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康德关于现象与物自体(或自在之物)二分所导致的内在逻辑矛盾,长期以来受到许多批评和质疑.结合现代自然科学图景,在康德的"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引入"现象实体"概念是必要的.对康德哲学现象与物自体二分法进行现代科学重构,有助于弥补康德哲学逻辑链条上的裂痕,并对进一步思考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康德的“先验幻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德认为,当人们用有限的东西去规定无条件的无限的绝对的整体时,就会产生"先验幻相",这在人类理性思维中是必然的和不可克服的.正因为如此,康德的"先验幻相"揭示了人类思维的矛盾运动和生命力.这不仅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现代人的思维也是一个重要的启迪,从而体现了其内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大力提倡教育,其中又特别重视"超轶政治之教育",而最为推崇美育,认为欲从现象世界到达于实体世界,不可不用美育。蔡元培关于"两个世界"之说来自康德,康德学说给上帝的存在留下了很大的一块地盘,最终走向了目的论,走向了宗教神秘主义。正是在这一点上,蔡元培与康德存在着重大分歧。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既有对于康德的接受,又有对于康德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付威 《理论界》2010,(6):114-115
本文以哲学界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不同理解为背景,从康德入手引出黑格尔为什么要提出绝对精神,并理解绝对精神及"绝对"与"精神"的内涵。在阐述"绝对"的哲学内涵时借斯宾诺莎的实体及康德的物自体进行了发展和比较,在对"精神"的哲学内涵进行阐述的时候是通过对精神本身的理解及对精神与理性的区别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物"是哲学史上的一个概念,历来受到哲学家的重视。康德对"物"做了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认为"物自身"是感性的来源,设定了知性概念、范畴等限制性概念以及上帝、自由、灵魂等理性理念,认为"物自身"是确实存在的,却是不可认知的。而海德格尔将"物自身"置于世界之中,认为与现象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实体主义哲学的特点是"主客二分",古典哲学中康德的"物自体"理论和现代哲学中拉康的"他者"理论堪称其典型形式.如果说康德是从客体上提出并论证了存在着我们不可认识的物自体,那么拉康则第一次从主体上彻底提出并论证了我们自身的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实体主义哲学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与西方独特的宗教情结脱不开干系.拉康的他者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隐性实体主义.  相似文献   

7.
自由的可能性论证首先开始于康德哲学的一个预设——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通过区分,康德提出,自由和自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这样,康德在现象界之外,在自然领域之外,开拓出了自由的可能性。进一步地,通过自由这一宇宙论理念的论证,康德指出,宇宙论理念是关于"世界"的概念,这些包含着无条件者的条件序列,始于自由的理性。自由的理性是现象领域的根据和前提。最后,康德证明了自由与自然法则可以共容共存。至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由的可能性论证证成。  相似文献   

