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利率下欧式双向期权的定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设无风险利率是随机利率,本文在考虑基础变量-无风险证券(债券)和风险证券(股票)价格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鞅方法推导了随机利率下欧式双向期权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2.
财富偏好、习惯形成与股票溢价之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同时包含有财富偏好和习惯形成的新效用函数,并构造了基于该效用函数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本文使用随机动态规划求解了模型,得到了最优解.此外,本文还使用最优解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数值均小于3,从而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3.
国债期限风险溢价是指国债投资回报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值.分析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及可预测性,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用上交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前三个主成分因子对国债的月度风险溢价建立回归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统计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构造了基于习惯形成—递归效用函数的消费—资产组合投资模型,所提出的模型是对Merton(1973)、Bakshi和Chen(1996a)、Anne Epaulard和Aude Pommeret(2003)研究的推广。通过对模型求最优解,并利用投资者的行为参数与消费习惯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发现在不同的参数数值下,所得出的投资者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是合理的。因此,论文提出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5.
无风险利率下降不仅能够提高经济市场化程度,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无风险利率的下降,无疑是最耀眼的亮点之一.多年以来,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大难题.去年六月“钱荒”期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国债回购利率一度飙升到20%以上,再度引发了中国将进入高利率时代的担忧.但是,2014年以来,货币市场的两大利率稳步走低,目前维持在3% ~4%之间,标志着无风险利率已经回落到了合理区间.无风险利率下降,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标准的实物期权模型中都假设无风险利率为一固定的常数以及投资者时间偏好一致,但已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说明作为折现率的无风险利率通常并不是一个常数而且投资者对于短期的选择表现得不耐心,对于较长期的选择却表现得耐心。文章用随机无风险利率和双曲贴现函数对标准实物期权模型进行改进,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决策者不耐心程度衰减速率、利率回复均值速率、以及利率波动率与项目实物期权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率的调整或预期变动,对债券的交易行情有较强的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债券价格随之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随之上升.当然,这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债券的利率效应,到目前为止,比较全面阐述了债券的利率敏感性理论仍属马尔凯尔(Malkiel)的"五法则",在马氏之后,霍默Homer和利伯维茨(Liebowitz)对马氏"五法则"进行了补充,形成了完善的"六法则".  相似文献   

8.
根据SNA系列版本,本文从总量核算、部门分摊方面研究了FISIM及其对GDP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总量核算方面,解析了SNA系列版本的FISIM核算范围,分析了不同范围对总量核算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包含风险溢价的参考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对FISIM的影响;按照FIs能否承担最终风险,通过分析风险来源、风险补偿及构建FIs的资金流量表和存量表等方法,研究了参考利率的三种确定方法.部门分摊方面,构建投入产出表解析2008年SNA参考利率分摊与虚拟部门法对生产核算的影响,采用账户分析参考利率对部门收入分配的影响.此外,考察了以欧盟为主的部分国家FISIM核算实践.最后,结合以上分析结论通过投入产出表和资金流量表分析了采用2008年SNA推荐的参考利率计算FISIM对中国生产核算及收入分配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估计五种情绪代表的第一主成分构造了一个总情绪指教,检验投资者情绪和A股溢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小市值型股票溢价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大市值型股票溢价主要与其它非情绪因素有关.与小市值型股票价格更易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实证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市波动的利率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票的价格取决于股票的供给和需求,而股票的供求则深受利率影响.利率高,股票供给增加,需求降低,股票价格下跌,这就是股市的利率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却发现我国股市的利率效应并不显著,这可归因于三个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国债期限风险溢价是指国债投资回报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值.分析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及可预测性.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利用ARCH模型族对上交所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周序列建立了回归模型.取得了显著的统计效果.  相似文献   

