教育”.高校素质教育应定位于创造性和发展.学科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战场,改革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阐述了高校在创新素质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的高校创新素质培养是规范、封闭的机制,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并加大改革后的实施力度,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改善学校的创造环境是实施创造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教学是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创造品格等方面的素质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创造素质高的教师能够提供和创设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社会培养大批优良的创造性人才,这一战略任务要求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人才立足于这一战略课题,对现代人才创造素质的构成要素作了独到的考察与分析,并对培养的基本策略和一般措施了较为全面的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大批优良的创造性人才 ,这一战略任务要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本文立足于这一战略课题 ,对现代人才创造素质的构成要素作了独到的考察与分析 ,并对培养的基本策略和一般措施了较为全面的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19.
谈《电工学》教学中学生相应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工科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如何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融合,如何将学生素质培养融会到具体的课程之中,这是高校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造特定实际情景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等方面,探讨了《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相应素质培养问题,以期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突破口 ,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 ,社会、学校各方面要创造各种条件 ,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