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欧洲中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促进了社会劳动分工,使思想和传授思想的学术职业成了中世纪社会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学术职业的形成促进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大学又为学术职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职业的使命主要是知识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职业的最初形态对于现代大学学术职业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多方位地考察欧洲中世纪大学及其特质可以为现代大学更好地体察大学传统与凝炼特色提供有益参照。文章以中世纪大学校舍建筑演变情况为视角,分析了中世纪大学形成自己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即大学的国际化与特权化,大学的宗教化与学院化,及由此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世纪欧洲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中世纪大学是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下诞生的。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治城市的兴起、多重秩序格局的存在、基督教文化的主导和行会组织的盛行,不仅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形塑了中世纪大学的知识献祭、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民主管理等组织特质与制度安排,当然也与中世纪大学组织的保守性、职能的单一性和组织自控力的缺失等组织缺陷或制度弊端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些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相似文献   

4.
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和基础.本文探讨了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背景及5所著名大学形成的过程和原因,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大学历史延续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从5世纪末到14世纪上半叶,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历史上称为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纂出自于社会的需要,承接了前人的文化力量,冲破了传统的绳索和充分吸取了外来文化精髓的结果。就其制度、教学、学位和学生生活而言,也为近代大学的模式打下了一个雏型,奠定了基础。本文将论述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大学的特权和制度、大学的教学与地位等基本特点,并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中世纪大学在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世俗政权与宗教神学权力夹缝中的中世纪大学,对科学知识的回收、保存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复兴和促进了学术研究,对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孕育发展起了基础性的机制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学章程的源头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除了学界公认的中世纪欧洲的教权与皇权所颁发的特许状、诏书及谕旨外,中世纪大学诞生前的学者行会章程,作为地方权力当局的自治市颁布的法令,以及大学诞生后其内部的学院、同乡会等组织的章程,都是大学章程的最初源头。从中世纪大学章程最初出现到逐渐实现制度化,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术性因素的动因,即中世纪大学章程的生发逻辑反映了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组织逻辑,即学术本位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探究中国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本质上的异同,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意义重大。以封龙书院和巴黎大学为基点,从三个方面对中、欧古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崇圣尚礼和经世致用”的书院精神与“尊崇探究,追求自由”的大学精神;受儒、释、道不同宗教文化孕育的中国书院和以基督教神学为唯一精神核心和行为准则的中世纪大学;几近接近却又自成体系的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最后概述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各自优秀的教育传承对现代大学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欧洲中世纪大学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是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它不但促进了经院哲学的繁荣 ,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 ,而且为“思想自由 ,学术独立”的理想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中世纪大学能一直延续到今并日益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独特的自由传统。中世纪大学自由扎根于思想自由的文化精神中,大学当局通过建立大学自治制度和从权力当局获得特权实现大学自由的制度化。现代大学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自由也越来越受到学术资本主义与行政权利的制约,大学要坚守自由精神和传统,有效应对市场化和行政化的现实挑战,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自主办学,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一度成为被忽视的领域,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是地方大学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新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应注重从高等教育生态位中找准专业培养目标,在适应社会需求中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互动中打造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对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内部现有的学术组织在组织形式、管理机制、资源配置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进行了研究,从学术组织结构、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体系、社会支持和参与体系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创新中,应着眼于学术组织的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多样化的学科交叉体系、严密而灵活的运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教育思想的灵魂,也是教育实践的要求。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应该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大学教师也应成为研究与教学的统一者,以便更好地传递和更新知识。高校更应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融入大学生的血液之中。如此,才有利于高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与人们对大学学术自由问题的关注和热中程度相比,目前学术界有关大学学术责任的研究是相对贫乏的。但什么是大学的学术责任,大学应当承担何种学术责任,以及大学、大学教师应当如何履行自己的学术责任,又是目前必须引起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大学学术功能的退化和学术不检行为的增多,大学要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学术责任,就必须在确立学术为本信念,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整饬学术道德,完善学术管理制度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完成各种大学职能的基本单位,它运行的效果影响着高校的形象和声誉。目前,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存面临种种困境,比如:学校高层对其重视不够、科层体制束缚、缺乏自由与权力、人力协同力不足、偏重教学弱化科研、组织结构松散、科研氛围不浓等。应该顺应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基层学术组织,使其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平稳快速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生产力是高等学校创造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体现在知识的增量与价值。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学术生产力的提高效率。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表明,高深知识的增量和价值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标志。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把学术生产力作为核心要素,以高深知识的增量和价值为目标进行制度设计与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外源性因素分析,地方省属院校提升硕士生学术能力是国家研究生培养的政策定位和要求,是地方院校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博得先机的策略,是地方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内源性因素分析,提升地方省属院校硕士生学术能力,主要基于研究生自身方面的素养所导致的学术能力低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德国高校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极富特色的科研、教学组织形式,一直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享有盛誉,并因其卓越的高等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而享有"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美誉。本文简要介绍了德国高校学术管理(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着重对其学术管理结构的特色、发展以及变革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探讨高校学术管理结构变革与学科发展、科研教学水平的相互推动作用,进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高校学术管理结构改革提供某些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和评价体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型大学在学科点和学位授权点、科研经费、学术成果、学术队伍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及特点。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生源、师资和经费三个方面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应从学术核心和管理外壳两方面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指标应包含研究规模、学术水平、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社会支持等 5个方面 ,而学科差异、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等对评价体系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