8.
在古典形而上学遭遇"实体不可知"的困境时,康德采取向人类学转向的方式,即将真正的形而上学划归到作为主体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领域,摈弃了传统(自然)形而上学的本体进路;黑格尔通过辩证法对"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及实现的解释来复辟形而上学的实体研究传统;马里旦则采用在神学背景下对人的存在作形而上学探究,并以实体性、关系性、目的性揭示作为实体的"位格"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6,(2)
针对康德的批判哲学,黑格尔于《小逻辑》中的许多地方都涉及到对康德的批判。其中对灵魂、世界和上帝这三个"无条件的绝对"的批判显得尤为集中。康德对此三个"无条件的绝对"的建构和黑格尔对其理论的解构,体现出二人哲学思想上的传承关系,以及二者哲学核心及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理性"作为道德的基础,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选择,要靠理性把握和决定。然而,经历了十几个世纪的变易,"理性"的光芒逐渐虚渺。而到康德,"理性"作为现代性的一种特征,成为康德整个德性论的根基。而对康德的德性观的某种回归为探寻理性何以重新规范道德提供了启示,也进一步重现了康德道德哲学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功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他们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义务论立场提出了质疑,并由此为康德所否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析,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一种误解。康德尽管并不排斥幸福,但却坚定地反对将幸福作为道德的根据。康德是将道德准则建立在理性存在者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义务论的,是义务论中最具典型性的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12.
康德伦理学的出现让"幸福与伦常"的古老问题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康德拘于感性—理性的二元论将幸福与德性割裂开,认为两者间不存在本质联系。现象学家马克斯·舍勒对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批判,并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对道德情感与幸福、幸福与德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重新回答"幸福与伦常"的古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德福因果律的“理性”形态与“精神”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浩 《学术月刊》2013,(1):46-55
由于道德与幸福之间存在"二律背反",在西方哲学史上,道德与幸福的同一性理论有着两种典型的哲学形态:康德的"理性"形态,黑格尔的"精神"形态。虽然两者在话语形态、言说构架和体系构造方面表现出"理性"与"精神"的巨大差异,但在德性主义的价值取向上却是根本一致的。它们以哲学的魅力,建构起德福因果律的"理性世界"和"精神世界",表现出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乐观主义的深切人文精神,但却缺乏解释和批判生活世界的现实力量。也许正因为如此,幸福论的德福因果律才可能在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哲学发展中长期与之共生共眠。不过,这些并不是"理性"与"精神"的主体,更不是全部。准确地把握康德、黑格尔德性主义的德福因果律,有两个因素特别重要:其一,"理性"形态和"精神"形态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形态,具体地说,是在道德哲学的视野下探讨道德与幸福的同一性。其二,康德、黑格尔德性主义的德福因果律的秘密和宏旨,正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所宣示的那个著名的哲学信念:"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符合理性的。……哲学正是从这一信念出发来考察不论是精神世界或是自然世界的。"康德、黑格尔德性主义的德福因果律在理性世界和精神世界中不断向前推进所呈现的难以置疑和不可阻挡的理性力量和精神力量,一旦诉诸"现实必须符合理论"的哲学信念,便可转换为批判社会和建构文明合理性的深刻动力。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直观理论是由感性直观、想像力的直观、理智直观所共同构成的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系统。其中,想像力的直观可再区分为"自发的直观"和"自由的直观",前者是想像力在认识领域中的运用,后者是想像力在审美领域中的运用。将想像力作为一种直观能力来对待,这既为康德的"想像力难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康德直观理论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5.
《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的第一契机应该从"无关切性"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理解为"无利害性"或"无功利性"。"关切"的对象是"客体的存在"而不是"欲望"。康德本人不恰当地将"客体的存在"与"欲望"联系起来,因而误导了黑格尔以来的康德美学研究。康德之所以提出鉴赏力的判断不关切客体的存在,深层原因在于他断言事物自身无法为人类认识,他的审美理论因而走向了忽视事物自身的表象美学。忽略进而遗忘自然自身,是以康德为代表的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生态美学将事物自身如其本然地显现视为思想主题,因而是对于现代美学的批判超越。  相似文献   

16.
良心这一范畴在康德的道德学中有多重含义。在康德原著中,良心一词有两种德文表达形式:das gute Herz和das Gewissen。在康德看来,Das gute Herz是任意(Willkr)将道德法则接纳入自己的准则之中的能力;das Gewissen既是一种义务意识,同时也是一种针对自身的道德判断力。实际上,良心概念在康德那里是"良意"、"良情"、"良知"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7.
朱翠微  王福生 《学术研究》2012,(9):13-18,159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其最富创见和最重要的政治学说,也是当今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康德自身来说,其理论建构中既不存在所谓思想的转变,即从早期强制性的"世界共和国"到晚期"自愿的国家联盟"的转变,也不应因为"自愿的国家联盟"在现实事务中缺乏有效性就说它违背了康德自身的原则。实际上,康德是一贯的和真诚的,"世界共和国"与"自愿的国家联盟"的复杂关系的实质是道德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康德是以历史的目的论理解来解决这一难题的,虽然其历史主义的解决方案并未贯彻到底,其自身却不失为一条颇具启发性的理论思路,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8.
王 《学术探索》2012,(6):5-10
康德哲学历来作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得到广泛的瞩目。然而在当代语境下,通过先验理性和不可知论的双重进路,重新对康德的"物自体"进行反思,发现其所要寻找的形而上者其实并未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康德要求重建的“未来形而上学”是什么?康德语焉未详,世人亦莫衷一是.笔者以为康德业已规定了“未来形而上学”的性质,开展对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的研究,无论对深入研究康德的哲学,还是对现代哲学的理解,都具有一定意义. 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的导言  相似文献   

20.
王艳  张薇 《兰州学刊》2006,(6):30-32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原则界限,把自在之物当成了可认识的现象,于是便产生了“先验的幻相”,并为其所欺骗。与之相应,康德在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中展开了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学说,赋予理性矛盾特有的形式,破除了旧形而上学的独断迷梦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促使黑格尔比较全面地从多方面对矛盾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二律背反”学说达到了消极的辩证法,成为达到黑格尔的积极辩证法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