12.
潘冠中(2004)提出实证研究利率模型的数据选择要遵循相关性、交易频繁以及交易量大的原则,并论证了其在我国最佳的选择是七日回购利率(R007).文章在上述两原则的基础上增加无风险程度高、无异常数据损失的原则,分别用两个时期、两种利率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并比较,认为2005年之后隔夜回购利率(R001)数据是研究利率模型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债券价格、收益率和远期利率 通常,我们把在时间t可以观察到的一个折价债券的价格表示为B(t,T),其中,T为债券到期日,t<T.另外,表示瞬间t时刻的即期无风险利率.即期利率表示为瞬间的意思,它是指贷款在时间t发放,然后在一个无穷小的时间间隔之后得以偿还.即期利率无风险是指贷款没有违约风险,且对该笔贷款的投资回报事先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把情绪心理偏好融入到随机折现因子与风险溢价中,对数折现因子可分解为基本成分与情绪成分之和;任何证券的期望回报率可以表示为基本溢价与一个反映情绪为基础的风险情绪溢价之和.利用这个行为风险溢价定价模式从而可以解释权益溢价、波动率之谜.  相似文献   

15.
金融核算理论中关于参考利率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金融核算理论中关于参考利率的理论背景、分析框架和国际上使用的几种参考利率计算方法,并运用国际上参考利率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四种我国的参考利率.通过交易量比较、图形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当前较为合适的参考利率为银行间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及其合成的利率,并计算了2007年我国的参考利率,以及用参考利率法计算了广东省(不含深圳)银行业及非证券、保险金融机构的金融总产出和金融增加值.结果表明,运用传统方法计算出的数值低估了广东省金融业时广东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考虑了一类随机利率下具有马氏调控的绝对破产模型.对于给定的初始状态和初始资本,导出了红利期望现值、期望折现罚金函数所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同时在该模型中,利息力不再是常数而是受一外部马氏过程控制.该利率模型的优点在于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改变时利率的状态也会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7.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在棉花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灰色模型GM(1,1)主要适用于预测时间短,数据资料少,波动不大的系统对象,其预测趋势都是一条较为平滑的曲线,对于随机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序列拟合较差,预测精度较低.而在马尔柯夫链理论中,转移概率pii可以反映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因此适用于预测随机波动大的动态过程.这恰恰可以弥补灰色预测的局限.但马氏链预测对象要求具有马氏链和平稳过程等均值的特点,而客观世界中的预测问题大量是随时间变化或呈某种变化趋势的非平稳过程.如若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预测问题的时序数据进行拟合,找出其变化趋势,则可以弥补马氏链预测的局限.因此将GM(1,1)模型与马尔柯夫预测模型有机地结合,既可优势互补,又克服了两者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采用构造“无摩擦资产”的新方法,测量和分析了中国股市2000年1月至2016年7月股票个体、市场组合以及基于不同指标构造的投资组合在每一个交易日的流动性水平溢价.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个体的流动性虽然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但呈现出共同变化的趋势;市场组合的流动性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且沪市股票构成的市场组合流动性最好,创业板股票构成的市场组合流动性最差;规模大、价值型公司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流动性要优于规模小、成长型公司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回归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流动性水平溢价指标是稳健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用含超额回报预测因子的4因子仿射无套利模型,把远期利率曲线分解为利率预期和风险溢价成分。超额回报是超额回报预测因子的线性回归,而远期风险溢价的时变部分仅与超额回报预测因子线性相关,从而减少了风险价格参数,保证了状态过程在真实测度下具有精确的动态变化,准确分解了远期利率曲线。利率预期不是远期利率的无偏估计,但它反映了参与者对经济走势的判断。风险溢价是存在且时变的,且反映了我国经济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刘景 《统计与决策》2001,(10):21-22
一、利率影响证券市场的主要机制 (一)根据经济学的理论,证券(股票与债券)的价格等于其所有预期收益的现值,也就是预期收益除以贴现率.利率变化导致贴现率同方向变化.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就会反方向影响证券的现值.利率降低就会使贴现率降低,从而使证券的价格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